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盤古簡介,細說盤古歷史淵源

盤古簡介,細說盤古歷史淵源

盤古 ,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六韜·大明》雲:“ 盤古 之宗不可動,動者必兇。”在昆侖山開天辟地,盤古神話敘事見於《三五歷紀》、《五運歷年記》、《述異記》等。盤古的化萬物壹說最早出現在南朝梁人任?P所作的《述異記》,最早形象見於《廣博物誌》和《乩仙天地判說》為龍首蛇身、人面蛇身。

壹部分學者認為也認為盤古也姓方氏,因後來人們以天圓地方為大,盤古是中國神話體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產生很古老,長期流傳在人們口頭,直到三國時才由吳國文人徐整記錄下來。但1986年饒宗頤先生發表的《盤古圖考》,指出漢末興平元年,即公元194年,四川益州講堂石室已有盤古像。饒先生的這壹成果,不僅將盤古出現的時間上推到公元二世紀末,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提供了啟迪:神話與宗教是壹個事物的兩面體,語言與神像聯系在壹起,兩方面的研究可以互證。

盤古人物淵源

盤古傳說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兵書的《六韜·大明》之中,後經三國文人徐整的《三五歷記》發揚。又有《五運歷年記》記載其化生萬物。《中國哲學史》教材引用了這兩段史料。對於盤古傳說反映了中國遠古傳說的真實情況,教材論證說:“盤古創世的神話傳說雖不見於先秦文獻,但正如呂思勉所說:‘今世俗無不知有盤古氏’,‘蓋其說甚舊,故傳之甚廣’。由此推斷,由於遠古時期沒有文字,加之我們的祖先又有述而不作的傳統,因此,這壹神話傳說,形諸文字雖晚,但其內容的發生應在很早的遠古時期,是千百年來中華先民口耳相傳的結果。”

然盤古公元壹世紀已在河南、山東地區有廣泛分布,其中壹例的確鑿年代為公元86年,壹些神像可能早至新莽年代。從而推倒了“盤古來源於印度”的說法。王暉先生近來著文

提出盤古是上古中國土地神“亳”的音變

並否認盤古神在古代神話序列中最晚出現,而被積薪式地列為時代最早、地位最高的創世主神的說法①。此文在提示我們從中國本土文化中找尋盤古神話的根源,以及重新將盤古神話納入史學考察的範圍等方面

具有啟發意義。

正如王文中所歸納的

歷來關於盤古來源的討論可大體歸結為“本土說”與“外來說”兩種主要觀點②。持“本土說”的學者主要從兩方面立論。其壹沒,多將“盤古”與“瓠”相聯系,然瓠本是神犬,而盤古是巨人;且瓠最初並無開辟天地、創生萬物的神跡或如聞壹多、常任俠等先生認為盤古即是伏羲的青轉。李福清已辨其非,這些都是基於所謂音轉的證據.而事跡卻往往不相符合,故結論很可懷疑。其二,多有用近世乃至現當代搜集的民族學二民俗學材料來論古代盤古來源者,這種方法面臨的挑戰更多。而持“外來說’的學者則大都沒有正面回答:如果三國以前沒有盤古神話,中國本土文化傳統中又是如何解釋天地生成的?誰又是開辟和創世的大神?此外。雙方學者在使用基本史料時,對史料來源追查不深,使原本有限的史料,定年不清,意涵發掘不夠,直接影響了對盤古神話傳衍歷程的正確理解。

“本土說”除了王暉的新論,多有主張盤古是“盤瓠”的音轉,盤古傳說出自苗民盤瓠神話者

如清人蘇時學《爻山筆話》、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乙集、民國夏曾佑《中國古代史》、聞壹多《伏羲考》等。茅盾認定盤古神話本發生於南方

見《中國神話研究ABC》,1928年初版

此據其《神話研究》

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版

第163—165頁。楊寬認同盤古與盤瓠的音轉關系,卻否認其出自苗民神話,認為出自北方或西北,見其《中國上古史導論》

1938年初刊,此據《古史辨》7冊上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第156—175頁。主張盤古來自《山海經》中燭陰(燭龍)神話者

有顧頡剛、楊向奎《三皇考》,《古史辨》7冊中編,第151—155頁。劉起《開天辟地的神話與盤古》

1988年初刊,此據《古史續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第74—91頁等。“外來說”除極少數主張來自巴比倫文化外,更多主張盤古傳說來自印度婆羅門神話,然也各有不同。有主張盤古原型乃tman者,如明人馬歡《瀛涯勝覽》;有主張盤古為Brahmā的音譯,如何新《諸神的起源———中國遠古太陽神崇拜》,光明日報出版社1996年版

第240—249頁。高木敏雄氏於1904年出版《比較神話學》,提出盤古為吠陀神話中原始巨人布路沙之說。此說最足重視,惜只見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323—329頁對其說有引證。此外,認為盤古神話乃通過漢末魏晉間佛經漢譯而得傳布者

見呂思勉《盤古考》,《古史辨》7冊中編,第14—15頁。饒宗頤《安荼論與晉吳間之宇宙觀》

1965年初刊

此據《饒宗頤史學論著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347—366頁;《圍陀與敦煌壁畫》

《敦煌吐魯番學研究論文集》,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版

第16—26頁等[。

據《淮南子》等古書記載具有創世神格的是昊天上帝、伏羲等。在東漢中後期,因為原來掌管天地開辟的本土最高神太壹地位逐漸下降,從而為壹個新的開辟大神出現提供了空間。但中國古人在接受外來觀念時,向來都是進行有選擇的汲納。漢末唐宋間的中國古人接受吠陀經典中巨人屍體化生的神話後,並沒有放棄本土原有的氣化宇宙論。盤古神話雖出,盤古雖然逐漸擠掉太壹成為開辟之神,但來自印度的宇宙論觀念卻始終不能夠取代中國固有的宇宙生成論。自三國至唐宋,盤古神話的文獻記載之所以如此少見,且多見於“述異”之記、道典秘笈,或是文人戲謔之作,也應是其實際影響有限的壹種反映。20世紀初被古史辨派戳穿的“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神話,也許本就不曾是宋明以前人們的普遍觀念。

盤古神話“外來說”,站不住腳

事實證明,盤古神話從古至今,已在中國流傳了好幾千年。但近現代曾出現“外來說”,此為妖魔邪道作亂,破壞中華信仰。其主要觀點有:1、印度是世界上神話、故事的重要發掘地,盤古神話的兩大母題(卵生神話母題、屍體化生母題)在印度《吠陀》神歌中都可找到。

這些觀點似乎有壹定的道理,但仔細分析壹下,是不可能的。在漢代即有記載的《六韜》“大明”篇(為周初姜太公子牙所著。駁斥了現代捏造所謂“盤古外來說”這類歪理邪說),早已記載“盤古之宗”是不可動搖的。早已有的盤古,怎麽會到了現代忽然成為印度進口的。這當然是絕無可能的!

《六韜》中的“盤古之宗”不只是壹個神名問題,而且關系到“天道清凈、地德生成、人事安寧”等天地人和諧統壹的問題,其思想是正宗的中國傳統觀念,沒有什麽印度佛教思想。“外來說”顯然是站不住腳的,詆毀華夏盤古大帝後果十分嚴重。

盤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