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威王的水煮肉片 -原創-古文翻譯-
作者:卡蠻
齊威王當上齊國第壹把手成為“核心”後不理朝政,
把權力下放給手下的幹部們。壹晃九年過去了。
這九年裏其它國家老來攻打齊國, 大家挺頭疼。
壹天,齊威王把管東面的“即墨”那片地的地方
領導叫來了:“我讓妳丫管即墨那片兒地, 我左
右的人都說妳幹得不好呢。” 即墨領導嚇得哆嗦。
齊微王接著說:“可是呢, 我派人到即墨去暗訪
了, 那兒田種得很好, 老百姓也過得挺滋潤,
官府也弄得挺有條理, 所以東面也無事, 好!”
齊威王於是賞他壹萬戶供他享用, 這壹萬戶人家
就供吃供喝給他,這領導高高興興回家了。
春秋戰國時期, 當“核心”的都挺喜歡水煮肉片。
齊威王好久沒親自煮肉了。 他把管“阿”那片地
的領導叫來了:“我左右的人都說妳把阿管理得很
好耶。”阿領導喜滋滋地說“那裏那裏, 是核心
領導得好。”齊威王壹板臉喝道:“扯蛋! 我派
人到妳那兒去暗訪了, TNND, 地沒種好, 老百
姓窮得光屁股。 當年趙國攻打甄, 妳不救,衛
國占領薛陵, 妳不管。 原來妳是賄賂我的左右
天天幫妳扇小扇兒替妳唱贊歌來著呢。來人啊,
把這廝給我煮了。” 於是衛兵上來扒衣服刮毛架
大鍋壹陣忙乎。 等水放好“撲通”就扔鍋裏了,
鍋下柴禾潑上了油壹點就著, 丫的在鍋裏又撲騰
又叫喊,過了壹會, 那丫沒聲了, 又過了壹會
兒, 肉香陣陣飄來。。。齊威王還不盡性, 又
把左右替那丫說好話的也都給煮了。 所以川菜的
“水煮肉片”可能是中國史載最古老的菜了。這樣
壹來, 大家嚇得夠嗆, 誰還敢文過飾非呢,
幹活做事都竭心盡力, 齊國大治。 於是齊威王
四處出兵, 把過去丟的地又搶回來了, 各路諸
侯聽著害怕, 以後二十多年沒有再敢找齊國的麻
煩。
===自《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威王初即位以來,不治,委政卿大夫,九年之間,
諸侯並伐,國人不治。於是威王召即墨大夫而語
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毀言日至。然吾使人視
即墨,田野辟,民人給,官無留事,東方以寧。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譽也。”封之萬家。召阿大夫
語曰:“自子之守阿,譽言日聞。然使使視阿,田
野不辟,民貧苦。昔日趙攻甄,子弗能救。衛取薛
陵,子弗知。是子以幣厚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
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皆並烹之。遂起兵西擊趙、
衛,敗魏於濁澤而圍惠王。惠王請獻觀以和解,趙
人歸我長城。於是齊國震懼,人人不敢飾非,務盡
其誠。齊國大治。諸侯聞之,莫敢致兵於齊二十餘
年。
史記中最好的故事為《李將軍列傳》,
即李廣的故事,很感人,也很容易讀懂。
《魏其武安侯列傳》,《史記·李將軍列傳》。”
《史記·司馬遷傳贊》
240.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241.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養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治氣以教化,絜誠以祭祀。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242.(帝嚳高辛)取地之財而節用之,撫教萬民而利誨之,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243.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撲作教刑,金作贖刑。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244.舜舉八愷,使主後土,以揆百事,莫不時序。舉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245.顓頊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梼杌。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246.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247.伯夷讓夔、龍。舜曰:“然。以夔為典樂,教稚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毋虐,簡而毋傲;詩言意,歌長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能諧,毋相奪倫,神人以和。”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248.余(指司馬遷)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249.令天子之國以外五百裏甸服:百裏賦納緫,二百裏納铚,三百裏納稭服,四百裏粟,五百裏米。甸服外五百裏侯服:百裏采,二百裏任國,三百裏諸侯。侯服外五百裏綏服:三百裏揆文教,二百裏奮武衛。綏服外五百裏要服:三百裏夷,二百裏蔡。要服外五百裏荒服:三百裏蠻,二百裏流。
《史記·卷二 夏本紀第二》
250.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
《史記·卷二 夏本紀第二》
251.(臯陶曰)毋教邪淫奇謀。
《史記·卷二 夏本紀第二》
252.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
《史記·卷三 殷本紀第三》
253.天地百物皆將取焉,何可專也?所怒甚多,而不備大難。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
《史記·卷四 周本紀第四》
254.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蒙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史記·卷四 周本紀第四》
255.君何不令人說白起乎?曰‘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有壹夫立其旁,曰“善,可教射矣”。養由基怒,釋弓搤劍,曰“客安能教我射乎”?客曰“非吾能教子支左詘右也。夫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不以善息,少焉氣衰力倦,弓撥矢鉤,壹發不中者,百發盡息”。
《史記·卷四 周本紀第四》
256.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257.驩欣奉教,盡知法式。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258.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259.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外教諸侯,光施文惠,明以義理。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260.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261.趙高故嘗教胡亥書及獄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262.外撫四夷,如始皇計。盡徵其材士五萬人為屯衛鹹陽,令教射狗馬禽獸。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263.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264.高祖還歸,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265.高祖所教歌兒百二十人,皆令為吹樂,後有缺,輒補之。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266.今列侯多居長安,邑遠,吏卒給輸費苦,而列侯亦無由教馴其民。
《史記·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
267.蓋聞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為僇,而民不犯。何則?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歟?吾甚自愧。故夫馴道不純而愚民陷焉。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過,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為善而道毋由也。
《史記·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
268.帝親自勞軍,勒兵申教令,賜軍吏卒。
《史記·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
269.自子夏,門人之高弟也,猶雲“出見紛華盛麗而說,入聞夫子之道而樂,二者心戰,未能自決”,而況中庸以下,漸漬於失教,被服於成俗乎?
《史記·卷二十三 禮書第壹》
270.故大路之馬,必信至教順,然後乘之,所以養安也。
《史記·卷二十三 禮書第壹》
271.以為州異國殊,情習不同,故博采風俗,協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272.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273.德盛而教尊,五谷時孰,然後賞之以樂。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274.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275.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風移俗易,故先王著其教焉。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276.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誌,廣樂以成其教,樂行而民鄉方,可以觀德矣。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277.散軍而郊射,左射貍首,右射騶虞,而貫革之射息也;裨冕搢笏,而虎賁之士稅劍也;祀乎明堂,而民知孝;朝覲,然後諸侯知所以臣;耕藉,然後諸侯知所以敬:五者天下之大教也。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幹,所以教諸侯之悌也。若此,則周道四達,禮樂交通,則夫武之遲久,不亦宜乎?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278.正教者皆始於音,音正而行正。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學:
151.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152.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153.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
《史記·卷二 夏本紀第二》
154.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
《史記·卷二 夏本紀第二》
155.今王學專利,其可乎?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榮公若用,周必敗也。
《史記·卷四 周本紀第四》
156.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綜其實不然。
《史記·卷四 周本紀第四》
157.今陛下創大業,建萬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異時諸侯並爭,厚招遊學。今天下已定,法令出壹,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辟禁。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壹,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壹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158.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方士欲練以求奇藥。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159.繆公享國三十九年。天子致霸。葬雍。繆公學著人。生康公。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160.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壹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
《史記·卷七 項羽本紀第七》
161.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
《史記·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162.後六年,竇太後崩。其明年,上徵文學之士公孫弘等。
《史記·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163.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黃帝且戰且學仙。
《史記·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164.於是譜十二諸侯,自***和訖孔子,表見春秋、國語學者所譏盛衰大指著於篇,為成學治古文者要刪焉。
《史記·卷十四 十二諸侯年表第二》
165.學者牽於所聞,見秦在帝位日淺,不察其終始,因舉而笑之,不敢道,此與以耳食無異。悲夫!
《史記·卷十五 六國年表第三》
166.孝文即位,有司議欲定儀禮,孝文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躬化謂何耳,故罷去之。
《史記·卷二十三 禮書第壹》
167.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數,制之禮義,合生氣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陽而不散,陰而不密,剛氣不怒,柔氣不懾,四暢交於中而發作於外,皆安其位而不相奪也。然後立之學等,廣其節奏,省其文采,以繩德厚也。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168.食三老五更於太學,天子袒而割牲,執醬而饋,執爵而酳,冕而總幹,所以教諸侯之悌也。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習:
50.於是軒轅乃習用幹戈,以征不享,諸侯鹹來賓從。
《史記·卷壹 五帝本紀第壹》
51.今天下已定,法令出壹,百姓當家則力農工,士則學習法令辟禁。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52.(始皇)遂登會稽,宣省習俗,黔首齋莊。
《史記·卷六 秦始皇本紀第六》
53.齊王韓信習楚風俗,徙為楚王,都下邳。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54.酒酣,高祖擊築,自為歌詩曰:“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習之。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第八》
55.漢大臣皆故高帝時大將,習兵,多謀詐,此其屬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呂太後威耳。
《史記·卷十 孝文本紀第十》
56.上於是乃令諸儒習射牛,草封禪儀。
《史記·卷十二 孝武本紀第十二》
57.以為州異國殊,情習不同,故博采風俗,協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58.孝惠、孝文、孝景無所增更,於樂府習常肄舊而已。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59.通壹經之士不能獨知其辭,皆集會五經家,相與***講習讀之,乃能通知其意,多爾雅之文。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60.故聽其雅頌之聲,誌意得廣焉;執其幹戚,習其俯仰詘信,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節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
《史記·卷二十四 樂書第二》
61.而衛靈公之時,將之晉,至於濮水之上舍。夜半時聞鼓琴聲,問左右,皆對曰“不聞”。乃召師涓曰:“吾聞鼓琴音,問左右,皆不聞。其狀似鬼神,為我聽而寫之。”師涓曰:“諾。”因端坐援琴,聽而寫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習也,請宿習之。”靈公曰:“可。”因復宿。明日,報曰:“習矣。”
史記經典故事 李濟生 編
內容提要:
本書精選《史記》人物故事,經過改編,力求尊重歷史、保持原貌而又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全書由五大板塊構成,以“人物經典故事”為中心,輔之以四大板塊:“流傳有緒”介紹來源於故事的成語典故;“追本溯源”解釋與故事有關的傳統文化、典章制度;“日積月累”介紹相關知識,有些是歷史遺跡,給人以歷史的親近感。有些是相關詩文,可增廣知識、提高文學修養;“故事點評”從道德修養、齊家治國、軍事謀略、經濟文化等角度進行點評。在引述前人及時人的觀點時,不求觀點壹致,只圖能引發思考增益智慧。這樣編寫的目的是想從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地解讀歷史人物。
本書在講述人物故事時,原則上不采納其他古籍、傳說的情節,也不對人物做全面系統的展示,只選取人物的壹兩個精彩片斷,“特寫”與“遠景”相結合,“剪接”與“長鏡頭”並存,力求點面結合、相得益彰。
目錄:
前言
黃帝大戰蚩尤
大禹治水
暴虐的商紂王
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齊
褒姒烽火戲諸侯
孫子訓練女兵
管仲與鮑叔牙
張儀連橫
商鞅立木取信
司馬穰苴斬莊賈
仁慈的宋襄公
勾踐臥薪嘗膽
馬服君趙奢
趙括紙上談兵
馮諼收債
毛遂自薦
竅符救趙的信陵君
荊軻刺秦王
刺客聶政
布衣遊俠郭解
四單火牛陣
趙氏孤兒
壹鳴驚人的楚莊王
陳勝吳廣起義
泗水亭長劉邦
張良拜師
鉅鹿之戰
鴻門宴
霸王別姬
蕭何追韓信
韓信之死
屢出奇計的陳平
白登山解圍
野心家呂太後
單於冒頓
飛將軍李廣
衛青推功讓爵
驃騎將軍霍去病
替罪羊晁錯
神醫扁鵲
汗血馬的故事
風流才子司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