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有雲: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句詩不知道戳中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事,被寒風摧殘仍然壹身傲骨挺立天地間的梅,多像不染風塵品格高潔的自己啊!
再想想,看到寒風中傲立的壹株梅,還好意思不起床學習工作嗎?(這可能就是為什麽萃花總是起床困難吧,畢竟窗外沒有寒梅啊。)
是了,今天萃花就要跟大家講講梅蘭竹菊四君子之首,梅。準確的說,是壹本古代教妳畫梅的畫譜——《梅花喜神譜》。
此花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梅花我們都知道,“喜神”是什麽?是壹位能招來喜悅幸福的神嗎?
清代學者錢大昕在跋中寫道,“譜梅花而標題系以喜神者,宋時俗語謂寫像為喜神也。”所以喜神就是畫像的意思,《梅花喜神譜》=《梅花寫生冊》。
現在我們再來說說梅花。此畫譜作者宋伯仁,生於南宋年間,非常愛梅,且善畫梅。對此他自己是這麽說的,“余有梅癖,辟圃以栽,築亭以對……余於花放之時,滿肝清霜,滿肩寒月,不厭細徘徊於竹籬茅屋邊……”
大意就是,我愛梅成癖,種了壹片,還特地建了個亭子,開花的時候,從早到晚,頂著風霜雪月在梅花旁走來走去。
這也就是梅花是植物,知道的稱他愛梅成癡,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個變態癡漢。愛梅到這個程度,不發揮壹下自己的才情簡直浪費生命——於是就有了這本中國歷史上第壹本木刻版畫畫譜《梅花喜神譜》。
這本畫譜長什麽樣子
此譜分為上下兩冊,按照梅花不同的生長階段,分為蓓蕾、小蕊、大蕊、欲開、大開、爛漫、欲謝、就實八種不同的形態。百幅梅花姿態各異,生動盎然,宋伯仁還在每幅旁邊題五言詩,配題名。
“古文錢”,畫中梅花將開未開,花瓣包裹著花蕊,四方形狀,可不就是古代的錢幣模樣嗎?作者的起名能力值max!
“晴空掛月”這壹幅,壹枝從右上角切入畫面,向左下方的對角線伸展過去,梅花則側向右方翻轉,倒掛枝頭,恰似壹輪新月當空掛。作者簡直是把極簡結構玩到了極致!
從上述幾張圖片中相信妳們也註意到了,梅花旁的題詩字體剛勁有力,頗有歐體之感。
據記載,宋代刊刻者甚是欣賞歐體(歐陽詢書體)書風,俊美工整非常。不知《梅花喜神譜》的刻工是何許人也,但從書中字體剛勁挺拔之勢,可見“歐體”之風,為宋版書中的精美之作,難怪壹直被後代文人雅士推崇至極。
文征明、黃丕烈、吳湖帆表示很贊!
宋代之後,由於兵荒馬亂,原本數量就不多的刻本更是大多流失於戰火中。有緣得見此畫譜的也大多是愛梅的文人雅士,喜歡安靜賞玩,不太會讓它大範圍傳播。
因而此畫譜傳到後世,刻本稀少,價值甚高,得“壹頁宋版,百兩黃金”之稱。據考證,景定2年(1261)的重刊本是存世的唯壹壹部宋刻本,也是已知的最早版本。
這版宋景定本在明清時期受到眾多文人墨客的追捧。明四家之壹文征明就曾收藏過這本畫譜,並在其卷首目錄頁上蓋有“徵明”朱文印,在梅圖“麥眼”上蓋有“徵明”朱文印和“文徵明印”白文印,看來文征明在百幅畫中偏愛此幅《麥眼》。
再之後還曾入過王府,到了清朝嘉慶年間,轉至著名的藏書家黃丕烈手中。
在藏書界,黃跋,是古籍善本收藏中的專門術語,即黃丕烈所作的題跋,約等於阿裏巴巴藏寶洞的芝麻開門。
在黃跋中記錄了許多珍貴的版本學資料,學術價值也是很高。按現代確定的古籍善本定級標準,凡有“黃跋”之書,都被列入壹級古籍善本。
可以說“黃丕烈”三個字出現在古籍上,就約等於價值連城了。而在此畫譜中,也有黃跋,因而也可以側面說明此畫譜之珍貴。
又經山東於氏兄弟收藏之後,宋景定本《梅花喜神譜》作為吳湖帆妻子潘靜淑的嫁妝來到了收藏大家吳湖帆的手中。
說起來蘇州潘家也是挺有來頭。潘家祖上歷代喜歡收藏,是江南重要藏家,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克鼎、大孟鼎就出自潘家。潘靜淑出嫁時曾以諸多珍貴藏品為嫁妝,如宋拓歐陽詢《化度寺塔銘》、《九成宮醴泉銘》、《皇甫誕碑》等,其中就有《梅花喜神譜》。
吳湖帆夫婦均愛梅,書齋名字都被起為“梅景書屋”。兩人將此本畫譜列為吳氏文物四寶之壹,也是著名的“梅景書屋鎮屋之寶”,可見吳湖帆對它的珍視程度。
吳湖帆先生收藏的另壹幅畫梅之作《梅花雙鵲圖》則是梅景書屋的另壹件鎮屋之寶,在畫法和表達上則是另外壹番風情了,有機會萃花再為大家單獨講講這幅《梅花雙鵲圖》。
《梅花喜神譜》作為中國最早的木刻版畫畫譜,還是印制裝幀精美且數量稀少的宋刻本,還有歷代收藏名家的題跋高值加成,壹本畫梅教材能在歷史上留下如此成就,真是非常了不起。
當然了,文人雅士們愛梅並不是愛那些虛名,而是愛梅挺立寒冬的傲骨和高潔,那是壹種別的花不能取代的超俗雅趣。
在梅花將開的時節,大家準備好要和萃花壹起去踏雪尋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