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鼎 (參見本卷《體育誌》[舉鼎])
緣竿 亦稱都盧、尋橦、頂竿、爬竿、戴竿。表演者額頭頂壹長竿,頂頭裝有橫木,壹至三名兒童緣竿而上,在竿頂橫木騰翻挪滾,表演各種動作。都盧為古代國名。據說該國之人體輕善緣高,故作為緣竿的代稱。橦即木竿,尋橦即緣竿。產生於秦代。1976年發掘的秦鹹陽三號宮殿遺址壁畫中,有壹幅繪有兩長竿交叉成三角形,右邊竿上有壹雜技表演者正在向下走,前後左右十余人在觀賞。有人認為該壁畫即為緣竿圖。漢代長安雜技中,緣竿是十分常見的節目,經常在宮中表演。張衡《西京賦》中言漢代雜技百戲時,首列“烏獲扛鼎,都盧尋橦”,並形容其表演情景:“倀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譬隕絕而復聯”,“非都盧之輕,孰能超而究升”,“橦末之伎,態不可彌”。形象地描繪了緣竿藝人騰挪翻滾,跳躍倒懸的演技。唐代長安尋橦藝人尚有婦女。有壹王姓女藝人,額上頂壹根百尺長竿,上裝木山,象征瀛洲方丈。山上有壹小孩,手持符節,歌舞其上。時劉晏方10歲,以“神童”伴駕,受玄宗命以詩賦其事:“樓前百戲競爭新,惟有長竿妙如神。誰得綺羅翻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有壹舞伎石火胡,在百尺竿上張弓弦五條,讓五個女孩各居壹條,持戟執戈,僅憑壹弓弦系住,在空中表演破陣樂舞,“俯仰來去,赴節如飛”(《杜陽雜編》)。德宗年間,有壹戴竿王大娘,能“首戴十八人而行”。尋橦之竿頂演出少女,人稱“透橦兒”,“跂雙足,戢兩臂,踴身而直上,若有其翅;尺竿而平立,若余其地”,“倒輕軀,墜高竿,如更贏之雁下空裏,似蒲且之鴿落雲間”。唐詩中多有吟詠尋橦者,如王建的《尋橦歌》、顧況的《險竿歌》、王邕的《勤政樓花竿賦》等,可證唐長安尋橦之盛行。
戲車 車技表演。張衡《西京賦》:“爾乃建戲車,樹修旃。倀僮程材,上下翩翻,突倒投而跟,譬隕絕而復聯。百馬同轡,聘足並馳。橦末之伎,態不可彌。彎弓射乎西羌,又顧發乎鮮卑。”是車技與緣竿、射箭相結合的雜技。《鹽鐵論》:“戲車鼎躍,鹹出補吏”,可見西漢時戲車為入仕壹途。戲車發展到唐代,演變為山車陸船。開元天寶年間,唐玄宗每有酺宴,則以山車、陸船載樂往來。山車為在車上安置棚閣,加以彩繪絹繒裝飾,如山林之狀。陸船又稱旱船,用竹木縛成船形,飾以繒彩,列人於其中,拽提以行走。玄宗以後,此戲稍衰。今西安地區社火中的彩車、旱船,即由此演變而來。
筋鬥 賈誼《新書》中言當時雜戲有制挈,即筋鬥。唐崔令欽《教坊記》言,漢武帝時,長安宮中有壹小兒,“筋鬥絕倫”。到南北朝時,筋鬥逐漸演變為擲倒伎。
沖狹 亦稱透劍門,類似於後來的鉆刀圈。張衡《西京賦》:“沖狹燕躍,胸突铦鋒”。薛綜註:“卷覃席,以矛插其中,伎兒以身投,從中過。”張銑註:“狹,以革為環,插刀四邊,使人躍入其中,胸突刀上,如燕之飛躍水也。”即以草席或皮革為圈,插上刀矛,表演者飛躍而從中掠過刀矛尖刃。該雜技壹直傳至後代,又稱透劍門。
铦鋒 張衡《西京賦》:“沖狹燕躍,胸突铦鋒”。表演方式不詳,可能為壹種赤胸露臂,以利刃刺之,以表演刀槍不入的氣功壹類雜技。
跳丸劍 源於戰國時期的弄丸之技。“跳”為拋,跳丸劍即表演拋接丸劍等物之藝。張衡《西京賦》:“跳丸劍之揮霍”。漢畫像磚石上描繪跳丸劍者較多,有雙手拋接數丸者,有手足並用以手拋接短劍,以足蹬擊圓丸者。
走索 亦稱舞、高,即踩軟索。張衡《西京賦》:“直索上而相逢”。薛綜註:“索上長繩,系兩頭於梁,舉其中央,兩人各從壹頭上,交相度,所謂舞者也。”又名“唐銻追人”。《鹽鐵論》言西漢民間有“唐銻追人”之俗。陳直釋為走索。唐銻即銻,為寶石珠玉,色彩玫麗。追人即走索。漢代走索以兩人互相追逐,故名。走索表演在索上行走如飛。唐長安的走索難度極大。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市民百姓,均以觀賞走索為樂。據《封氏聞見記》載,長安走索藝人表演時從繩端躡足而上,在繩上運行自如,中間相遇,側身而過,互不妨礙。有的還可在繩上踩高蹺,甚至還有在絲繩上疊羅漢三四層者,底層藝人翻身拋出上層藝人,均能在繩索上站穩,無壹跌落。至於走索的單人表演,更是千姿百態,“往來倏乎之間,望若飛仙”。開元天寶年間,玄宗在興慶宮觀走索表演後,衛士胡嘉隱寫《繩技賦》,言詞宏暢,玄宗讀後大悅,擢其為金吾衛倉曹參軍。
海中碭極 “碭極”為樂名。漢武帝時,曾在長安以海中碭極招待四方使者。在《漢書·西域傳》中,海中碭極和巴俞舞、都盧、魚龍曼延、角抵等並列,具體表演內容不詳。
馬戲 《鹽鐵論·散不足篇》:“戲弄蒲人雜婦,百獸馬戲鬥虎”。這是中國古籍中關於馬戲的最早記載。然其表演內容不詳。
馴虎 亦稱“伏虎”。馴養猛虎用於表演。《列子》稱黃帝時“雖虎狼雕鶚之類,無不柔馴者”。漢畫像石上有馴虎表演圖。據史籍推測,漢代人所言“伏虎當有兩種情況:壹為人虎相鬥以示勇猛,壹為馴伏猛虎以供娛樂”。
馴象 馴伏大象用於表演。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南越獻馴象、能言鳥。應劭註馴象曰:“馴者,教能拜起周章,從人意也”。漢畫像石中有馴象表演的圖畫。
舞象 即以人飾象而舞。張衡《西京賦》:“白象行孕,垂鼻轔囷”。類似於後世的獅子舞。
舞大雀 大雀即駝鳥。張騫通西域之後,駝鳥隨著西域各國使者貢獻於長安,長安遂有了舞大雀。張衡《西京賦》稱:“怪獸陸梁,大雀踆踆”。即由人扮駝鳥表演。
水人弄蛇 張衡《西京賦》:“蟾蜍與龜,水人弄蛇”。水人為水鄉所居之人,有的學者解釋為裸體之人。漢代壁畫有戲蛇之像,可證漢代雜技確有舞蛇之伎。
鬥獸 源於春秋戰國時的鬥獸習俗。鬥獸的對象主要有虎、熊、彘等猛獸。漢代上林苑中亦有獸圈,***九所,包括虎圈、彘圈、獅子圈等,有專職管理人員,禽獸有簿冊登記。文景之時,常觀人虎相鬥以為樂,孔臧曾為此寫《諫格虎賦》。漢武帝身為天子,“好自擊熊豕”,“能手格熊羆”,以親自鬥獸為樂。武帝之子廣陵王劉胥,常於別囿學格熊鬥獸之術,能“空手搏熊彘猛獸”。武帝之孫昌邑王劉賀剛當上皇帝,就“驅馳北宮、桂宮,弄彘鬥虎”,致使被廢帝位。西漢長安除皇帝、官貴崇尚鬥獸外,民間也流行鬥獸之風。《鹽鐵論》中稱民間“戲弄蒲人雜婦,百獸馬戲鬥虎”。漢成帝時,曾在長楊宮射熊館讓邊疆使者來賓進行壹次大規模的鬥獸表演。漢賦中有多處描寫鬥獸,如揚雄的《長楊賦》,就系為漢成帝長楊宮鬥獸而作。漢畫像石中,也多見鬥獸之圖。
鬥棋 魔術。漢武帝時,膠東術士欒大精通此術,曾在長安宮中表演,取得漢武帝信任,成為武帝女婿。按西漢占蔔書《萬畢術》言鬥棋之術:“取雞血雜磨針鐵杵,和磁石棋頭,置局上,即自相抵擊也。”實為借磁力挪動棋子之術。
吞刀吐火 魔術。漢武帝時,西域曾向漢王朝獻“眩人”(魔術師),能演吞刀吐火之術,並在長安演出。東漢以後,吞刀吐火壹直是壹個重要雜技節目。張衡《西京賦》,李尤《平樂觀賦》,都有關於吞刀吐火的記載。
畫地為川 魔術。漢初淮南王劉安門下多方士,能“畫地成江河,撮土為山巖,噓吸為寒暑,噴嗽為雲霧”。張衡《西京賦》中,也有“畫地成川,流渭通涇”的記載。
易貌分形 魔術。張衡《西京賦》:“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可能為變幻人物畫貌,以女變男,以男變女,以及變幻人物數量,以壹變多,以多變壹之類的幻術。
屠人截馬 魔術。亦稱肢解,從西域傳入長安,即以幻術表演分解人畜肢體再令復合如故。其術較恐怖,演出不廣,記載較少。然自漢魏到隋唐壹直未能絕跡。東晉時,曾壹度禁止由屠人截馬演變而成的皮膚外剝、肝心內摧等百戲節目。
東海黃公 黃公為秦代藝人,據傳能制龍禦虎,並精通幻術,表演時佩赤金刀,以絳繒束發,能夠變化出各種奇景,“立興雲霧,坐成山河”。所謂制龍禦虎,龍壹作蛇,當是戲蛇馴虎之術。秦末,有白虎見於東海,黃公持赤刀前往降服,反被虎所害。漢代將其人其事編為雜技,手持赤刀,口念咒語,扮作黃公之狀降虎而為虎所傷。漢畫像石中有壹圖,畫壹披發之人,戴虎頭假面,身飾虎紋虎爪,手持壹形似小旗之物,不遠處有壹童子雙手據地,昂頭,雙足向上匍匐於地。有人認為該畫像石即為東海黃公的演出場面。
女娥坐歌 洪涯指麾 女娥指娥皇和女英,傳說為堯之女,嫁於舜為妃,死後成仙。洪涯又作洪崖,傳說為黃帝之臣伶倫的仙號。漢代長安由藝人扮作女娥,坐而歌唱,另有藝人扮作洪涯,立而表演,伴之以雲霧幻景變化,實為融歌舞、幻術和技藝於壹體的節目,表現神話仙境。張衡《西京賦》:“女娥坐而長歌,聲清暢而委婉;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而襳。度曲未終,雲起雪飛,初若飄飄,後遂霏霏。”有的學者認為,女娥洪涯之表演,是中國古代戲劇的起源。
魚龍曼衍 亦名魚龍曼延。大型雜技歌舞。“曼衍”傳說中的大獸,似貍,長百丈。張衡《西京賦》:“巨獸百尋,是為曼延;神山崔巍,歘從背見。熊虎升而挐攫,猨狖超而高援。怪獸陸梁,大雀踆踆,白象行孕,垂鼻轔囷。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舍利,化為仙車,驪駕四鹿,芝蓋九葩。蟾蜍與龜,水人弄蛇。”所謂魚龍曼衍,實際是大型的化妝樂舞兼雜以魔術變化。主體為壹傳說中的巨獸曼延,忽然在其背上顯出壹座神山。由人化妝而成的熊、虎、猨、狖,表演搏擊攀援,怪獸行走,駝鳥跳躍,白象垂鼻哺乳,大魚變而成龍,舍利奇獸化為駕有四鹿的仙車,蟾蜍和大龜表演樂舞,水人表演弄蛇。漢武帝時長安多次表演該劇目。
水飾 水上雜技。隋煬帝大業年間盛行於大興城。水飾多在上巳節(農歷三月三日)於曲江表演,船上裝木人,木人飾彩衣,掄槍舞劍,百般跳躍,與真人無異。水飾表演有72個故事,如河洛圖書、鳳凰來儀、蒼頡造字、大禹治水、屈原憂楚等。船在水中,人在岸上,配以音樂鼓吹,場面熱烈壯觀。
黃龍變 擬獸雜技。隋煬帝大業年間盛行於大興城。由人扮演猞貍、鯨魚、黃龍等動物,並配合魔術表演。“猞貍先來戲於場內,須臾跳躍,激水滿衢……又有大鯨魚噴霧翳日,倏忽化為黃龍,長七八丈,聳踴而出,名曰黃龍變”(《隋書·音樂誌》)。薛道衡《和許給事善心戲場轉韻》詩:“抑揚百獸舞,盤跚五禽戲,狻猊弄斑足,巨象垂長鼻。”描繪的就是隋擬獸雜技的表演情況。
牽鉤 俗稱拔河。(參見本卷《體育誌》[撥河])。
秋千 (參見本卷《體育誌》[秋千])
躡球 彩繪木球,高壹二尺,女伎躡足登球,靠其足力著點不同使木球旋轉而行,縈回去來,無不如意。
拗腰伎 演者向後翻腰,蜷曲身體成環形,手足皆至地,且可用口銜取地上物品,後緩緩挺身站立。
飛彈伎 演者置彈丸於地,走開後背朝彈丸,向後張彈弓發彈擊之,雖不測瞄,無有不中。
擎戴伎 兩人表演,壹在上,頭手向下,以手接撐。四手或兩手相對,擎戴而行。
舞盤伎 亦稱旋盤、雜旋。演者取多種圓形器物(多為盤、碟),置於竿上旋轉,不使墜落。現代雜技節目“轉碟”即源於此。
蹴瓶伎 亦稱踢瓶。演者從地面上踢起壹瓶,落於壹根鐵棒頂端而不墜落。
弄槍伎 演者赤身裸體,身掛數環,另壹舞者於數十步外,連擲十余槍,均擲入環中而不傷人體。
幻術 魔術。《通典》載演幻術者可“額上為炎燼,手中作江湖,舉足而珠玉自墮,開口則幡旄亂出”。《酉陽雜俎》載幻術藝人畫龜可以變活,畫枯枝能夠開花。《杜陽雜編》載幻術者米寶,取壹粗二寸、長尺許蠟燭,點燃後施五色光,光中呈現出樓臺亭閣形狀,竟夜不滅。
藏狹 魔術。“取物而懷之,使觀者不能見也。”即以轉移、藏掖等手法,使物品時隱時現,變出變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