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出土文獻與孔子家語的關系

出土文獻與孔子家語的關系

出土文獻與孔子家語的關系具體分析如下:

1、郭店楚墓和馬王堆漢墓等眾多考古工程在進行時,都會出土壹些已經失傳的古籍。這些珍貴的早期典籍,為孔子儒學研究提供新證據,帶來新認識,推動相關研究的進壹步開展。與傳世文獻的對讀,往往會更有效地解決文獻釋讀中的壹些疑難問題

2、例如《論語·泰伯》篇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壹語,歷來解釋往往扞格難通。今據郭店竹簡《尊德義》篇“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

3、民可道也,不可強也”壹語,可見孔子本意絕非愚民,而是指要按照民眾的常性去進行教導,這樣人民就服從命令;如果民眾不服從命令,就要盡力去了解民性民情,弄清其中之原因。這對於正確理解孔子思想,具有重要的基礎意義。

4、有助於反思近代疑古思潮造成的“偽書”疑案,重新認識相關典籍的真偽、年代及內涵、價值等問題清末以來,伴隨國難加深與西方文明的強勢侵壓,源起宋代的疑經、辨偽風氣因緣時會,迅速在思想、文化、學術領域蔓延開來,產生深厚影響。

5、由於疑辨過深過苛,造成大量典籍文獻的“冤假錯案”,客觀上亦助長歷史虛無主義之風。

6、在孔子儒學研究領域,許多原本可靠,與孔子、孔子弟子關系密切的文獻、典籍被判為偽書或成書年代大幅置後,以致孔子儒學幾無可講,孔夫子也受到嚴重“矮化”,甚至淪為“空夫子”。

7、而新出土文獻以其原始性和近古性特征,以及與傳世文獻相似或相近的聯系性,往往直接證明某部曾被判為偽書的典籍實為真古書。

8、就孔子儒學而言,馬王堆帛書《易傳》與今本《易傳》,阜陽漢簡《詩經》、上博簡《詩論》與今本《詩經》,武威漢簡《儀禮》與今本《儀禮》,郭店簡、上博簡與《孔子家語》《禮記》等文獻的比較研究,均堪為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