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俞募穴簡介

俞募穴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概念 3 俞募穴的應用 附: 1 古籍中的俞募穴 1 拼音

shù mù xué

2 概念

俞募穴,是五臟六腑之氣聚集輸註於胸背部的特定穴。

俞穴位於背腰部, 故又稱"背俞穴"。背俞穴全部分布於背部足太陽膀胱經第壹側線, 即後正中線旁開1.5寸,其上下排列與臟腑位置的高低基本壹致。背俞穴主要依據接近某臟腑的部位來命名,如肺俞、心俞等。

募穴位於胸腹部,故又稱"腹募穴",其位置大體與臟腑所在部位相對應。募穴不壹定分布在臟腑所屬經脈上,分布於任脈者為單穴,分布於其它經脈者壹名二穴。

十二背俞穴表

五臟 背俞 六腑 背俞 肺 肺俞 大腸 大腸俞 腎 腎俞 膀胱 膀胱俞 肝 肝俞 膽 膽俞 心 心俞 小腸 小腸俞 脾 脾俞 胃 胃俞 心包 厥陰俞 三焦 三焦俞

十二募穴表

兩側 正中 臟腑 募穴 募穴 臟腑 肺 中府 膻中 心包 肝 期門 巨闕 心 膽 日月 中脘 胃 脾 章門 石門 三焦 腎 京門 關元 小腸 大腸 天樞 中極 膀胱 3 俞募穴的應用

俞募穴是臟腑之氣所輸註、結聚的部位,最能反映臟腑功能的盛衰,故可用於診治相應臟腑的疾病。俞、募穴局部出現的各種異常反映如敏感、壓痛、結節、凹陷、出血點、丘疹及溫度、電阻變化等,常被用來診察相應的臟腑病癥。如肺癌患者肺俞穴常有壓痛,氣管炎患者膻中穴多有壓痛,腎俞穴出現結節、壓痛者,常可輔助診斷泌尿系統疾病。

由於陰陽經絡,氣相交貫,臟腑腹背,氣相通應,陰病行陽,陽病行陰。因此在治療時應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即屬於陰性的病癥(臟病、寒證、虛證),可以取治位於陽分(背部)的背俞穴;屬於陽性的病癥(腑病、熱病、實證),可以取治位於陰分(胸腹部)的募穴。

古籍中的俞募穴 《針灸集成》:[卷壹]募穴

絡膀胱此三經無募矣五臟六腑之病(必取門穴海穴俞穴募穴而治之)《針灸集成》清·同治十三年廖潤鴻公元18...

《醫學綱目》:[卷之二十五·脾胃部口]口苦

膽虛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奇病論膽募穴在腹部期門下五分,膽俞穴在背部第十壹椎下兩旁相去...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內癰總論

夫癰腫生於背外者。看俞穴。而內癰生於腹內者。則看募穴矣。宜各隨募穴以分其經。如其穴隱隱痛而不已。視其...

《針灸大成》:[卷九]東垣針法

。不下者,取之三裏、章門、中脘。因足大陰虛者,於募穴中導引之,於穴中有壹說,腑俞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

《針灸聚英》: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