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講述,當然除去自己的觀點,還要添加其他人的高見。在電視講述中,易教授並沒有提到引用觀點的前人,在書中有詳細敘述。主要引述的觀點來源有:
楊伯峻《論語譯註》、林語堂《孔子的智慧》、李澤厚《論語今讀》、錢穆《論語新解》、李零《喪家狗》
雖然書中有很多各種觀點的鋪陳,但易中天沒有隨大流,或者跟專家,他提出自己的依據來規整自己的觀點。這壹點非常值得學習,往往像《論語》《孟子》之類的古籍經典,有很多人在歷史上有很多評論,從中找出自己的認為合理,符合自己系統的觀點,甚至產生不壹樣的理念,才是現在讀書最或缺的。這大概就是易中天的講座會受到如此歡迎的原因之壹。在書中,易中天就講到:
懂得多未必跟學問有關系。就像壹本字典,沒人會說字典是學術著作,它裏面壹個觀點都沒有。
在《百家講壇》中,易中天采用的口語化比較多,沒有那麽學術化,但在書中,可以看到大量的引註,偏向於古典人物和經典的現代解讀。兩者都有可看之處。
對於孔子,在書中易中天有這麽幾個觀點:
壹, 孔子並非聖人 。這在很多的前人觀點中也有涉及,尤其越偏到後期,學者的觀點更加趨於理性,相比之前動不動就把人擡到聖壇上,更加理智。我們對前人的愈加崇拜,只能證明現在的愈加缺失。去崇拜別人腿長,肯定自己短腿,我們對孔子、孟子的聖人頭銜不停戴上,是不是在某方面證明我們越來越不行呢?
二, 孔子急於求政 。孔子的儒家是入世的哲學,入世在當時就勢必要進入政壇,孔子周遊列國無非就是兜售自己的治國方針,希望哪個君王能采納。既為了實現自己的道德理想,也是實現人生價值,所以孔子沒有像道家那樣避世,而是積極融入當時政治,把孔子當做世外高人來看,顯然不對。
三, 孔子主張是階級主張 。從恢復禮樂制度開始,孔子就提倡不同的人按照不用的身份、地位,“各得其分”,從來沒有壹刀切,讓天下所有人都享有壹樣的待遇,這是墨家的主張,不是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說的並不是讓大家都享有壹致的水平,而是“按名分配”,從君王開始,壹級壹級往下來。
對於《論語》中的壹些解釋,易中天也拋開了固有的壹些觀點,比如“有教無類”,易中天就認為應該理解成:通過教育,就可以消除人原本的“類別”,消除差別。這樣的解釋比之前的不分階級,都壹視同仁來教育要更加貼近現代。至少是壹個很好的勸大家讀書學知識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