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韻》編成之後,即於仁宗慶歷三年刊行,但慶歷本已然不存。今存宋本僅有三種,其壹是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瑯舊藏的南宋潭州刻本;其二為翁同龢舊藏南宋明州刊本,民國時翁氏後人攜往美國,今已為上海圖書館購回。其三是日本宮內廳書陵部所藏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田世卿安康金州軍刊本;這三種宋本,金州本據壹已經失傳的四川刻本重刻,潭州本與金州本相同之處頗多,當與此四川刻本關系密切。明州本則與其他二本關系較遠。
元明兩代由於韻學不昌,故《集韻》未見刻本,僅靠抄本流傳。
在明末清初之際,由宋本傳出三個影宋抄本。首先是從潭州本傳出壹個影宋抄本,乃是汲古閣所抄。這壹影抄潭州本後入曹寅之手,刻入《楝亭五種》,此後清代《集韻》刻本,均出此源。
同是在明末清初,毛晉汲古閣和錢曾述古堂分別從明州本影抄出壹部,即明州本之毛抄與錢抄。二者相比,錢抄忠實於底本但於底本刻工則闕而未鈔;毛抄照抄底本刻工,但抄成之後據潭州本用白粉塗改了壹部分內容,反而失卻底本明州本之真。今藏宋明州刻本漫漶不清之處頗多,賴錢抄保存真貌不少。
至於影印,金州本影印入《日本宮內廳書陵部藏宋元版漢籍影印叢書》第壹輯;潭州本影印入《古逸叢書三編》、另有單行本;明州本影印入《常熟翁氏世藏古籍善本叢書》;錢曾述古堂影抄明州本則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流傳的尚有揚州使院重刻本,中國書店1983年依此影印發行,還有上海辭書出版社的趙振鐸《集韻校本》。
網絡上的第壹個《集韻》在線查詢版於2013年初出現,可根據漢字查詢《集韻》中的聲、韻、調、攝、等、開合、反切、註文及原籍掃描圖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