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我想到朱自強先生在《兒童文學概論》裏聊到壹個小娃娃看書的經歷。那個娃娃三歲,可被人稱為“大學生”,何以稱“大學生”呢?原來她看了《吶喊》,又看《仿徨》,接著又閱讀《西遊記》、《紅樓夢》和《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選集》,不到壹天她就讀完了全部安徒生童話和契訶夫小說集。這個娃娃怎麽這麽牛?原來呀,認識了阿拉伯數字的她不讀正文,只讀頁碼。我猜想我跟這娃娃保準是近親!
在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朱自強老頭《兒童文學概論》、郝廣才《好繪本如何好》、彭懿《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中國兒童文學五人談》五本理論書全力配合下,資質平平的我終於弄懂了圖畫書是啥玩意。不過我倒奉勸各位朋友,在接受壹個叫“文學”的東西時,莫看太多什麽文學史、文學理論,文學評論,因為妳學得頭昏腦熱,耗費青春年華,最後發現自己只是在文學的外圍兜圈子,還不如直接進入文學作品的世界親自體驗。圖畫書也是這樣。就像松老所說:“想要了解圖畫書和圖畫書的世界,首先要壹本壹本地閱讀。然後給孩子讀圖畫書。如果妳不與孩子壹起欣賞圖畫書的世界,就很難理解圖畫書,無法知曉圖畫書對於兒童意味著什麽。”好吧,我給大家指出了進入圖畫書世界的入口,也是否該就此打住?大家趕緊看書去?
不過我這人,壹打開話茬子,收都收不住,就讓我繼續嘮嘮嗑。我雖資質平平,特別是記憶力相當不好,但我的悟性好呀。許多東西,我即使沒人指點,但往往也能無師自通。比如學習五音笛、濕水彩,手工娃娃、做早餐、做面膜等等,我自己就瞎琢磨,自我感覺有模有樣。關於圖畫書,我最先開始琢磨的是圖畫書是不是就是未來文學發展的綜合性文本,像音樂裏有詩歌散文,影視作品裏有小說,那麽圖畫書也就是圖裏有故事。其實這種文圖交相輝映的文本,我們的中國山水畫中不是早已有之,只是這圖畫樣版被“黃毛獸”(西方人)奪了去,變成連續性文本,就成他們的專利了。不過說真的,這西方人做事就是嚴謹,他們後來把圖畫書與孩子年齡發展特點匹配起來,分成各種類型。於是就有0-2歲孩子的嬰幼兒圖畫書,然後科學知識的圖畫書,設置機關的玩具書,還有我們主要說的故事圖畫書。在兒童文學的門類裏,圖畫書真是個奇葩,我個人覺得把它從兒童文學中割裂出來未嘗不可,許多藝術,音樂裏有詩,影視裏有小說,生活裏有散文,只有自立門戶,才能更專註,做得更好。
我目前對圖畫書世界念念不忘,主要是我這如食欲般的精神貪欲,想集壹切藝術於壹身。於是在畫畫中,找找圖畫書的細節;在讀文學時,找找圖畫書的精神之魂。這樣嘗試下來,我果真找到了壹些***性的東西,那就是優秀的圖畫書最好是壹個會講故事的作家兼繪畫傑出的人,只有這樣,他才能十分妥帖的將文圖結合。所以我認為在圖畫書中,最核心的是文與圖的關系。曾經兩次獲得過凱迪克金獎的美國畫家芭芭拉.庫尼用壹個形象的比喻說出了圖畫與文字的關系:“圖畫書像是壹串珍珠項鏈,圖畫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細線,細線沒有珍珠不能美麗,項鏈沒有細線也不存在。”培利.諾德曼教授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壹書中也說:“壹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個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後產生的故事。”下面我就用例子,來談談真正好的圖畫書如何文圖結合,當然這裏主要講的是故事圖畫書。
圖畫書首先是文學的
我相信很多人喜歡看宮崎駿的動漫影視作品,想當初宮崎駿可是從畫漫畫開始的呢,相當於早期的圖畫書。大家看過宮崎駿早期拍的《紅發女孩安妮》動畫片嗎?這個故事來自於露西哥蒙格馬利的作品《綠山墻的安妮》。如果沒有畫家早期的文學素養,就無法呈現畫家畫中那麽豐富的意象。所以從創作之初而言,圖畫書作家(特別是文圖壹個人所為)的作家首先需要構想壹個故事,這個故事離不開語言媒介(思維載體),然後再用圖畫表現這個故事。
正如豐子愷先生在《緣緣堂隨筆》裏談隨筆漫畫所言:“我的作畫不是作畫,而仍是作文,不過不用言語而用形象罷了。”在這裏推薦兩本書,壹本是希爾弗斯坦《閣樓上的光》,另外是《子愷漫畫全集》,因為這兩個圖畫家,都兼有文學家的身份。
圖畫書本來就是從文學的插圖發展起來的,天生就具有表現文學的世界功能和屬性。絕大數圖畫書都有壹個故事,正是由於這個文學的故事統領著圖和文字。這裏要特別提壹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圖畫書作家幾米,他就是壹個很會講雋永故事的人。單純從美術角度看,比幾米畫得好的人多的去了,幹嘛他就那麽受歡迎。因為幾米在呈現圖畫書前,腦袋裏絕對有壹顆文學的腦袋,裝著豐富意蘊的故事。他的幾本故事性圖畫書《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鐵》、《幸運兒》可以供兒童閱讀,當然這些作品更多帶有成人童話的味道。他自己曾說:“我覺得圖像當然要有基本的東西,但最重要還是作者的腦袋要講什麽。我覺得最後面還是回到跟文字壹樣,就是大家喜不喜歡那個故事,或是作者所呈現的觀點。”
圖畫書要有好圖
雖然我沒有專業的美術功底,但看圖的能力還是有些的,可壹些盜版出書人偏以為我們這些人都是蠢貨,用壹些粗制濫造的畫品來充當精品,在購書中消費者著實會上幾回當。大夥對比壹下這兩個版本,妳會認為哪壹個可能是正版。大夥可要擦亮妳們的雙眼,看圖片的清晰度,和整個色澤,還有就是圖書的開本。
《石頭湯》 是美國人畫中國人的故事,講三個和尚讓壹個村莊的人學會分享的故事。中國文化特別講求圓和方,所以開本也是如此。下面壹個版本近於正方形,並且圖像清晰,色彩自然和諧,是不同於上面的那個版本的。還有壹本書《水與墨的故事》,網上評論很好,說是孩子了解水墨畫的啟蒙書。當我買來後,著實有點失望。?
(本書的環襯)
(本書文圖)
首先看圖,特別是兩小孩是不是覺得手臂像極了藕節,而且是短短的藕節,還有文字,雲姑娘就是個權威的大人,小孩子在她的壹番教育下,也說出壹番小大人的話。“我以前太自以為是了,總以為自己是最棒的。原來,大家壹起努力,才能做出最偉大的事。”這話是孩子說的嗎?不就是某些大人借孩子之口來表達嗎?對於文字不符合孩子特性的造作以及這本書沒有在水墨畫上竭盡全力,因此這本書很難讓我滿意。
好的圖畫書:圖文俱佳
有些書,圖很好但文字是陪襯,也不算是好的圖畫書,頂多算是圖畫集。比如熊亮《二十四節氣》按照中國傳統畫了24幅圖,裏面的文字是熊亮站在作家的視角想象自己是壹個泥土小人在節氣中的身體感覺,我們從書的任何壹個節氣開始都可以,所以這本書沒有故事的連續性,算不上好的圖畫書。雖然他的圖畫,我很喜歡。
還有些書,文字敘述得很好,但圖畫太LOW了。這樣的例子,大家自己去發現吧,畢竟每個人都還在成長中,也做不了那麽盡善盡美,而且我對畫畫還要專門琢磨琢磨才能下判斷。在世界公認的優秀圖畫書那裏,那些繪畫上,能夠看到那個畫家全力以赴地,把自己的藝術才力施展出來。他們絕不會因為是給孩子們讀的圖畫書,而看低孩子的審美力。那麽讓我們在展示幾本優秀圖畫書中結束這壹次曠日持久的嘮叨吧。
1.表現單親家庭:《我的爸爸叫焦尼》、《大猩猩》
2.表現祖孫三代:《爺爺壹定有辦法》、《爺爺的打火匣》
3.表現父母之愛:《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愛妳》
4.表現孩子的成長:《壁櫥裏的冒險》、《妖怪山》、《極地特快》
5.表現現實社會:《森林大熊》、《麻雀》、《迷戲》、《石頭湯》、《鐵絲網的小花》
6.表現自我人生:《花婆婆》、《活了壹百萬次的貓》、《安的種子》
7.表現幽默的漫畫:希爾弗斯坦和豐子愷漫畫、《父與子》
8.寫成人童話:幾米繪本
寫於2017.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