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是戰國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後)秦國丞相呂不韋組織屬下門客們集體編纂的雜家著作,又名《呂覽》,在公元前239寫成,當時正是秦國統壹六國前夜。此書***分為十二紀、八覽、六論,***二十六卷,壹百六十篇,二十余萬字。書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順應客觀的思想,但舍棄了其中消極的成分。同時,融合儒、墨、法、兵眾家長處,形成了包括政治、經濟、哲學、道德、軍事各方面的理論體系。呂不韋的目的在於綜合百家之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為以後的秦國統治提供長久的治國方略。
書中還提出了“法天地”、“傳言必察”、等思想,和適情節欲、運動達郁的健身之道,有著唯物主義因素。同時,書中還保存了很多的舊說傳聞,在理論上和史料上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另外,書中也有壹些天人感應的迷信思想,應該加以分辨。司馬遷在《史記》裏將《呂覽》與《周易》、《春秋》、《離騷》等並列,表示了他對《呂氏春秋》的重視。東漢的高誘還為其作註註釋,認為此書“大出諸子之右”,即超過了諸子的成就。《漢書·藝文誌》則將該書列入雜家,所以以儒家學者不再重視。
《呂氏春秋》的註釋本有清朝人畢沅的《呂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來,陳奇猷的《呂氏春秋校釋》可以作為參考。
《春秋》
《春秋》是中國第壹部編年體史書,記載了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時魯國自隱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間,即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79年)的歷史大事。內容有殘缺,現有1.6萬多字,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天文和社會生活等方面,是當時準確的原始記錄。因為記載的三十七次日食有三十次同現代天文學的計算完全吻合,說明《春秋》並非虛構。原來傳說《春秋》是孔子的著作,但經學者研究證實,這是魯國歷代史官集體編寫的,而且在孔子出生前就有《春秋》流傳。
現有的《春秋》分別見於《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三傳經文大同小異。
《春秋》的經文非常簡略,每年記事最多不過二十來條,最少的只有兩條;最長的僅四十多字,最短的只有壹兩個字,只是歷史事件的綜述。這是因為當時的歷史還以史官口述為主,文字記載只起提示作用。
《春秋》雖然簡短,卻記載了準確的時間、地點和人物,使史官的口述有了可信價值,這是史學發展的巨大進步。而《左傳》的豐富史實內容又彌補了《春秋》的不足。
不過,在政治方面《春秋》有著與《左傳》不同的意義。漢朝之後,《春秋》被尊為孔子編寫的聖書,在政治及學術上有著至尊地位。歷代儒生對其解釋發揮,使之在經學和史學領域,甚至政治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
春秋是中國動蕩不安,舊的制度和傳統行將瓦解、新制度正在孕育的歷史時期。按孔子的話說是“禮崩樂壞”,西周確立的宗法制、分封制及其傳統文化形態逐漸衰落了。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不再聽從周王的命令,為了各自的利益明爭暗鬥,混戰不止。有實力的諸侯國就打著維護周王尊嚴的旗號,聯合其他國家攻打敢於對抗周王的諸侯國,或者以“尊王”為名,攻打不利於自己的國家。於是,在激烈的競爭中,先後出現了“春秋五霸”。他們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
春秋晚期,社會結構到政治體制等方面都在發生變化,文化教育也不例外。原來各種專業知識多由少數祝史等人員世代傳習,而這種“學在官府”的情況已不適應新的形勢需要。社會要求在官學外還應有私學,以培養、造就更多的學者和官吏人才。孔子正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出現的。他頌揚周文王和周公,但也受到春秋時管仲、子產的影響。他把歷史上的思想材料,加以提煉,創建了儒家學派。
到戰國時期,又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眾多的諸侯國只剩下“戰國七雄”,最後秦國滅掉其他六國,建立大壹統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