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印度研究相貌與性格的學科叫什麽?我國的呢?有沒有專門的資料?

古印度研究相貌與性格的學科叫什麽?我國的呢?有沒有專門的資料?

古印度稱為人相學,手相術最早興起於約五千年前的古印度,中國稱為相術,也稱相學

[相]

"相"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壹指命相,壹指看相。古人認為"人命稟於天,則有表候於體。"即是說,但凡人的壹切外在表征都含有關涉到俱不同命運的深層意蘊。因此只要把握規律,也就可以探測出其中的命運消息。《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載:周亞夫為河南太守時,相士許負看過他的面相之後說:"您三年後將封侯,再過九年則餓死。"周亞夫不信,說:"既然封侯,又怎麽會挨餓呢?"許負指著他的嘴說:"您嘴邊有兩條線紋入口,命相所定,必遭此厄。"後周亞夫果然餓死獄中。許負用以測斷周亞夫命祿的依據是其體之"表侯",也即相學中所說的命相。按存在方式,命相可分為骨相、面相、色相等;按所示命祿的屬性,則可分為福相、壽相、貧相、夭相等。既然確信外在表征含蘊著人的命運消息,也就自然會有人來解讀這種命運密碼。於是,就有了看相這種社會活動。看相,過去雅稱"風鑒"。作為壹種命學術數,其初時較為簡單。漢初許負所著《相法十六篇》僅以人體十四個部位特征和行、聲兩項作為評判命相的依據,且各條自為壹說,互相無涉。通過長期的歷史發展,相士們不再簡單地將人的某壹部位的大致差別作為命祿的表征,而是通過歸納、分類,將它看作層次細膩、內容豐富的集合體。如耳朵的命相就可分為二十余種,面相更是細分為壹百多個部位。同時,由過去從某壹部位的特征孤立地推論命祿變為將人的形體部位看作有機的統壹整體,依據各部位的相互關系來推測人的命運前景。論相談命的內容也由最初簡單的壽夭、貴賤,發展到人的仕途、職業、俸祿、疾病、子嗣、婚姻、家庭等,幾乎將人生所有的生活內容全部囊括。後來在發展中還將氣色說與形體部位的命相交融起來,以部位特征決定總的命運走向,氣色決定某時空範圍具體的吉兇福禍的變化,從而形成了壹套既有相對穩定又變化無窮的看相方法。

[相學]

又稱人相學。俗傳通過觀察分析人的形體外貌、精神氣質、舉止情態等方面的特征來測定,評判人的稟性和命運的學問。認為相是命運的壹種顯現形式,人相必然體現著命運。相學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約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紀的春秋之際。《左傳·文公元年》載:壹次會葬中,公孫敖聽說周天子派來參加葬禮的內史叔服會看相,便讓自己的兩個兒子出來相見。叔服對公孫敖說: "谷可以祭祀供養妳,難可以安葬妳。谷的下頷豐滿,其後代必定興於魯國。"《史記》、《吳越春秋》等史書中亦有關於姑布子卿、吳市吏等早期相者活動情況的記載。至戰國,看相始流行。《增孔子·執節篇》載:魏安茵王問子順,拜馬回為相是否合適。子順答曰:"長眼豬視者詭詐。"後馬回為相,終以諂獲罪。此時看相之術雖已流行,但主要作為壹種參政手段被人註意,職業相士和嚴格意義上的相學理論尚未出現。兩漢時期,相學得到迅速發展。僅劉邦壹家看相的事跡,《史記》就有種種詳細的記載。但凡漢代發跡顯達之人,如丞相周亞夫,長平侯衛青,吳王濞,淮南王英布,將軍李廣,禦史大夫倪憲等,都有命相故事傳世。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時連皇宮挑選嬪妃、采女都須經相士過目。隨著看相習俗的廣泛流行,此時相學理論體系初步建立。《漢書· 藝文誌》載有《相人》二十四卷。據《懷慶府誌》記載,僅當時的著名相士許負就著有相書《德器歌》、《五宮雜記》、 《聽聲相形》諸種。兩漢以後,迨至李唐,看相成為重要的社會職業,相書多達三十余種,壹百三十多卷。此後宋、明兩朝,看相風氣發展到顛峰。許多相士成為顯貴,不少知識分子、上層名流以濃厚的興趣研究相學理論,大量相書充斥書肆。明以後,相術逐漸流向民間,成為江湖術士斂財養家的手段。自此,無論相學理論還是看相技藝都少有新的發展。古代相學名流群芳燦若星辰,如春秋時期的姑布子卿,戰國晚期的唐舉,漢代許負,唐代袁天綱、李淳風, 宋初麻衣道者、陳搏,明代袁忠微,清代陳釗等,皆負盛名。其社會影響不在同時代的達官顯貴、文人學士之下。古代相學著作多不勝數,但大多數是相互轉抄,自成體系又較實用的主要有《麻衣神相》、《柳莊相法》、《神相全編》、《水鏡集》、《相理衡真》等。其中又以托名五代術士麻衣道者的《麻衣神相》流傳最廣,托名宋代陳搏的《神相全編》體系最完備。

[風鑒]

原意指人的風度和見識。 《晉書》卷五十四《陸機陸雲傳》:"觀夫陸機、陸雲,實荊之杞梓……風鑒澄爽,神情俊邁,文藻宏麗,獨步當時。"在相學中則指以風貌品評人物,即相術之別稱。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四日:"余嘗謂風鑒壹事,乃昔賢甄識人物,拔擢賢才之所急,非市井蔔相之流,用以賈鬻貲者。故《春秋》單襄公、成肅公之徒,每遇會同,則先觀威儀,以省福禍……大凡相之所先,全在神氣與心術,更或豐厚,其福十雙。"《瑞州府誌》亦有關於"精於風鑒者"的記載:"無名相士海州推官王務本言,筠州太守聞有壹部民精於風鑒者,乃召賓僚,令遍視之。時曹利用為巡檢,在坐。相者言利用後當極貴。坐客皆笑。守復問務本:'何時登第?'曰:'須巡檢入兩府時耳。'客皆曰:'烏有。'是後利用以使契丹有功,有閻門使,十年間歷位樞府,而務本適登第,其言竟驗。"

[人倫]

原意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長幼尊卑的秩序。相學中指品評人物,亦指據人形貌測斷禍福的相人之術。《青箱雜記》雲:"昔人謂官至三品,不讀相書,自識貴人,以其閱多故也。本朝臣公呂文靖、夏文莊、楊大年、馬尚書皆有人倫之鑒,故其賞罰未嘗妄謬,而任使之際亦多成功。"此言人倫,為晶評人物之謂。金人張行簡有相學著作《人倫大統賦》傳世,其所言人倫,即相人之術。《舊唐書·方技傳》:"太子詹事盧齊卿童幼時,請問人倫之事。"宋張齊賢《洛陽捂紳舊聞記·齊王張令公外傳》:"(諸葛)爽有人倫之鑒,睹王之狀貌,待之殊厚。"二典所言人倫者,亦為相術之別稱。

[相士]

為人看相的術士,又稱相工或相人。《左傳·文公元年》:"王使內史叔服來會葬,公孫敖聞其能相人,見其二子焉。"可見春秋時代已有善相之人。最初的相者主要為國家機構成員,他們憑借個人獨特的專長為朝廷效力。此後隨著篤信命相的人增多,看相發展為專門行業。《後漢書·皇後紀序》:"遣中大夫與掖庭丞相及相工於洛陽鄉中,閱視食家童女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相法者。"可見漢代已有職業相士。漢以後,相士多出自學子儒生或僧道之徒,仍主要服務於朝廷。他們大都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史籍載,漢代太守法雄之子就因精通相術而被召至京師,專為朝廷選拔人才。相士許負還被劉邦封為鳴雌侯。唐相士袁天綱也曾多次被太宗李世民召見,以相術名世的李淳風則受封太史令。宋代陳搏,明代袁珙皆因善相而聲位俱顯。自明以後,相學流人民間,成為江湖術士斂財養家的手段,逐漸為文人學士所不屑,相士的社會地位也因之壹落千丈。中國古代,王公將相、文人學子,乃至商賈百工之中,閑遐之余喜看相談命者甚多,有人還有著作傳世。從廣義上講,這些人也可列入相士之類。

[相法]

看相的方法。相士要懂得壹定的相學理論,尤其要熟練地掌握壹整套看相的方法才能行業。古今看相之法名目繁多,據不同的相學原理可分為壹般相法和特殊相法。壹般相法以被相者的形貌氣色、情態舉止等外在特征為觀察對象,據此推測個人的命運休咎。其中又可分為相面、相骨、相手、相痣、相臥、相行、相氣色等多種,其中以相面之法最為復雜。由於相學流派眾多,各派所本理論不同,因此對人的面部結構和面部器官的命相形成了多種說法。流行較廣的有五星六曜說、五官五行說、六府三停說、十二宮五官說、十三部位說等。特殊相法主要有結穴相法、太素脈相法、三世相法、聽聲嗅物相法以及相心相德之法諸種。結穴相法取看風水的原理看相;太素脈相法以中醫的切脈之道來闡釋人的命相;三世相法則以人的現世生活情景來推測前世,預言後世;聽聲嗅物相法根據人的說話聲音或所用器物來判斷貴賤吉兇;相心相德之法則通過考察人的心術善惡、品性優劣來斷其禍福。依據門戶學派,相法還可以分為麻衣相法、柳莊相法、水鏡相法等多種類型。其中以麻衣相法流傳最廣。相傳此法為宋初僧人麻衣道者所創,有《麻衣神相》壹書傳世。時下民間術士多以此法為本。

[太素脈法]

以中醫的切脈之道來預測人之貴賤吉兇的看相術。所本《太素脈秘訣》上、下二卷,不著撰者名氏,原序稱其為仙人所遺。此書來源說法頗多,難以確考。壹說明青城山人張太素從隱者董威等人密傳而得;壹說唐壹樵夫於崆峒山得此書;壹說宋隋州僧人智緣身懷此技,於嘉裕年間被召至京,對人傳授,後由其徒整理成書。另據《張擴傳》載:張擴年少時好醫術,壹日聽說有名王樸者善切脈,並能以切脈來預測人之吉兇禍福,便拜其為師,從學壹年,盡得其訣。王樸與智緣皆北宋時人,因壹般認為太素脈法初行於北宋年間。其訣認為,人的脈象變化與五行八卦、河圖洛書之理相通,故由此不僅可斷人之癥結所在,而且還能體察人之窮通禍福、貴賤壽夭。如診人心脈,其訣即雲:"心脈分明秀洪,此人必定是三公。專尋三按俱無絕,到老須持國柄雄。"即是說,凡心脈緊秀而洪大者,必為至貴之人,可居三公之位。又須詳細指按,調理不絕。若人有此脈,則至老必為將相。相傳太素脈法還可通過診斷父母的脈象來預言子女的命運。

[三世相法]

所謂三世,即前世、今世、來世。三世相法,指通過人的現世情景來推測前世,預言後世的看相法。其行業方式極為特殊,相士手持若幹圖冊,各冊畫有不同家庭結構的種種情況:或畫壹夫壹婦;或上有父母、下有子女;或父存母亡、有女無子;或母健父逝、有子無女;凡此種種,各不相同。相士據問命者相貌,翻開圖冊,照圖所示,斷言其家庭人口,生活情景,但凡六親,壹壹論之。現世若言中,再看前世,或論未來之事。有問必答,不問則不主動測算。《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匯編·藝術典·星命紀事》引《可談》雲:"余幼時從母氏在常州時見錢秀才開圖書知人三世姓,男子知婦姓,女子知夫姓,無不驗。吾家三姊,長適吳氏,次適沈氏,錢閱書皆言夫姓吳,當時怪其差謬,後數年沈姊離婚,歸宗嫁吳寬夫。"其言錢秀才所本之術,即為三世相法。此法不知從何而來,古籍中無明確解釋。相傳其源出福建壹帶,福建人通此法者甚多。但壹般不以此法為本地人看相,而是作為壹種遊食外鄉的謀生手段。直至近代,此法仍在江南農村流傳,據說信者甚眾,有時甚至要隔日預約,方可遂願。

[結穴相法]

結穴,原為堪輿學用語,指地中氣脈在適當位置停蓄聚結。結穴相法,又稱"鐵關刀",是根據堪輿學原理來看相的壹種術數。堪輿學認為土地稟五行之氣而生,故有"生"、"死"之別,氣運之異;人死之後葬於"生地",其所散發出來的"氣"會使整個家族受到蔭庇,以致累世門丁興旺,子榮孫貴;反之,葬於"死地",整個家庭則會衰敗,甚至遭滅族之災。相學認為人法自然,地理環境與人的性情,形相以及貴賤禍福都有重要關系。於是有人將堪輿之法用於看相,便形成結穴看相之相學術數。此術在古代主要流行民間,相學典籍中僅列名目,並無具體記載。當今民間已不見有人采用此術,故對此術的源流及操作方法已難知其詳。

[聽聲嗅物]

特殊看相法。不察形貌,據人之語聲或所用器物來判斷其貴賤吉兇。初時為盲眼術士所用,後推而廣之。有以聽聲為先者,有以嗅物見長者,亦有兩法兼用者。相書所載,皆言頗驗。《三國事典略》載,後魏末,有吳市盲目而善聽聲,其至北方,渤海王高澄使試之。吳士聞劉桃枝之聲曰:"當代貴王侯將相死於其手,然譬如鷹犬,為人所使耳。"聞趙道德之聲,曰:"亦貴人也。"聞太原公高洋之聲,曰:"當為人主。"後各人所為皆如其言。《杭州府誌》雲:"宋耿聽聲,不知何許人也,能聽聲而知吉兇貴賤,故名。其嗅衣物亦如之德壽。聞其名,取宮人扇百余,雜以上及中宮所禦令小黃門持叩之。耿嗅中宮扇,曰: '此聖人也,然有陰氣至上扇。'乃呼萬歲。上奇之。呼入北宮,又取妃嬪珠冠十數示之。至壹冠,奏曰:'此有屍氣。'時張貴妃薨,此其故物也。家在候潮門內。夏震微時嘗為殿帥,飲酒於耿,耿聞其聲,知其必貴,遂以女妻其子。時郭棣為殿帥,耿謁之曰:'君部中有三節使,他日皆為三衙。'叩為何人,則曰:'周虎、彭輅、夏震也。'虎、輅時為將官,獨震方為帳前佩印官。郭曰:'周、彭地位或未可知,震安得劇爾乎?'耿曰:'吾所見如此。'已而悉驗。"

[相笏]

笏,又稱手版。古代臣子朝見君王時手中所持記事版條。相笏;為古相術之壹。術者用手撫摩問命者所用之笏,據以測斷其官祿年壽。《太平禦覽》引《手版經》雲: "相手版出蕭何,或曰'四皓',初出殆不行世,東方朔見而善之,曰:'此非庸人所制。'衛司空陳長史見此書,嘆伏,以示許士宗、韋仲將,管輅見而推嘆之雲雲。"此術是否為蕭何所創,無從確考。然《魏書·夏侯玄傳》載有《相印書》、《相印書笏經》、《隋誌》載有《相手版經》,由此推測,相笏之術始於漢代是可能的。相笏術在南北朝時已廣泛流行。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載:南朝宋王休佑上奏時常使龍顏不悅,聞知庾道敏善相手版,托言他人之笏求相。庾相之曰:"此版乃貴,然使人多忤。"王便將己之笏與寵臣褚淵互換。他日褚淵上奏,"於帝前稱下官,帝甚不悅。"至唐,相笏之風極盛。於康駢《劇談錄·龍待詔相笏》所載可見壹斑。開成中,有龍復本者,無目,善聽聲揣骨,言休咎。象簡、竹笏,以手循之,必知官祿年壽。宋祁補闕有時名,措紳神靡不傾屬,時永樂蕭相真亦居諫官,同日詣之,授以所持笏。復本聽蕭笏良久,置於案上。曰:"宰相笏。"次至宋笏,曰:"長官笏。"祁聞之不樂。而後悉如復本所言。

[相面]

通過觀察面相來斷人命祿。古代相學關於面相的理論體系頗為完備。如十三部位說將人的顏面分為十三個部位,又分別領屬壹百多個子部,各部位都有相應的命理之說。相法上,有立足於面部結構與器官關系 來談相論命的五官五行說、十二宮五官說、五星六曜說、五嶽四瀆說、六府三停說等多種命理之說,也有依據眉、眼、口、鼻、耳、顴、頦等部位或器官來論人命祿的相命之術。各種相法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涉。相面術的淵源極其悠久。從"相學"條引《左傳·文公元年》所載:可見早在春秋時期相面術就已流行。春秋以後的典籍中,關於相面的記載多不勝數。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載:軍事家尉繚以相面術來判斷秦始皇的為人。曰: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鷙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誌亦輕食人。"《漢書·高帝紀》載:劉邦尚為亭長時,呂公 即看中了他。謂之曰: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無如季(劉邦)相,願季自愛。臣有息女,願為箕帚妾。"《南史·李安人傳》亦曰:"(宋)明帝大會新亭,接勞諸軍,主樗蒲官賭,安人五擲皆盧,帝大驚,目安人曰:'卿面方如田,封侯狀也'。"從這些記載可見相面術在古代朝野風行的情況。

[面相]

面部形相。包括面部的眉、眼、口、鼻、耳、額、顴、頦等各部位和器官的形相。相學認為: "列百部之靈居,通五臟之神路,惟三才之成象,定壹生之失得,面也。"因此,把面部看成是斷人吉兇旺衰最重要的部位。相學對顏面的部位和器官劃分頗細。各自的命理之說異常繁 復,難以盡述。《神相全編·論面》概而言之,曰: "故'五嶽'、 '四瀆'欲得相朝,'三停'諸部欲得豐滿,貌端靜氣和者,乃富貴之基也。若夫欹斜缺陷,色澤昏暗,不佳之相也。是以面色白如玉潤、黑如漆光、黃如蒸栗、紫如絳繒者,皆屬吉相。面色赤暴如火者,命短卒亡;面色塵埃,貧下夭死;面色怒變青藍者,毒害之人,……人面皮厚者性純而富,皮薄者性敏而貧。"古代典籍中有關面相定人休咎的記載頗多。《元史·王殉傳》載:王詢武力絕人,善騎射。三十歲時曾問命於壹道士,道士謂其面相甚奇,他日因壹青馬而貴。殉旋即買回青馬,乘之以戰,果然"其進退周旋無不如意",因之屢立戰功,遷兵馬都元帥。不少古代相書中都有"媵蛇鎖唇,梁武帝餓死臺城"的說法。媵蛇,即鼻兩旁至口邊法令紋的別稱。梁武帝面相中有此不吉之紋,後因侯景叛亂被逼臺城,飲膳裁損,終於餓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