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王汝陶的學術研究

王汝陶的學術研究

畢業後,王老師壹直關心我的學術研究。每當我看到發表的文章,他總是鼓勵我,總是指導我的研究工作。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王先生對史料分析與再利用的學術態度直接影響著我的學術研究。現在,在研究劉勰的過程中,我能舉出名史中的許多混亂之處,應該說是王先生嚴謹治學態度的結果。否則,沒有勇氣去懷疑壹部歷經風沙沖刷的歷史巨著中的章節。王師壹生追求光明和真理。早在學生時代,我就受到同學們的推崇。王先生從國立大學南京分校畢業後,原被分配到臺灣省工作,但在接到南京市地下黨組織的通知後,毅然回到南京服從黨的安排,其同學可以證明。南京解放後,黨分配他到山東臨沂工作。不幸的是,由於黨的錯誤,壹向清正廉明的茹濤老師被冤枉了20多年。這二十多年非人的生活,並沒有動搖他對黨的忠誠和向往。1983年冬,他光榮地成為* * *生產黨的壹員,我作為積極分子參加了王先生的入黨儀式。我想這壹天對王先生來說是難忘的。12之後的壹天,我去看我老公。此時,他已經和成大的同學取得了聯系,包括美國和臺灣省的同學。說了他們同學的過去,他還是覺得自己當時的選擇是正確的。至於他因黨的左傾路線所受的委屈,與國家相比,不值壹提,他也無怨無悔。他想得最多的是“他受黨教育多年,受人民培養,晚年應該盡壹份力。”(見王汝陶《壹恨後記》)

從自身條件出發

社會主義大廈應該添什麽樣的磚瓦?作為壹個無能為力的文科知識分子,只能從自身條件出發。生來就是老師;憑本事,可以寫書。辦學寫書是自己生命的延伸。人生無非是以德相勸。王先生想到的是用這兩條腿走壹條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貢獻的路。他分析了臨沂的教育狀況和教師狀況,認為粉碎“四人幫”後,歷史教師是最缺乏的人員之壹,也是自己的強項。於是他向領導申請建立歷史系,上級批準了他的請求,他組閣建立了歷史系。這位老人60歲了。他遍訪各地學校,四處求賢。他邀請了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的費縣顧林和畢業於郯城的連凱。他還從今年畢業的學生中挑選了幾名優秀學生,與教育學院原有的歷史教師壹起,建立了壹支“老中青”相結合的歷史教師隊伍。由於學生都是各中學的老師,有壹定的實踐經驗,經過兩年的系統學習,畢業後可以重返工作崗位,既能挑起高中班的教學負擔,又能在縣教研室工作,所以比應屆大學畢業生進入角色快得多,在社會上也相當受歡迎。期間山東省社科院調他去搞科研,學院說沒事,他就安心留了下來。後來曲阜師範大學把他調到中文系帶研究生。說實話,曲阜師範大學轉學後,茹濤老師真的很想走,因為臨沂教育學院歷史系的隊伍人員齊全,師資水平高於省內同類學校。再加上學院個別領導把大學當中學,讓茹老師很失望。但是王先生還是沒有成功。主要是臨沂地委領導,有識之士,看到了如濤先生的學術價值,不管他說什麽都讓他去,哪怕提出什麽條件,但不準他離開臨沂地區。是的,如濤大師不想離開臨沂,壹片他三十多年來榮辱與共的土地。有他的朋友,同事,孩子,也有在他困難時期關心過他的人和學生。於是他去了臨沂師範學院。曲阜師範大學中文系只好聘請他做兼職教授,給劉乃昌教授辦的研究生和助教上課。王先生到臨沂師範學院後,立即創辦了“諸葛亮王羲之研究室”,培養了壹批科研人員。現在他們中的壹些人已經成為學術帶頭人。王先生開辟的學術領域,為臨沂眾多的知識分子提供了發展的園地。他們評職稱所用的論文或專著,大多是隨王先生研究諸葛亮、王羲之、顏真卿或隨王先生研究唐宋小說的成果。張先生在臨沂市的學科帶頭人地位至今無人可替代。他在挖掘臨沂地區人力資源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將永載史冊。如濤老師是我國著名的學者,但他從來沒有貶低學者的習慣。他總是誇別人有學問,沒見過他指責別人不好。對他身邊的人,我從沒聽過他說別人壞話。我總說XXX很有見識,很有見地。因為他沒有時間和別人交流,難免會和戰友產生誤會。當別人誤解他的時候,他不在乎解釋,讓時間去化解。

記得1986在沂南政府招待所舉行的“臨沂市歷史人物研究會成立大會暨諸葛亮學術研討會”期間的壹次聚餐後,我去看了看王老師的房間,然後師徒二人出去散步。當時王老師雖然報了師範學院,但還沒有離開教育學院。和我聊了壹些學術問題後,王老師很自然的把話題轉到了歷史系的人和事上。王先生說:“我很高興創辦了歷史系,也很高興看到妳們這些學生,無論是教書還是搞科研,都取得了成功。”是的,作為老師,王師的學生遍布全國,可以說是桃李滿天下。留在臨沂,在歷史系任教,親自聽他講課的,大多是高中的骨幹教師。其中有六七個縣教研員,有的還是縣市教委主任;作為學者,他創辦了臨沂歷史學會和臨沂歷史人物研究會,發起並組織了孫臏兵法國際學術研討會、王羲之學術研討會、兩次全國諸葛亮學術研討會和顏真卿學術研討會。除了教學,他還出版了1000多萬字的古籍、歷史小說和學術專著。王先生是壹位文史專家,他的著作等。如果他是從1979平反,那也不過是21年。1000多萬字的科研成果,平均每天近2000字的速度,簡直是玩命。每次去看他,或者在書信往來中,我總是提醒先生註意身體,不要勞累,勸他“多寫,但現在少寫,因為只有身體好,壽命長,文章才能長,才能多活在世上。”但他總覺得自己真正為黨和人民工作的時間很少,心中有那麽多未完成的計劃,所以壹直在爭分奪秒。有壹段時間,王先生因為腰椎骨質增生不能坐下,只能站著寫字。每次去看王老師,我看到他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奮鬥精神,我痛恨那個萬惡的錯誤時代,剝奪了他的青春。不然為什麽他現在這麽努力,王先生卻從容不迫?真的是豁達,笑對人生。古人說,“仁至壽盡”。也許正是這壹點,王先生現在已經80歲了,機警機智,每天以同樣的速度寫作。這不僅值得家庭和學生慶祝,也值得各行各業慶祝,因為他始終在為社會創造財富。

今年是王先生創辦的臨沂教育學院歷史系成立20周年,也是王先生80大壽。作為弟子,祝王老師幸福健康長壽。

2000年9月,在莒國故都。

原載《王汝陶學術研究——王汝陶八十壽辰紀念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