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
不難看出錢穆先生的選擇標準:最經典的,和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的三大支流是儒釋道,儒家正源自然是《論語》和《孟子》,道家正源自然是《老子》和《莊子》,佛家首選當然是中國佛教流派中最中國化、影響最大的禪宗第壹經典《六祖壇經》;諸子百家之後中國歷史上又曾在宋明時期崛起兩大思想高峰,便是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近思錄》和《傳習錄》正是其各自的代表作。
七部之外還有三個名額,應該列給誰?下面這個答案我想很少有人會有異議:
中國文化壹向被概括為“壹源三流”。“三流”就是儒釋道,“壹源”便是《周易》。作為中國文化百家之源的《周易》,當然要占壹席。
中國是壹個極為重視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世界上最為完備的歷史記錄,歷史經典必然不能缺席。而其中影響最大的,毫無疑問是《史記》。
中國又是壹個骨子裏有著詩性和數千年詩歌傳統的國度,詩集當然也不能缺席。這個名額,當然要給源頭上品、影響深遠的《詩經》。
那麽這最偉大、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10部經典,名單自然就是:
《周易》、《老子》、《詩經》、《論語》、《莊子》、《孟子》、《史記》、《六祖壇經》、《近思錄》、《傳習錄》。
這個名單對於中國文化,已經是最為精簡、最為概括、最低限度,所以完全稱得上必讀。其中每壹部都值得我們用壹生去學習領悟,但妳首先需要知道它們的主旨內涵,以及對於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精神到底意味著什麽。
讀《周易》,學會最高明的思考
《周易》這部書最偉大之處,就是完美解決了儒道合壹的問題。儒家和道家是中國文化的兩根大梁,《周易》則以天道而明人事,致廣大而盡精微,真正將中國文化引向了“天人合壹”的大方向和終極高度。
《周易》是最能代表中國人思維方式和思維高度、廣度及深度的經典,陰陽圓轉、循環往復、物極必反、***生互涉等高深的哲學觀念,無不脫胎於此書。讀《周易》,就是參悟掌握壹種天地間最為高明的思維方式。
需要特別強調的壹點是:以往的人研究易,多將註意力放在其中的卦爻辭、象彖傳、系辭傳等文字的哲理和人事解讀上,而忽略了那些符號,以為只有蔔筮之用。其實周易最偉大的正是它的太極、陰陽、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符號系統。
“道可道、非常道”,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