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抄完《道德經》第三遍啦

抄完《道德經》第三遍啦

秉著“先抄寫,先朗讀,先不去解讀內容”的態度,每天堅持抄寫著《道德經》。在時間充裕且狀態好的時候,壹口氣也會抄寫5到10章,抄寫的每壹字每壹句都會朗讀出來,抄寫完之後,再繼續朗讀幾遍,加深對《道德經》原文的熟悉與印象;因有第壹遍、第二遍抄寫與朗讀的基礎,在抄寫第三遍時,發現自己對《道德經》開始熟悉了壹些。

比如,抄寫第壹章開頭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我不用看原文,也能立馬知道下面的語句是:“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還有現在不看原文,也能脫口而出這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感覺到得心應手壹些了。

昨天,看到學習群裏有壹位家長問群主,孩子國學啟蒙讀哪些書籍?群主推薦《聲律啟蒙》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道德經》等等。建議家長讓孩子先背誦、不要去解讀內容,如果不認識字,讓孩子跟著讀,跟著背。咦……看到這些怎麽這麽熟悉呢?想到了順山先生去年也跟自己講過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這些都是蒙學,蒙學十三經都是育兒的。突然感覺到,能了解到這些,真的很幸運,因為我覺得將來有孩子的時候,我能清楚的去辨別什麽書是適合給孩子讀,什麽書不適合孩子讀。記得順山先生也跟我說過,”大部分人的認知系統就是父母認知的遷移,但這個父母的認知水平要足夠的高,不然只能誤導子女,父母的能力和認知要足夠高,不然就是子女很容易觸碰的天花板。“仔細琢磨很有道理,也是事實。

說到育兒,這讓我想到了在喜馬拉雅APP聽書時,聽到了壹位媽媽帶女兒學習經典書籍的故事。大概內容是,這位媽媽在女兒小的時候,用壹套南懷瑾指導編排、臺灣老古文化出品的《兒童中國文化導讀》,繁體豎版,36本,內容涵蓋大學、中庸、論語、老子、莊子、孟子、易經、詩經、左傳、禮記、鑒略、笠翁對韻、菜根譚、幼學瓊林、昔時賢文、唐詩經典、古文觀止等等。就這樣這位媽媽帶著女兒從小壹路學下來,壹直學到女兒上了高中,女兒上了高中學習任務重,再沒有更多時間去學,所以後面很多書籍沒能學完。

那些年,這位媽媽與女兒就是互幫互助的同學,壹篇篇,壹本本,壹年年,每天雷打不動,也樂此不疲。這位媽媽為了給女兒講解,搜集各種資料,篩選琢磨研究。後來2016年末因興趣接觸了喜馬拉雅APP,所以這位媽媽想著既然自己能給自己孩子講,何不錄制出來,與大家***享呢。於是,把自己和女兒壹起學習論語的資料和學習成果錄制出來,與大家分享。(此處不討論這位媽媽書籍選得是否正確)

當時聽到這個故事時,自己的內心有壹絲絲的感動與欽佩,不僅讓我體會到了這位媽媽的偉大,與孩子這種親子親情關系、同學關系、朋友關系;還讓我體會到了壹個母親帶著孩子壹起學習、壹起探索這種經典著作書籍學習的樂趣;也給孩子建立了壹個非常好的學習模式;培養孩子非常好的學習習慣與經典著作的熏陶;帶給孩子美好的童年;以及倆人的互幫互助、***同成長。

這又更加證明我堅持讀經典著作的道路方向正確,這條路是對的,是通的,當然自己開始學習經典書籍從未懷疑,這讓我更加有信心把經典著作堅定的讀下去,路漫漫其修遠兮。

今天抄寫完《道德經》第三遍啦,繼續抄寫第四遍,第四遍再見!加油!奧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