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自《戰國策·魏策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標題是後人加上。《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 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又稱《國策》。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務。辱,辱沒、辜負。 2.[秦王]即秦始皇帝嬴政,當時他還沒有稱皇帝。 3.[使]派遣 4.[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安陵是當時的壹個小國,在現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國的附屬國。 戰國時魏襄王封其弟為安陵君。 5.[易]交換。 6.[其]句中用來加重語氣的助詞。 7.[加惠]給予恩惠。 8.[雖然]即使這樣。雖,即使。然,這樣。 9.[弗]不。 10.[秦滅韓亡魏]秦滅韓國在始皇十七年(前230),滅魏國在始皇二十二年(前225)。 1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把安陵君看作忠厚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錯意,置意。錯,通 “措”,安放,安置。 12.[請廣於君]意思是讓安陵君擴大領土。廣,擴充。 13.[逆]違背。 14.[非若是也]不是這樣的。非,不是。是,代詞,指秦王說的情況。 15.[直]只,僅僅。 16.[謂]對 17.[怫(fú)然]盛怒的樣子。 18.[公]相當於“先生”,古代對人的客氣稱呼。 19.[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20.[亦免冠徒跣(xiǎn),以頭搶(qiāng)地耳]也不過是摘掉帽子,光著腳,用頭撞地罷了。搶,撞。徒:光著。跣(xiǎn):赤足。 21.[庸夫]平庸無能的人。 22.[士]這裏指有才能有膽識的人。 23.[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專諸,春秋時吳國人。公子光想殺王僚自立,就使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肚子裏,借獻魚為名,刺殺了王僚。“彗星襲月”和下文的“白虹貫日”“蒼鷹擊於殿上”都是自然現象,本文把這些現象同人事聯系起來,是古代迷信的說法。 24.[聶政之刺韓傀(guī)也,白虹貫日]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壹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聶政,戰國時韓國人。韓傀是韓國的相國。韓國的大夫嚴仲子同韓傀有仇,就請聶政去把韓傀刺殺了。 25.[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到宮殿上。慶忌是吳王僚的兒子。公子光殺死王僚以後,慶忌逃到衛國,公子光派要離去把他殺了。倉,通“蒼”,灰白色。 26.[懷怒未發,休祲(jìn)降於天]心裏的憤怒還沒有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休祲,吉兇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27.[與臣而將(jiāng)四矣](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將效仿專諸、聶政、要離三人,刺殺秦王。 28.[若]如果。 29.[必]將要。 30.[怒]發怒,動詞。 31.[縞(gǎo)素]白色的絲織品,這裏指穿喪服。 32.[是]這樣,代詞 33.[秦王色撓]秦王變了臉色。撓,屈服。 34.[長跪而謝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靠在腳跟上。跪時上身挺直,表示莊重。謝,道歉。 35.[諭]通'喻'明白,懂得。 36.[說]通‘悅’,高興、愉快
譯文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說:“我想要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壹定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換小的土地,真是太好了,即使這樣,但是這是我從先王那繼承這塊封地,我願意壹生守護它,不敢交換!”秦王(聽後)不高興。安陵君於是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裏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麽?況且秦國滅了韓國亡了魏國,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裏的土地幸存下來,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大於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是他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並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裏繼承了封地,只想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裏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五百裏的土地(就能交換)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的時候),會有百萬人屍體倒下,鮮血流淌千裏。”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平民發怒嗎?”秦王說:“平民發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壹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突然撲到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心裏的怒氣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征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就要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血流五步遠,天下百姓因此穿喪服,今天的情形就是這樣了。”說完(唐雎)拔出劍站起來。 秦王(立刻,馬上)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何至於這樣!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會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裏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有先生您啊!”
壹字多義:
以: 1.寡人欲以五百裏之地易安陵(用)
2.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憑借)
3.徒以有先生也(因為)
4.以君為長者 (把 )
徒: 1.亦免冠徒跣(光著)
2.徒以有先生也(只,僅僅)
夫: 1.此庸夫之怒也(……的人)
2.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句首發語詞,無意義)
怒: 1.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憤怒,)
2.懷怒未發(憤怒,名詞)
使: 1.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派遣,動詞)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出使,動詞)
而: 1.挺劍而起(表承接,不翻譯)
2、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表轉折,但是)
之: 1.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結構助詞,的)
2.願終守之:(代詞,指代安陵國土)
3.夫專諸之刺王僚也:(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4.長跪而謝之曰:(代詞,指唐雎)
者: 1.以君為長者:(……的人)
2.而安陵以五十裏之地存者(……的原因)
然: 1.雖然 (這樣)
2.秦王怫然怒 (...的樣子)
2、內容把握
《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魏策》,《戰國策》壹書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時事的記錄整理編輯的,***計三十三篇。主要記載戰國時期二百三四十年間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動態。它以獨特的語言風格,雄辯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銳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標誌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展到壹個新的高度。對後世散文和辭賦的創作有重大影響。唐雎(jū),也作唐且,是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務。文章寫了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國,與秦王展開了面對面的激烈鬥爭,終於保全了安陵國土的故事。
本文***分三部分。
第壹部分(1):寫唐雎出使的原因。
第二部分(2—3):寫唐雎與秦王進行針鋒相對鬥爭的經過。
第三部分(4):寫唐雎折服秦王。
3、人物形象
唐雎:
唐雎是壹個有膽有識的謀臣。在與秦王面對面的交鋒中,他不為秦王的謊言所動,也不為他的威脅所屈,始終處於主動的地位。當秦王以“輕寡人”相責難時,他立即堅決予以駁斥。當秦王老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裏”相威脅時,他毫不驚慌,而是以非凡的機鋒轉問秦王是否聽過“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話點出“士之怒”這個要害。然後慷慨陳詞,歷數專諸、聶政、要離三個刺客,以“懷怒未發,休寢降於天”歌頌他們的壯舉,在氣勢上完全壓倒對方。最後以“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宣告鬥爭結束,表現了唐雎的凜然正氣和不畏強暴的布衣精神。
秦王:
在文中,秦王驕橫狂暴和陰險狡詐的形象也被刻畫得很鮮明。他開始向安陵君提出“易地”要求時,用發號施令的口氣。所謂“其許寡人”,就是壹定要服從他,不得違抗,實際上是把壹個明顯的騙局強加於人,表現十分驕橫。在會見唐雎時,他嚴厲地質問,而不容對方分說,炫耀自己“滅韓亡魏”的武功,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吞並安陵。待到唐雎表示了“不易地”的強硬立場後,他立即進行戰爭恫嚇。但他錯誤地估計了這個小國使者的反抗決心,所以當唐雎反過來問他什麽是“布衣之怒”時,他還說“免冠徒跣,以頭搶地”,依然是壹副驕態。直到最後唐雎“挺劍而起”,他才氣焰頓減,“色撓”,“長跪而謝之”,並極力稱贊唐雎的膽識。
4、問題探究
(1)《唐雎不辱使命》通過人物的對白來展示情節,表現人物。
本文幾乎全是對白,用對白交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局,重點突出,層次清晰,文中***寫到三個人的對話,開頭是安陵君答復秦王的,明知是騙局,但又不敢得罪秦王,只得故作感謝。2、3段主要是唐雎與秦王的對話,突出了鬥爭的激烈,將情節推向高潮。最後壹段以秦王稱贊唐雎,宣告了故事的結束。用對白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安陵君的委婉而堅定,唐雎的沈著幹練,口鋒銳利,義正辭嚴,秦王的驕橫無理,無不躍然紙上。
運用對話,推進情節,刻畫人物形象。
(2)理解《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用多種形式的對比和襯托來刻畫人物。
對比手法的運用。
首先本文中唐雎和秦王是對立而存在的,他倆之間生死不容、唇槍舌劍的鬥爭,為作者充分運用對比的手法,提供了堅實的生活基礎。因而作者緊抓這壹點,對比著來寫兩個人物。秦王和唐雎壹會面就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秦王是大國君主,盛氣淩人,又是質問,又是威脅,卻偏又擺出壹副關心弱小之邦的虛偽面孔,力圖把自己的意見,強加於唐雎。唐雎雖是弱小之邦的使者,卻是從容鎮定,據理力爭,妳有強權,我有正義,處在矮檐下,偏偏不低頭,絲毫不為秦王的威脅所屈。壹個先倨後恭,“使人謂” ——“不說” ——“怫然怒” ——“色撓”,“長跪而謝之”,這是秦王在事件全過程中態度的變化過程;另壹個先恭後倨,臨危出使——沈著應付——針鋒相對——“挺劍而起”,這是唐雎在事件全過程中態度的變化過程。
處境不同,態度不同,結果不同,表現出不同的性格。壹個是色厲內荏、外強中幹的紙老虎;壹個是臨危不懼、機智果敢的伏虎英雄。唐雎先恭後倨,是因為他壹開始就胸有成竹,但由於處境危險,不可魯莽草率,故意含而不露,待機而發。秦王先倨後恭則根本不同。先倨,是因為自己是大國、強國,有恃無恐,誤以為可以放膽作惡;後恭,是迫於眼前處境,黔驢技窮,不得已而為之,並不能改變他的本性。壹倨壹恭,也形成對比,但這是另壹種形式的對比,藝術上叫做相反相成,更有力地揭示了秦王這壹復雜性格——既是兇惡的,又是虛偽的。
襯托手法的使用,也突出地表現在用安陵君來襯托唐雎。
安陵君是作品的次要人物,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人物。他是君,唐雎是臣,他的態度決定著唐雎的態度,他不失為明君,但有了唐雎才稱得上是錦上添花。“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這種話只能出自安陵君之口,他比唐雎軟弱,更缺乏才幹,大敵當前,他有見識,會應付,卻拿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找不到走出險地的途徑。而唐雎出使秦國,面對秦王,壹開口便勝安陵君壹籌,“否,非若是也”,不卑不亢;接下去則壹句比壹句更有鋒芒。他看透了秦王的危厲內荏,只要掌握時機,就能壹舉而戰勝之。但反回頭說,沒有安陵君的支持信任,唐雎縱然渾身膽識,怕也難有用武之地。兩個人物,兩種性格,互為表現,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