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1755年二月,乾隆對準噶爾用兵時,5位軍機大臣都是什麽態度?

1755年二月,乾隆對準噶爾用兵時,5位軍機大臣都是什麽態度?

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二月,乾隆下令出兵伊犁,正式對準噶爾汗國發動進攻。這是壹個艱難的軍事決定。清朝跟準噶爾之間前後打了八十多年的戰爭。從康熙二十二年開始,雙方曾開始交戰。這並非壹個弱小的部落,它們的勢力壹度曾擴展到中亞,是壹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只是在名義上保持對清朝的朝貢。 康熙皇帝雖然親征掃平準噶爾汗國的噶爾丹,但準噶爾汗國並未消亡,事實上後來他們又曾出兵 *** ,只是未能得逞。到雍正九年,準噶爾汗國大敗清軍,清朝陣亡14位副都統級別以上的將領。這次敗仗對清軍震撼極大。 所以,當乾隆準備對準噶爾汗國用兵時,朝廷中很多大臣都極力反對。可是,乾隆選擇開戰也不是沒有理由。準噶爾汗國在乾隆十年時,國內開始爆發瘟疫,隨後不久,國內因為爭奪大汗位置內戰七年,國力大幅度削弱。乾隆認為這是天賜良機。 但是,戰爭並非皇帝壹個指令那麽簡單,它需要各方面壹起配合,從調兵布局,到將士後勤補給等方面,每壹樣都需要極為詳細的考量。在朝中大臣大部分反對的情況下,軍機處大臣的建議顯得各位有分量。自清朝設立軍機處後,這個機構去取代過去的南書房和內閣,成為清朝中樞的最高機構。 軍機大臣都由朝廷高級官員擔任,本身有極高的分量。這壹年軍機處中,有來保、傅恒、劉統勛、納延泰、汪由敦五人擔任軍機大臣。其實,從乾隆十九年到乾隆二十年,清朝軍機處變動非常頻繁。 在此前壹年,清朝軍機處還有十壹位軍機大臣,但都因為各種原因,或者被調到軍營,提前做準備,或者被革職。而來保、傅恒、劉統勛、納延泰、汪由敦因為各自的身份原因,在開戰前都有不同的態度。 對於傅恒來說,他對乾隆壹直是忠心耿耿,任勞任怨。傅恒是乾隆第壹任皇後富察氏的親弟弟。富察氏家族在清朝開國時就立有功勛。傅恒本人也是從軍機處開始,受到乾隆壹路特殊提拔,在地方中央,以及內務府皇宮事務中,都有歷練,被乾隆培養為訥親的接班人。 在乾隆二十年的軍機處中,傅恒也是較早入軍機處,地位比較穩定的人。所以,在乾隆用兵,傅恒在壹開始就明確表示支持,他也是最初唯壹公開支持乾隆的大臣。 在開戰以後,傅恒親自統領軍機處,從軍事戰略決策到後方物資補給,都要輔佐乾隆做出正確決定。這不是壹件容易的工作。而且戰爭不是壹兩天就能結束,前後持續兩年,對壹個人的身體和精神都是很大的消耗。 所以,乾隆在戰後念及於此,還給傅恒在公爵上再授予壹等公爵的待遇,只是被傅恒婉拒,認為自己不該得到那麽大的獎賞。這種做法當然更讓乾隆滿意,所以不久後就把傅恒列為紫光閣首位功臣。 而對於像汪由敦這樣有功勞的軍機大臣,也被封軍功三級。汪由敦是 *** 出身的大臣,他是昔日軍機魁首張廷玉的學生。汪由敦在壹開始的時候,並未明確表態。在大事表態上,並沒有那麽容易,將來都可能要負責任。 尤其是皇帝做主的年代,跟皇帝壹起做出決策,將來錯了,肯定大臣背鍋。如果汪由敦在起初就表態支持,將來如果戰敗拉出來列清單,他肯定逃不過。 劉勛統就是壹個很典型的例子。他在開戰後,被乾隆派到西北督促軍務,到了前線後,他給乾隆上書,應該避戰,躲過敵人的鋒芒,結果被乾隆革職。如果不是後來打了勝仗,乾隆心情不錯,劉勛統免不了將來要受到更嚴重的處罰。 所以,汪由敦沒有表態,到皇帝真正要開戰的時候,就盡力支持,努力工作。至於來保,在開戰的時候,他已經75歲。他在起初也沒有明確表示支持,但在參戰後也是十分盡力。 當初乾隆因為地方官員處理準葛爾汗國事務不利,要對那個官員處死刑時,就是來保攔下的。納延泰是受乾隆重視的蒙古族官員,只不過經常被乾隆外放處理公務。也正是這些人的支持,對後來清朝平定準葛爾汗國起到極大的幫助。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註壹下:腦洞外星人,壹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