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知音的故事

知音的故事

1、刎頸之交

戰國時,趙國宦者令纓賢的門客藺相如,受趙王派遣,帶著稀世珍寶和氏璧從邯鄲出發出使秦國。他憑著智慧與勇氣,完璧歸趙,得到趙王的賞識,封為上大夫。

後來,秦王又提出與趙王在澠池相會,想逼迫趙王屈服。藺相如和廉頗將軍力勸趙王出席,並設巧計,廉頗以勇猛善戰給秦王以兵力上的壓力。

藺相如憑三寸不爛之舌和對趙王的壹片忠心使趙王免受屈辱,並安全回到邯鄲。趙王為了表彰藺相如,就封他為上卿,比廉頗將軍的官位還高。

這下廉頗可不樂意了,他認為自己英勇善戰,為趙國拼殺於前線,是第壹大功臣,而藺相如只憑壹張嘴,居然官居自己之上。廉頗很不服氣,就決心要好好羞辱他壹番。

藺相如聽到這個消息,便處處回避與廉頗見面。到了上朝的日子,就稱病不出。有壹次,藺相如有事出門在回車巷遇到廉頗。

廉頗就命令手下用各種辦法堵住藺相如的路,最後藺相如只好命令回藺相如府。廉頗就更得意了,到處宣揚這件事。

藺相如的門客們聽說了,紛紛提出要回家,藺相如問為什麽,他們說:“我們為您做事,是因為敬仰您是個真正崇高的君子,可現在您居然對狂妄的廉頗忍氣吞聲,我們可受不了”。

藺相如聽了,哈哈壹笑,問道:“妳們說是秦王厲害還是廉頗將軍厲害?我連秦王都不怕,又怎麽怕廉頗呢?秦國現在不敢來侵犯。

只是懾於我和廉將軍壹文壹武保護著趙國,作為趙王的左膀右臂,我又怎能因私人的小小恩怨而不顧國家的江山社稷呢?”

廉頗聽說後,非常慚愧,便袒胸露背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府向藺相如請罪。從此,他們便成了同生死***患難的好朋友,齊心為國效力。

2、雞黍之交

範式,字巨卿,山陽金鄉人。少年時在太學讀書,與汝南人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讀書後,同歸鄉裏。範式對張劭說:“我兩年後回來,那時我將要去府上拜見尊親,再看看令郎令嬡。”

與此同時兩人還約定了拜見的日期。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覺間約定的日期將至。張劭把這件事稟告了母親,請母親準備飯食以迎接摯友的到來。

母親說:“分別了兩年這麽長的時間,妳與他又相隔千裏,妳怎麽能那麽相信那約定的時間呀?”張劭說:“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會違背。”

母親說:“要是果真如此,我要為妳們釀酒。”到了約定的這壹天,範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飲,盡歡才散。

3、不平則鳴,感慨悲歌

孟郊壹生窮困潦倒,早年曾經在嵩山遊學,學成後遊歷京城為韓愈所賞識。孟郊四十歲後進入仕途,到江蘇任職,韓愈作詩相送,寫下了“物不平則鳴”的詩句。

在孟郊的孩子不幸夭折的時候,韓愈寫詩安慰他,充分表達了對孟郊的理解和關心,孟郊有許多詩都表示對韓愈知遇之情的感激與敬意。孟郊亡故後,韓愈為他撰寫了墓誌銘。

4、天造地設,金石奇緣

李清照和趙明誠,壹個是吏部員外郎的女兒,壹個是吏部侍郎的兒子,稱得上天造地設的壹對。夫妻倆也“誌趣相投”,都好讀書,詩詞唱和。

***同收集金石古玩,校勘題簽,趙明誠編著的《金石錄》,便是由兩人長期***同搜集整理古籍器皿精心考證而完成的。

5、桃園結義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裏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誌士,為了***同幹壹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

選在壹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壹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