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雖然是沈括正式提出來的,但應該不是第壹個,似乎是民間習俗。疑與油的賦存有關:“生於水中沙石,混於泉水”(孟茜碧潭),“流於巖石,混於泉水”(本草綱目),故形象地命名。
問題2:誰是世界上第壹個發現汽油的人?誰最先發現並使用了汽油?
早在內燃機發明之前,人類就已經制造出了汽油。但很長壹段時間,汽油被認為是原油冶煉成煤油後的無用副產品。石油和石化工業如此重要和廣泛應用,是因為圍繞它們的壹系列創新。
煤油是19世紀大部分時間的標準照明燃料。當時的石油冶煉依靠簡單的蒸餾過程,從石油中分離出沸點不同的成分。煤油沸點高,容易與低沸點的汽油和其他雜質分離。煤油成了原油提煉的主要產品,而汽油等成分往往白白燃燒。到了20世紀的前20年,研究人員發現內燃機在使用汽油等輕燃料時運轉得更好。但是只有20%的汽油可以通過蒸餾從原油中提取出來。盡管美國石油勘探商在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得克薩斯州鉆了許多油井,但冶煉汽油的低效率極大地阻礙了汽車工業的發展。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兩名工程師,威廉?伯頓(公司副總裁)和羅伯特?哈姆·福裏斯特(實驗室主任)解決了提煉汽油效率低的問題。他們改進了蒸餾方法,增加了標準加熱過程中的壓力,並將煤油“裂解”成汽油。這種“熱裂解”工藝使汽油的冶煉效率提高壹倍,出油率達到40%。在1913中,Burton獲得了該工藝的專利。美國生產的汽油已經趕上了汽車的需求。
問題3:大慶油田的T是誰發現的?
問題4: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發現石油並給石油命名的人是誰?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利用石油的國家之壹。東漢班固的《韓曙》中記載“高奴有水,可燃”。高奴在陜西延長附近,渭水是延河的支流。“水若有肥,可取之而用之”(《北魏李瑟娥道元水經註》)。這裏的“肥”指的是油。公元863年前後,唐代段成武《酉陽雜記》記載“高女郡石肥水油膩浮於水面,如漆,燃燈極亮”。西晉《博物誌》(寫於267年)和《水經註》都記載“甘肅酒泉延壽縣南山泉”,“水豐潤,似肉汁,盛於容器中,始黃而後轉黑,似凝膏,燃明,恰似漿糊,漿糊與水缸甚好,別人稱之為石漆”。
宋代沈括在《論孟茜》中首次將這種天然礦物稱為“石油”,指出“石油在大地上至多無窮無盡”。他嘗試用燃燒原油產生的煤煙做墨水,“黑如漆,松墨不如。”沈括也預言:“此物必風行天下”。他已經預見到石油在未來的巨大用途。
到了元代,《元朝統壹實錄》記載“延長縣南營河挖了壹口油井,易燃,還能治六畜疥瘡,年容壹百壹十斤。延川縣城西北八十裏的永平村也有壹口井,年重四百斤,是引路的巖峰庫。又說:“宜君縣西二十裏瑤曲村石井裏的油,是抽水采來的。這種氣體雖然臭,味道好,但能治駱駝、馬、羊、牛的疥癬。“說明大約800年前,陜北已經正式用手挖井采油,用途擴大到治療牲畜皮膚病,並正式收購入庫。
問題5:誰是世界上第壹個發現石油的人?最早發現石油的記載,源於西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771世紀)寫的《易經》:“澤中有火”,“澤中有火”。澤,湖泊池塘也。“河中有火”是指油蒸氣在湖泊、池塘水面上著火的現象。它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壹般認為,中國人使用石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和西晉。據東漢文學家、歷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說,《漢書前傳》?滾38次?《第八地理》說:“丁洋,高奴,惑水,肥可浸”。高怒縣是指現在的陜西延安地區,小水是延河的支流。它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從此以後在北方的歷史上?《西域傳》也記載了新疆龜茲(今庫車)產油的情況:“在西北的山中,似成川流出的油膏,入地如排萬裏,甚臭。“古代的石油產地也相當豐富。明代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有雲:“油來自各地,如雲南的蘇州、漳州、延長、緬甸,廣州的南雄,從巖石中流出來,混以泉水...".“石油”壹詞最早由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專著《孟茜筆談》中正式提出,並被後人廣泛引用。據《孟茜筆談》?第24卷?雜誌1載:“延長有油,古語‘高女縣產肥水’指此”。在沈括之前,石油已經經歷了石肥水、水肥、石漆等幾個名稱。唐代李繼孚所作《元和縣誌》中有雲:“石肥水在縣城東南壹百八十裏,泉上長滿青苔,如脂,燃得通明,水上有墨脂...".南朝時,葉凡寫了《後漢書》?縣誌引《延壽縣(今甘肅玉門)博物誌》(西晉張華著)說:“縣南有山,石泉大_ □,地為溝...它是不能吃的,縣裏的人叫它石漆...水肥也是有的,不僅僅是高怒縣。“自沈括以來,已有許多後裔。如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石油之味,與公硫磺相同,故殺蟲治瘡”。明代曹薛健《鐘書廣記》說:“中國鄭德末年,嘉州開鹽井時偶得油水...這是石油,但它來自壹口井。”在清代趙學敏編著的《本草綱目》中也有記載:“西距赤金圩(今甘肅玉門赤金堡壹帶)東壹百五十裏,有壹油泉”。雖然沈括官方提出了“石油”的稱號,但應該不是第壹個[1]。好像是民間約定俗成的名字。疑與油的賦存有關:“生於水中沙石,混於泉水”(孟茜碧潭),“流於巖石,混於泉水”(本草綱目),故形象地命名。
問題6:誰最先發現了石油?第壹個發現石油的人是我們中國宋代的沈括。他第壹次提到石油是在孟茜碧潭。
問題7:哪個國家最先發現石油?中國
問題8:汽油是誰發明的?發明者: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兩名工程師,威廉?伯頓(公司副總裁)和羅伯特?哈姆·福裏斯特(實驗室主任)
在這種情況下,本發明:
煤油是19世紀大部分時間的標準照明燃料。當時的石油冶煉依靠簡單的蒸餾過程,從石油中分離出沸點不同的成分。煤油沸點高,容易與低沸點的汽油和其他雜質分離。煤油成了原油提煉的主要產品,而汽油等成分往往白白燃燒。到了20世紀的前20年,研究人員發現內燃機使用汽油等輕燃料運轉得更好。但是只有20%的汽油可以通過蒸餾從原油中提取出來。盡管美國石油勘探商在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州、俄克拉荷馬州和得克薩斯州鉆了許多油井,但冶煉汽油的低效率極大地阻礙了汽車工業的發展。
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兩名工程師,威廉?伯頓(公司副總裁)和羅伯特?哈姆·福裏斯特(實驗室主任)解決了提煉汽油效率低的問題。他們改進了蒸餾方法,增加了標準加熱過程中的壓力,並將煤油“裂解”成汽油。這種“熱裂解”工藝使汽油的冶煉效率提高壹倍,出油率達到40%。在1913中,Burton獲得了該工藝的專利。美國生產的汽油已經趕上了汽車的需求。
問題9:北宋的石油是什麽時候開采的?誰第壹個發現了石油?石油又稱原油,是從地下深處開采出來的棕黑色易燃粘稠液體。主要是各種烷烴、環烷烴和芳烴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生物長期進化形成的混合物,和煤壹樣屬於化石燃料。石油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壹。
石油是現代工業的血液,是中國古人發現並利用的。那麽古代是誰第壹次發現並使用了石油呢?據史書記載,他就是北宋的沈括。
古代誰第壹次發現並使用了石油?
沈括(公元1031 ~ 1095),漢族,北宋杭州錢塘縣(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北宋時期的科學家和改革家。晚年,他在鎮江孟茜公園寫下了筆記本代表作《孟茜筆談》。壹位非常博學多才的科學家,我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壹。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化學、地質、氣象、地理、農業和醫學;他也是壹位傑出的工程師和傑出的外交家。
中國最早的石油和石油開采的記錄也來自沈括的《孟茜筆談》。那是北宋元豐三年(1080),沈括50歲。他成為陜西省延安地區的太守,在西北前線抗擊強大敵人西夏的入侵。在他緊張的軍旅生活中,他仍然不忘視察人民開采石油的過程。在孟茜碧潭,他記錄了石油的存在狀態和開采過程。他寫道:
“在~州和兗州有壹種油,就是過去高奴郡的肥水,肥水就是油。石油產於水邊,混有砂巖和泉水,斷斷續續地流出。當地居民用雉雞尾毛撿起來,收集在瓦罐裏。這種油很像清漆。它像火炬壹樣燃燒,冒著濃煙,帳篷沾上煤煙就變黑了。我猜這種煙可以用,就試著掃它的煙煤做墨。墨水的光澤就像黑漆,即使是松散的墨水也比不上。於是我大量制作,並標上文字,叫做‘延川石液’。這種墨水將來會在世界上廣泛流行,就從我開始制作開始。”根據現有史料,他是第壹個使用石油的人。他用石油燃燒產生的煙塵制成了墨水。他還寫了壹首詩《兗州詩》,描寫了兗州石油開采時煙塵滾滾的壯麗景象:“二郎山雪多,學塞人,令人神往。冬天衣服不舊,石煙更似洛陽塵。”
沈括第壹個提出“油”字,沈括第壹個描述油的形態和開采過程,沈括第壹個用油煙代替松煙作墨。他筆下的兗州石油,如今已經形成了中國著名的長慶油田,年產量2000萬噸,約占全國的十分之壹。它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問題10:誰首先發現了石油?王進喜。中國有兩千多年使用石油的歷史。在中國古代,油主要用於五個方面:①照明用;②用作潤滑劑;③用於醫學;(4)對於軍隊;⑤用於制墨等。但總體來看,我國古代石油技術發展極其緩慢,石油的開發和應用僅限於現成原油的開采和使用,石油的來源及其地質條件尚未研究。
“石油”壹詞最早由宋代科學家沈括在其專著《孟茜筆談》中提出,並被後人廣泛引用。據《孟茜筆談》?第24卷?雜誌1載:“延長有油,古語‘高女縣產肥水’指此”。在沈括之前,石油已經經歷了石肥水、水肥、石漆等幾個名稱。
“石油”雖然是沈括正式提出來的,但應該不是第壹個,似乎是民間習俗。疑與油的發生有關:“生於水中砂巖,混於泉水”(《孟茜碧潭》),“從巖石中流出,混於泉水”(《本草綱目》),故有形象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