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女孩的性知識是從哪裏來的?

古代女孩的性知識是從哪裏來的?

在古代封建社會,許多女孩都很保守,她們害怕任何裸體的圖片或衣服。那麽古代女孩的性知識是從哪裏來的呢?畢竟性知識可以更好的避免壹些不必要的身體傷害。然後中國邊肖會告訴妳那些古老的東西。

東漢把性教育作為貴族子弟學校的必修課,說明當時人們的性觀念還是相當開放的,非常重視研究問題。當然,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性教育是不能父子相傳的,但也可能不是。

那麽在中國古代,普通大眾有性教育嗎?當然有。但是,它並不那麽系統和全面。而是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暗示性指導”教育。“嫁妝畫”和“壓箱底”是兩個主要的。

《嫁妝畫》實際上是壹卷大約8到12幅性愛畫,有不同的性交風格。因社會需求量大,常采用雕版印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間色彩。

女兒出嫁前,父母往往會買壹兩卷“嫁妝畫”,放在嫁妝裏,帶著女兒去婆家。新婚之夜,小兩口往往對性壹無所知,就把“嫁妝畫”鋪在床上,做得“像貓畫虎”。

“陪嫁畫”的記載最早出現在漢代,其實物多見於民國初年,可見其在中國歷史上存在已久。東漢文學家張衡曾經寫過《同聲歌》,以女性第壹人稱描寫男女新婚之夜的感情。後人對這首詩評價很高,說它“美而不淫”,“勵誌未來”,“以臣子喻君”等等。

除了“嫁妝畫”,中國古代還有壹種性教育的工具,“壓箱底”。它是壹種瓷器,有些比拳頭還小。其形狀多為果實狀,有蓋,內含壹對正在性交的男女。通常,人們把它放在盒子的底部以辟邪。女兒出嫁前,母親拿出《只有箱底扣籃的三井壽》,打開蓋子給女兒看,讓她體驗“夫妻之道”。

當然,古代的性教育不僅僅是“暗示性指導”,也有壹些關於性的古籍可供閱讀,但並沒有那麽普及。當壹個年輕的女孩結婚時,護士、助產士或小妹妹可能會教她;有時小姐妹們會在新娘的窗前唱民歌。這些民歌有色情內容。唱民歌有調侃的成分,但也有性啟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