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現在在國家圖書館展出。鎮館之寶——永樂大典的12個復制品正在展出。9月28日,北京,以“文學大匯編”為主題的文獻展在國家圖書館隆重舉行。當日***有12件珍藏《永樂大典》的原藏品在博物館第壹展廳展出。永樂大典壹曝光,瞬間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欣賞。
永樂大典是真實的。
據悉,本次由國家圖書舉辦的文獻展分為五個單元。除了《永樂大典》的真跡,還陳列著許多珍貴的古籍,如地圖、名家手稿、各個時期出版的《永樂大典》的影印件、《永樂大典》的海外收藏影印件等。
永樂大典是真實的。
本次文獻展向公眾展示了《永樂大典》的多舛命運和這部宏偉作品的不朽光輝,市民對這部宏偉作品有了更深刻、更直觀的認識。
據了解,《永樂大典》不僅是國家圖書館的四大學院館藏之壹,也是國家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如今,該館***收藏224卷《永樂大典》,其中62卷仍暫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些藏品占現存《永樂大典》卷的壹半以上。
延伸閱讀:
中國歷史懸案《永樂大典》下落之謎!
永樂三年,傳說中的明皇帝下令編纂《永樂大典》高僧姚和書院學士,並帶領3000多名文官接管這項工作。前後用了四年時間,大典編纂了七八千種書籍,盡可能多的收集了中國的古籍。儀式的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保存了中國14世紀以前的大量文學、藝術、哲學、宗教和應用科學。
《永樂大典》有22877卷正文,60卷總例及目錄被打包成11095卷,總字數約3.7億字。《永樂大典》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大型圖書,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古代最成熟、最優秀的百科全書。
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我們看到了這樣壹張《永樂大典》的收藏表。目前《永樂大典》分散在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單位和個人手中!現在世界各地的公***和私人收藏只有800卷和400卷的《永樂大典》。也就是說我們能看到的《永樂大典》的總數還不到原著的4%!《永樂大典》百分之九十六都不見了!從11095到不到400份,《永樂大典》的壹萬多份是怎麽丟失的?
永樂大典完成後,原藏於南京文遠館。永樂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421年,經過十幾年的精心準備和大規模建設,朱棣的新宮和未來的首都北京落成。就是在這個時候,《永樂大典》從南京搬到了這座神秘的宮殿。作為皇家收藏,是保密的。
整個明朝,別說普通文人,就算是高官,也沒有機會接觸和閱讀《永樂大典》,成為封建帝王的個人禦品。明朝史書上很少提到《永樂大典》,即使有記載也只是寥寥數語!隨著時間的推移,《永樂大典》似乎已經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
清康熙年間,徐、等官員推開了北京南池子街的黃石門。令人驚訝的是,從明末清初戰亂中失蹤了數百年的《永樂大典》就靜靜地躺在這些金色的房間裏。此時,《永樂大典》已被肢解。
乾隆三十七年四庫全書館開館,要利用《永樂大典》進行《永樂大典》的清點,發現少了1000多冊,***計2422冊。清光緒元年,翰林院衙門重修時,清點大典藏書不到五千冊!到光緒二十年六月,文同和在翰林院考試只有八百冊!短短二十年,從五千到八百冊!《永樂大典》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流失。讓人疑惑的是到底發生了什麽導致《永樂大典》這麽快就虧了!
根據清朝的記載,《四庫全書》修訂後,壹些官員把《永樂大典》視為多余!清政府對《永樂大典》的保管也大不如前。從此《永樂大典》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壹些官員也開始偷竊。據光緒年間,壹位院士讀文時,盜走100多冊《永樂大典》本。文死後,這些書被他的後人賣給了外國人或古董商!就這樣《永樂大典》被大量丟失了!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燒殺搶掠文明古都。位於使館區附近東交民巷的翰林院已經淪為戰場。那些價值連城的古籍,有些甚至從未在宮外住過,正在壹點壹點被大火吞噬!有些沒燒的書就隨便扔在院子和池塘裏!入侵者大肆掠奪《永樂大典》。這次災難之後,《永樂大典》幾乎失傳,只有幾百本散落在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