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頤和園為什麽叫頤和園?

頤和園為什麽叫頤和園?

頤和園為什麽叫頤和園?易,退休,和諧,和平,頤和園,退休人員的地方。慈禧晚年答應光緒皇帝自己管自己的事情,自己退位,不再過問國家大事,以至於頤和園是為慈禧修建的。光緒皇帝支持戊戌變法,觸動了舊臣的根本利益。慈禧發動政變,重新“規訓政治”,把光緒軟禁在頤和園,頤和園成了皇宮。

頤和園慈禧養老的地方叫樂壽堂。李住的地方叫永壽齋。

樂壽堂:

樂壽堂原為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的清漪園建築。它最初是乾隆為他的母親蕭聖賢皇後60大壽而建的。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為慈禧退位重建。“樂壽堂”黑底金橫匾,光緒手書。

從水木的秦店進入大院,我立即看到壹個巨大的石頭放在白色大理石基座上。這塊大石頭形似靈芝,上面有乾隆皇帝親筆書寫的“清之秀”。

院中有兩塊奇石,故事不詳。

院子裏除了種玉蘭,還有海棠樹和牡丹花。牡丹也叫傅貴,意思是“玉(藍)(海)廳傅貴(牡丹)”。意思是“玉堂富貴”。現在邀月門前的壹株玉蘭是乾隆從南方移植過來的。

樂壽堂院內陳列有青銅鹿、鶴、花瓶,寓意“六合太平”。

樂壽堂是慈禧的住所。

水木秦子廳是樂壽廳的正門,它有五個房間寬,面對昆明湖。廳堂是廳堂,前後有走廊,有倚山屋頂。兩邊的墻上鑲嵌著各式各樣的窗戶。在前廳,水木曾經有兩個乾隆風格的青銅雙環雕像,現在只剩下幾塊石頭了。目前,水木家族大廳是皇家電話陳列室。

在參觀寺廟之前,水木可以看到高高的吊桿。這叫龍燈桿或者海燈桿,相當於現在的電線桿。創建於光緒十八年(1892)。燈柱為雙木柱,繪有金色雲龍,由半圓形鍍金銅梁支撐,銅梁上有龍紋,兩個龍紋呈紅色銅珠,下方有滑輪。晚上太監會用滑輪在龍燈桿上掛壹盞特大號的蒸汽燈。采光範圍西可達排雲殿,東可達德和園,南可達玉蘭堂、昆明湖。1900被八國聯軍摧毀,1902年修復時被替換。1989恢復原狀。龍燈桿頂上的青銅鑄雕是清朝的真跡。

樂壽堂面向昆明湖,背靠萬壽山、大德和園、仁壽堂,西接長廊。這是公園裏居住和玩耍的最好地方。大殿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

壹百多年前的今天,還沒有現在這麽發達。慈禧乘船從紫禁城到頤和園。從中南海就寢,過北海、什剎海,出西直門,從紫竹院經高梁河下船,在萬壽宮(萬壽宮)燒香拜佛,然後乘船到昆明湖南湖島,在龍王廟燒香拜佛,乘船到樂壽堂碼頭。

現在西直門和紫竹院都有碼頭,遊客可以乘船去頤和園。

樂壽堂的整體建築結構是壹個有兩個入口的大四合院,所有東西都有壹個跨院。院內正殿為樂壽殿,東、西兩側為附屬殿,後院有九間後觀堂。東跨院叫永壽齋,是李的住處。西十字院叫洋人峰,是皇家小花園。

樂壽堂現為單層建築,寬七間,深兩間,寶霞前五間,後三間。

東附廳:面闊五間,廳前廊為廳堂,向東至永壽齋前院,通向易雲廳後院。牌匾上寫著“舒華布什”。

西附館:建築與東附館相同,題字“仁悅山色”。東西配殿是侍奉慈禧太後的福晉、格格、明母的安息之所。

樂壽殿後蓋殿寬九間,前有遊廊。清漪園展出了許多文物。光緒年間,廳內存放的供慈禧太後使用的珠寶多達3000箱。現在是倉庫。

永壽齋

東面的小門通向永壽齋,壹個橫跨東面的院落。

永壽齋的齋,是指重要主體建築的附屬建築結構,起著景點和護衛的作用。永壽齋是樂壽堂的東跨院,有兩個院落,前院分別通往易雲堂和樂壽堂,南面臨湖,但沒有大門。後院其實有前後五間正房,中間東側還有壹間配套房。西側沒有配套房,但可以通過壹個吊花門與樂壽堂後院相連。

進入永壽齋,面對的是壹面木影壁,後面是前廳。妳坐朝南,寬五間,前後出走廊,沒有抄手的走廊。

裏屋是李的住處,他是房屋經理。

永壽齋東側廂房:西側沒有廂房,有壹個掛花門(我站的地方)與樂壽堂後院相連。

樂壽堂西面的小門通向西院,以揚仁。

頤和園西院洋人峰前院,長廊東入口——邀月門就在西邊。庭院中的長廊連接著樂壽殿和邀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