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省會長沙是長江中遊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國“兩型社會”綜合改革試驗區,中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長江中遊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
東鄰江西省宜春、萍鄉,西接婁底、益陽,南接株洲、湘潭,北接嶽陽。長沙是綜合交通樞紐,京廣高鐵、滬昆高鐵、渝廈高鐵在此交匯。
長沙位於湖南省東部北部,湘江下遊,長流盆地西部。總面積11815.96平方公裏;轄6個區,1個縣,2個縣級市。
地名的由來:
壹是以長沙星命名。
《史記·天官列傳》雲:“天有宿,地有邦。”二十八旅社裏有壹顆衛星叫“長沙”。古人根據分星理論,將長沙視為星,認為長沙的地名源於星名,故長沙又稱“星沙”。
二是以萬裏沙慈命名。
萬裏沙祠最早見於金尹《十三州誌》中:漢“有萬裏沙祠,西起襄州,東至萬裏,故稱長沙。”此後,唐代李繼孚《元和縣誌》引東方朔之雲:“南郡萬裏有沙祠,自襄州至東萊客萬裏,故稱長沙。”
唐·督郵《通典·潭州》自註“秦魏長沙縣”也說:“萬裏有沙祠,故稱長沙。”所以後世地方誌以此為長沙名的來源,並加以解釋,認為長沙在古代就有祭祀沙神的活動。
第三,它因“沙土之鄉”而得名
長沙的地質構造以應時砂巖、礫石、粉砂巖和頁巖等為主。經過多年的外力作用,經過風化和水蝕,地表堆積了大量的砂石,特別是長沙所在的湘江流域,有大片的沙灘和沙洲。
每當旱季,這些大陸和沙灘就裸露在外,向人們展示壹片片沙地,特別是沙子長大後,“白沙如霜雪”,十分醒目,所以很多古籍都稱長沙為沙鄉或沙之地。
第四,因長沙洲而得名。
長沙湘江水陸洲長約5000米,寬100米,是壹處頗具特色的地理景觀。
五、以“曼約”語命名的“崇拜女神的地方”
在楚國“南平蠻月”之前,長沙居民屬於“蠻月”壹族。曼越語中,“龍”是“壇”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不是“沙神”。
漫月中“長沙”的意思是“祭祀女神的地方”。如今,在壯、侗等民族聚居區,也有女神崇拜的習俗。他們的成語說“先堵村,後立長沙”。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