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壹本書以後,想必妳壹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大綱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大綱讀後感1打開書,就隨著她輕盈流暢的敘述,走近只有她們這代人才有的成長足跡,仿佛走進另外壹個世界。從幼兒園到學校,從小夥伴到同學,從友誼到愛情,在我們這代人眼裏,她們這代人似乎就只有這麽簡單的經歷,簡單的人際關系,簡單的故事。但在張悅然筆下,在這簡單中展開的卻是壹個斑駁陸離的世界,鋪排的是看似偏執簡單、實則同樣艱難的心路歷程。正如小說主人公杜宛宛的作畫風格:"線條總是粗而壯碩,它們帶著顫抖的病態,毀壞了畫面的純凈",所以"只能畫水彩畫或者油畫,用厚厚的顏色蓋住那些心虛而仿徨的線條",因此"畫總是大塊大塊淤積的顏色,壹副不知所雲的樣子"。
小說講述了兩個息息相關的女孩——杜宛宛和段小沐從小到大,由敵為友,面對友誼、愛情、生存和死亡的心路歷程。通過她們和紀言、小傑子、唐曉、管道工等人的愛恨情仇,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愛,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故事告訴我們,由苦難到平靜、由惡到善的橋梁是皈依宗教。雖然宗教不能阻止人生悲劇的發生,但卻可幫助悲劇的生命平靜生存,不會因過度恐懼而心智迷狂,不會因過度憎恨而施暴於人,在逆境中同樣可以去尋找幸福。這樣的思想盡管是有所本依,但我認為已經深深地打上了張悅然個人的印記。這是壹代新人對困擾人類靈魂的基本問題艱難思索後得出的答案,這裏已經基本上散盡神學的光環,閃爍著的是壹種人性的光芒,是壹種悲憫的人文情懷。這種情懷,成為了在這個原本是虛空和撲風的世界追求幸福生活的支撐。這種情懷,在當今這個怨怨相報、永無止息的世界,更顯得寬宏大量,猶如大教堂管風琴發出的質樸渾厚的回音。
張悅然不同於那些少年作家,她所講述的顯然不僅僅是青春放縱、反叛傳統,而是在成長的迷惘中,小心翼翼地夢想和求證,思索和感悟。她的小說中,沒有了大多數少年作家作品中那種已經變成了時髦套路的憤世嫉俗,沒有了那種貧嘴饒舌和不著邊際的喧囂浮躁,沒有了那種僅僅在字面的意義上玩弄文字的小技巧——那其實還是壹種學生腔調,而這壹切,是與她思想的深度分不開的。她的思考,總使我感到超出了她的年齡,涉及到了人類生存的許多基本問題,而這些問題,盡管先賢聖哲也不可能給出壹個標準答案,但思想的觸角,只要伸展到這個層次,文學,也就貼近了本質。
張悅然耽於幻想的稟賦與憂傷的氣質,使她的小說浪漫而神秘,婉約而典雅。她感官敏銳,多才多藝,在諸多領域嘗試探索,並因之使自己的青春斑駁絢爛。她輕靈精巧地捕捉這個時代賦予的每壹個有價值的信息符號,而後完美細致地將之整合在自己的小說中。在故事的框架上,我們可以看到西方藝術電影、港臺言情小說、世界經典童話等的影響。在小說形象和場景上,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動漫的清峻脫俗,簡約純粹;可以看到西方油畫濃烈的色彩與雅靜的光暈;時尚服飾的新潮的樸素與自由的品位;芭蕾舞優雅的造型和哥特式建築驚悚的矗立。在小說語言上,她有流行歌曲的貼近和煽情,詩歌的意境和簡潔,電影經典對白悠長的意蘊和廣闊的心靈空間。這代青少年所接觸的所有有關的文化形式,基本被她照單全收,成為她的龐雜的資源,然後在這***享性的資源上,經過個性稟賦的熔爐,熔鑄出閃爍著個性光彩的藝術特征。
應該說,張悅然是幸運的,是勤奮的,她有了與其年齡並不相稱的寫作才華:超凡的感覺,卓然的思維,對結構和文字的駕馭能力,而這正隨著她的成長而日益枝繁葉茂。她對文學創作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成就了這些點點滴滴的收獲。讀完《櫻桃之遠》,我就有這種感覺,而且同作者壹樣,不時也在品味這種收獲帶來的愉悅。
作者對於事物的感覺是纖細的,敏銳的,帶有她那個年齡段的壹種深入和執著。生活中壹切事物、現象,都是引發她產生感覺產生聯想的觸點。不用說書中的秋千、教堂、櫻桃——這是壹種特有的情結,成為書中人物固有的壹部分。看見的,聽到的,想起的,她都可以對其進行感覺刻畫和心理剖析,這也許同大多數人喜歡從閱讀中進行品味思考的接受習慣並不壹樣。
大綱讀後感2《國史大綱》是錢穆先生於民國二十八年六月完成的壹部通史性著作,此書以傳統社會價值作為其立場,符合傳統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全書***有八編,四十六章,從虞夏時期壹直寫到民國時期。因其寫作之初,是將其作為壹部教材來編寫,所以力求簡要。雖然具體細節雖展開不夠充分,並且其中有些地方也值得商榷,但其論點皆切中時代之要害,可謂入木三分,很見其深厚的史學功底。所以凡讀史者莫不應通讀此文章,借以培養自身的歷史思維以及歷史情懷。
凡讀壹本書,亦是在讀壹個人,讀此書之作者為人為學之道。史書也不例外,這就和“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同理,《春秋》與孔子其人有脫不開的關系。故欲對《國史大綱》的意義有更為深的理解,必然要對錢穆其人有更為深入的了解。此下凡列與其有關錢穆之故事以增進讀者的理解。
在民國文化革新時期,當胡適學派反對“崇古”與“迷信”,對中國傳統文化及上古史作存疑與否定態度時,錢穆等人立表異議,說“余任上古史課,若亦疑古,將無可言”。他在《國史大綱》壹書中也說道:“今求創建新的古史觀,則對近人極端之懷疑論,也應稍加修正。”錢先生後來坦率地表明自己不同於古史辨派的壹味疑古而是在求真的基礎上提出新說:“······而余則疑《堯典》,疑《禹貢》,疑《易傳》,疑老子出莊周後,所疑皆超於頡剛。然竊願以考古名,不願以疑古名。疑與信皆須考,余與頡剛,精神意氣,仍同壹線,實無大異。”
而對於《國史大綱》的創作背景我們也需要明白。當抗戰爆發之時,錢穆倉促地從北平逃離至西南大後方,教學多年來的大量教材悉數失散,此時中國面臨國家存亡時節,錢穆有感於中國國運飄渺,盡管他本身相信抗戰中國會贏得勝利,但也對中國的命運抱持最壞的打算。錢穆在雲南鄉下的偏僻之處,寫下國史大綱,他是抱著中國人寫中國最後壹本史書的心情而著,盼若中國不幸敗戰覆亡,至少留給後人壹本中國史書,讓後人知道中國的歷史及文明成就,激勵後人復興中國之心。 而中國於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錢穆的最壞打算沒有發生。
所以說錢穆先生著《國史大綱》更多的是在考量歷史對於國人的價值。
近年來,牟經濟發展之思維甚囂塵上,歷史這樣壹個極具魅力的學科漸漸被人們所遺忘以至於誤解。有鑒於現實與歷史之間碰撞,通過閱讀史書,這是在其中尋找自己的答案。
凡讀史者,先排除其中被迫讀歷史者,即使有誌於歷史學科的人也對於歷史抱有不正確之思想。我們必須明確,所有欲在國史上有大出路的人,不單單需要豐厚的歷史學識以及敏銳的歷史視角,更多的則是需要壹種研究歷史的人文情懷。這在錢穆先生列於書前的諸信仰中壹條有關,即“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壹種對本國已往歷史之溫存與敬意。”這種歷史情懷只有在國人上才可發掘到,而西人治國史能難有這樣壹種情懷。這不免使我想到,治史的眼界取決於壹種個人的情懷。就如同面對於黑白兩種顏色,有人喜愛白色,竭盡其能去說白色的好。有人喜愛黑色,竭盡其能說黑色的好。而大情懷者則是融黑白於壹,但卻又不完全囿於黑白之色。
讀完此書,我也對於國史之價值進行考量,若談及狹義的歷史,則便是各類歷史書籍上分宗列舉之實例,而要談廣義上歷史,則便是歷史背後所蔓延而出壹種精神力量,也就是壹種文化的價值。狹義上的歷史可以使人明智,而廣義上的歷史則已經超出具體之實物,變成了壹個特殊的價值符號,我更願把其當國人的壹種普遍的信仰。
中國人與美國人不壹樣,凡今日中國之文藝作品(文學、影視、繪畫等)皆重於對待歷史元素的回歸,而美國人則重於對不可考事物之想象。拋卻文藝作品與商業利益的掛鉤,我很容易發現所有這些背後的價值傾向。而要將民眾團結在同壹面旗幟(不自覺的思維模式、不自覺的行為動機)之下,對於中國人而言,需要源自歷史而又更加抽象的壹種歷史精神,
而這也正是《國史大綱》這樣壹部書真正所要追尋的價值。
大綱讀後感3平常我喜歡看書,上大學時去的最多的地方除了籃球場、自習室和實驗室就是圖書館。幾乎每個星期我都會去壹趟圖書館。如果因為學習或其他事情很忙,長時間不看書,心裏就會不踏實,總覺得缺點什麽。
我喜歡廣泛地看書:從《春秋左氏傳》的動輒火拼到《鐵凝散文集》的細膩描寫宛如細水長流,從《金屬材料學》的寬泛講述到《固體物理》的嚴謹推導,從《老人與海》的硬漢形象到《飛鳥集》的恬淡老人,從《誅仙》中張小凡的執著到《夢裏花落知多少》中三毛的哭泣,書籍壹直陪我走過了大學四年,從來不離不棄。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這裏,我想向大家推薦壹本書:《國史大綱》,作者錢穆。錢穆老先生是我最尊敬的人之壹。錢老寫過很多關於歷史的書,我都喜歡看。其中尤其喜歡看錢老的《國史大綱》。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是從書中感受到錢老對祖國的強烈的熱愛。大師對祖國的熱愛躍然紙上!
《國史大綱》是讓人尊敬的,因為她有壹個讓人尊敬的作者。錢老在《國史大綱》的序言裏說,編寫該書的背景為抗戰時期北大、清華等大學都遷入昆明成立西南聯大,錢老任教於西南聯大,苦於沒有合適的給學生講歷史的教材,於是在戰火中編寫了該書,歷時數載。如此認真寫書的作者現今社會不多。而錢老只上過小學,但博學篤誌,終成大家。只錢穆的名字就足以讓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國史大綱》是讓人溫暖的。整本書大師對祖國的熱愛壹直溫暖著看書的人。打開書序言就可以看到“當信任任何壹國之國民,尤其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壹種對其本國已往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我喜歡看歷史類的書籍,對歷史的要有“溫情”是我第壹次聽說。我們接受的高等教育要求我們要像旁觀者壹樣看待歷史,看歷史不應該帶有感情。《國史大綱》讓我們從另外壹個角度看待歷史,這對於喜歡嘗試的年輕人來說無疑是相當具有誘惑的。
《國史大綱》是讓人興奮的。繼續往書後翻看,錢老沒有讓人失望。錢老寫到中國的思想家孔子比西方的思想家蘇格拉底等人早幾百年。常常聽到中國比西方國家落後,對於自信越來越少的中華民族人民而言,看到這頁幾行字無疑是讓人興奮的!驕傲的!
《國史大綱》是發人深省的。接著看書,我們可以了解到漢唐詳細的稅制,農民需要繳納包括徭、賦、役等多種稅,最高時可以達到三分之壹,低的時候也有十六分之壹。對比現今政府取消農民的舉措,令人稱贊!我們還可以看到歷史不壹定就嚴格按照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劃分。我們壹直的印象是中國有長達兩千年多年的封建社會,其實不然。因為到了漢朝權力機關已經由之前的皇帝代表的貴族統治轉為丞相代表的士人階級組成的政府和皇帝代表的貴族壹起統治。丞相對皇帝負責,皇帝如果不稱職也會受到彈劾。王莽走向政治舞臺中心就是很好例子。到了隋朝的'科舉制度使選拔人才也有了公開客觀的標準。這表明中國已不再是君主專制,而封建社會的標準是皇帝代表的貴族統治形式的君主專制。因此不能認為中國有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的封建社會,中國社會形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這點可以推廣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
《國史大綱》是簡練的。我看過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那也是壹本好書。也從壹個特別的角度來看待歷史。在視角方面可能《國史大綱》遜於《萬歷十五年》,但是在用詞方面後者遠遜於前者。中國漢字的美在《國史大綱》中體現得淋漓精致。
《國史大綱》是完整的。就像完美的東西是不存在的壹樣,《國史大綱》也有瑕疵。該書在關於民族方面有些偏激,在閱讀時需要特別註意。但是這些掩蓋不了大師的魅力,恰恰顯示出大師不是神壹樣不可靠近,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具有感情的人。
《國史大綱》遠不止是壹本完整的、簡練的、發人深省的、讓人興奮的、讓人溫暖的、讓人尊敬的書。有些收獲只能意會,無法言傳。這裏我向大家推薦這本書,分享我讀這本書的快樂!
大綱讀後感4最近看有關古代解剖與早期中醫理論形成的資料,涉及經絡理論部分,友人便推薦看黃龍祥,於是借了這本《中國針灸學術史大綱》,隨翻即受益匪淺。
黃師從經絡學說的起與內涵入手,旁征博引,史料詳實,其以手陽明脈為例闡述學說建立的歷程:古人在長期脈診實踐中發現,大指次指間(合谷穴)至手腕橈側陽面(陽溪穴)診脈處可以診候口齒部病癥,同時針灸這壹區域又能有效治療相應的口齒部病癥,古人將事實、規律與推測、理論交織在壹起,因此,經絡學說中帶有很大主觀推測成分的"解釋"成分是以壹種貌似客觀性描述的形式出現,它遮蔽了含有較多實踐成分的"規律"部分,而在中醫學說中,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並非只存在於經絡學說之中。同時,中醫學說"規律"更為常見的情況是既有於實踐總結的成分,還有主觀的成分。主觀成分又有兩種情況:其壹,用想象、猜測充填缺少的事實以構建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二,並不缺乏客觀事實,但為了維護體系的完美,采取"削足適履"的方式對事實進行剪裁、修飾。因此,作者提出本書的核心觀點即古代經絡學說即古人對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系的壹種解釋,它的精髓在於其中的觀察對象本身——人體上下內外聯系的規律,而不在於其直觀、類推式的理論說明——十二經脈循行線。同時,中醫學說科學價值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該學說中"規律"部分的實踐含量,而不在於其對於"規律"的解釋以今天的標準衡量是否合理。
作者在本書經絡部中詳述了經脈概念的形成與經絡學說的建立,試概述如下:
首先,參考《靈樞》、《甲乙經》等獻,經脈的概念於脈診,對比十二經標本部位與三部九候脈診部位可以發現,手太陰、少陰、陽明,足少陰、足陽明之本的部位與三部九候相應的脈診部位完全相同,可見十二經標本原本是脈診部位。在上下二部脈中,腕踝處脈可診遠隔部病癥故稱"本",相應的上部脈稱為"標"或"末",《靈樞》中"人迎"與"寸口"以及《傷寒論》"人迎"與"沖陽"即是此例;其次,古人發現手足腕踝處脈可診斷局部病變,還可診斷遠隔部位的病變,而後在實踐中發現刺灸局部還能治療相應病癥,說明兩者之間存在內在聯系,因此,古人從上下相應的兩脈相聯系,形成最初簡單的"兩點連壹線"的經脈循行線,參考連線上的其他脈動處,描繪出壹幅與馬王堆出土帛書經脈獻記載酷似的靜脈循行圖;最後,在古人觀念中,"經脈"雖不可見,但其"出"於體表之脈動點可見,體表這些脈動點的軌跡便是"伏行分肉之間,深不可見"之經脈的走行分布。《靈樞·經脈》篇十二經中不少分支正是為實現壹個內外相連、上下相貫的復雜經絡網絡系統而增設的。而這類設定是漢代"天人相應"哲學思想影響下的產物。
此外,作者還對針灸的實驗研究感到了深深地困惑與憂慮,壹方面,流傳至今的經絡獻中因種種原因有壹部分經是錯誤的,卻也能得到實驗結果的支持;另壹方面,古代獻並沒有錯,但實驗研究者不能正確理解,根據片面、錯誤的理解所設計的實驗也能得到陽性結果。
本書有點大部頭,上只是概括了"經絡部"壹個節,專業性較強,因愚本非針灸專業,也只能淺嘗輒止,但獨到見解確實令愚豁然開朗,不禁慨嘆此書不僅從業針灸者必讀,凡中醫業者皆應讀之,方能於雜亂的中醫學說之中有所超脫與感悟。
末想到壹則故事——葉公好龍,中醫業者大都喜歡無比驕傲和自豪的鼓吹中醫的偉大,其理論不知比西醫先進幾千年,然而諸君若知道中醫的本面目並非如此耀眼,甚至粗鄙不堪,問君是否還會如此熱愛它呢?
大綱讀後感5教師感到時間不夠用,首先是因為兒童學習有困難。我多年間都在思考,怎樣才能減輕兒童的勞動。把實際技能作為掌握知識的基礎,這還只是這個問題的開端。知識的識記和把知識保持在記憶裏——是這個問題的繼續。我建議每壹位教師:請妳分析壹下知識的內容,把其中那些要求學生牢牢記住和長遠保持在記憶裏的知識明確地劃分出來。教學大綱裏有壹些“關鍵”的知識,學生思維和智力的發展,運用知識的能力,就取決於這些“關鍵”知識是否牢固。因此教師正確地確定這些知識的能力就十分重要。這裏所說的“關鍵”,就是指反映本門學科特點的、重要的結論和概括、公式、規則、定理和規律性。在有經驗的教師那裏,學生都備有專門的本子,用來抄錄那些必須熟記和牢固地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
必須識記的材料越復雜,必須保持在記憶裏的概括、結論、規則越多,學習過程的“智力背景”就應當越廣闊。換句話說,學生要能牢固地識記公式、規則、結論及其他概括,他就必須閱讀和思考過許多並不需要識記的材料。閱讀應當跟學習緊密地聯系起來。如果通過閱讀能深入思考各種事實、現象和事物,它們又是應當保持在記憶裏的那些概括的基礎,那麽這種閱讀就有助於識記。這種閱讀就可以稱之為給學習和識記創造必要的智力背景的閱讀。學生從對材料本身的興趣出發、從求知、思考和理解的願望出發而閱讀的東西越多,他再去識記那些必須記熟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就越容易。考慮到這壹條非常重要的規律性,我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始終把握住兩套教學大綱:第壹套大綱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裏的材料;第二套大綱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料來源
物理是壹門對識記和在記憶中保持來說最感困難的學科之壹,特別是六至八年級的物理。這壹教學階段的大綱裏包含著大量的概念。我教這門學科教了6年,我總是盡量設法讓課外閱讀跟新學的每壹個新概括相配合。在某壹時期所學的概念越復雜,我推薦給學生閱讀的書籍就應當越有趣,越有吸引力。在教電流定則這壹部分教材時,我搜集了壹個專題的圖書架,供學生們個人在課外時間閱讀。這個圖書架有55種圖書,都是講自然現象的,而這些自然現象的原理都跟物質的各種電的性能有關系
我使學生們的思維積極性高漲起來了。他們向我提的問題簡直多極了:是什麽?怎麽樣?為什麽?在他們所提的全部問題中,約有80%的問題是用“為什麽”這個詞開頭的。他們有許多不懂的東西。他們對周圍世界中不懂的東西越多,他們求知的願望就表現得越鮮明,他們對知識的感受性就越敏銳。孩子們對我所講的壹切東西,簡直是“壹聽就明白”。當我們第壹次講到電流是自由電子的流動這壹科學概念時,發現學生們正是對這壹復雜的物理現象有許多問題。可是學生們在閱讀的基礎上和以前所獲得的知識的基礎上,好像腦子裏已經構成了壹幅世界地圖,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好像只要用小塊的積木放在圖上空白的地方就行了。
我在高年級教過3年生物學。這門課程裏有大量很難理解的、因而也是很難識記和在記憶裏保持的理論概念。當學生第壹次學習如生命、生物、遺傳、新陳代謝、有機體等科學概念時,我先從科學和科普性雜誌、書籍和小冊子裏給他們專門挑選壹些(課外)閱讀材料。這個“第二套教學大綱”裏,就包括閱讀這壹類小冊子、書籍和文章,讀了這些材料,激發起學生對壹系列科學上的復雜問題以及對新的書籍的極大興趣。青年學生們通過學習生物學,引起了對周圍自然現象(特別是各種各樣的代謝現象)的興趣。我的學生們提出的疑問越多,他們獲得的知識就越深刻。他們中沒有壹個人所得的評分是低於“四分”的
我想建議所有的教師們:盡力為妳們的學生識記、記熟和在記憶裏保持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而創造壹個智力背景吧。只有當學生進行思考的時候,他才能掌握教材。請妳們考慮壹下,怎樣才能把現在學習和即將學習的東西,變成學生樂於思考、分析和觀察的對象吧。
大綱讀後感6讀《國史大綱》的的第二階段已經告壹段落,已經減少了第壹階段看書的那種生澀感,當時看著繁體字相當頭大,現在聯系著上下文的理解好多了,有可能也是第二階段所看的內容在朝代上跨度不大,所以沒有在借助喜馬拉雅了,度娘嘛還是沒少用了。看書的速度還是不快,時間調整的不好,這壹點還需要好好計劃,擠出充足的時間細細讀書,但是每年到臘月公司的情況,擠出的時間就想睡覺啊。
這壹階段看的是西漢、東漢、三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剛剛壹統的中國,又開始四分五裂了。西漢自漢高祖到平帝***經歷了二百二十壹年,王莽從攝政到建朝滅亡***經歷了十八年。漢高祖得天下,“封同姓王,封功臣為侯”,所以政府的組成人員分為四種,第壹類人是宗室,第二類人是以軍功受封的侯。第三類是富人,這些人選為郎、吏。第四是雜途即文學、儒士。王莽以後,漢宗室光武復興,成為東漢,壹***十三帝,***壹百九十六年。這個時期的政府是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的,壹是王室二是政府,王室又分為王室自身、外戚、宦官。東漢諸帝大部分童年即位、或者夭折,以及絕嗣,所以多母後臨朝,母後後面是壹個大的外戚集團,宦官也在王室與政府之判分下也得到了地位。沒有向心力,只顧自己的集團利益,這樣豈能長久。於是三國魏、蜀、吳鼎立。魏,除曹操後追封為魏武帝外,***五帝四十六年。蜀,四十三年***劉備和後主劉禪兩位皇帝。吳,孫權,***四位大帝五十九年。“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篡位成功,繼位十六年後,滅吳完成了壹次大統,***五帝五十二年,貴族家庭的腐化,賈南風、八王之亂,西晉氣數漸散。晉室遷都南京,史稱東晉,***十壹帝壹百零四年。東遷時,衣冠也跟著南渡,北方的中國便陷入了紛亂中,割據成了五胡十六國,先後***壹百三十六年。東晉的日漸蕭條,門第的日漸成長,晉室分崩離析,宋、齊、梁、陳合起來稱為南朝。此時北方經歷了五胡的長期紛擾之後,也找到了復興的新機運,北魏、西魏、北齊、北周合起來是為北朝。壹路數下來,心情還是跟著跌宕起伏,“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還是無限感慨。
這壹大期間,中國的士人入仕的途徑經歷兩個階段,慢慢的正要走向科舉制度。首先是察舉制,東漢的兩大入仕之徑壹個是地方察舉,另壹個公府徵辟。地方察舉由賢良方正、能言善辯之士到孝廉。文帝時“孝剃、力田、廉吏”是最深得朕心的,徵辟制,皇帝親自招是“徵”,待遇極高,朝廷設壇席,帶若神明,相當重視,官府叫“辟”。九品中正制,就是魏尚書陳群提出了九品官人法。朝廷用人委托尚書,尚書根據中正所銓定的等級,委以重任。州設大中正,中央官兼職,郡設小中正,小中正根據所知給出評價,大中正在根據評價,定品級升遷或者罷免。中正與察舉相比較:察舉之權在地方官,中正制度下奔集中央;察舉制度只為士人入仕的初步,以後官位的升降在於中正之品狀,品者履行,狀者才能,品可以定,狀於入仕之後另有考法,九品中正制上承察制,下銜科舉制存在了有四百年之久。其後緊緊銜科舉制。每壹種納賢制度在當時都覺得符合當時的社會選材標準,但最終都淪為了黨派的工具,結黨營私,拉攏自己的關系,掛著納賢的牌子,趕著利己的勾當。
“大風起兮雲飛揚”漢高祖的壹腔豪情壯誌,也凸顯了這個朝代對文化的重視。西漢中央政府之文治思想,最早由賈誼提出了裁抑諸王國、捍禦匈奴、教育太子、尊禮大臣、闡楊文教、轉移風俗幾大項。漢武帝即位,銳意改革,領軍人物董仲舒,重要舉措為設立五經博士,專門研治歷史和政治,雖不直接參加實際政治,但是還是有自己的見解,也逐漸的在發揮出了作用;為博士設立弟子員,額定五十人,可以入仕;郡國長官察舉屬吏的制度;禁止官吏兼營商業;打破封侯拜相的慣例。民間的儒業普遍發展,博士弟子額日益增添,以此循環,形成門第,後置成“二重君主”的觀念。大門第大家族們隨晉室東遷以後,隨意圈占土地世襲,貴族公子無近憂無遠慮,隨意肆情放誌。北方留下來小門小戶為了生存不得不與五胡建立關系,靠自己的才能維持生存,保持著清醒與鬥誌,兩者相較,誰輸誰贏壹目了然。
看了忘,是現在的狀態,多虧還有每天的去打卡可以回顧壹下,要不然,壹輪過後還真就記住了壹個書名。加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