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傳聞中的“采生折割”是什麽意思?是怎麽來的?

傳聞中的“采生折割”是什麽意思?是怎麽來的?

古代刑罰十分嚴苛,對犯人們來說,要是能不受皮肉之苦的刑罰,簡直就是無比幸運的事情。《尚書·大禹謨》中有“明於五刑,以弼五教,期於予治”的記載,古代最為基礎的五種刑罰,除了刻字相對程度較輕,其他都相當殘酷。不單是皮肉之苦,就連死刑都多種多樣,實在是過於殘忍。

但遭受到死刑的犯人,大多數都是犯下了重大的罪惡,咎由自取。不過也有例外,那些入朝為官的官員們,壹朝觸怒天顏,被處死也是瞬間的事情。古代王權制度的弊端,就是人命如草芥成慣性,但現代和古代還是有許多的***同之處。好比對拐賣的嚴厲打擊,尤其在看重人口的古代,對於拐賣的人更是判處了嚴重刑罰。傳聞中的''采生折割''是啥,簡直毫無人性,明朝壹旦發現淩遲處死。

現代人在繁盛的街頭以及鬧市,總是會看見壹些特殊的人群,他們就是衣不蔽體,看起來很可憐的乞丐。不管是小孩,還是殘缺的成年人,都在希望人們能慷慨解囊,幫助他們。而這樣的跡象其實很少出現了,當人們的生活在變得更加美好,只要自己有力氣就能賺錢,於是許多人都覺得這些乞丐自己可以自食其力,為何還要尋求不勞而獲。

但是這些人中有最特殊的壹類人,他們就是被人為制造的乞丐,而這樣的事跡古來有之。在古代,傳說中的“采生折割”就是講述了這些淒慘的人,那些毫無人性的人為了賺取錢財,拐賣人口來賺取錢財,實在是令人憤懣。這些拍花子把拐賣來的孩子們,讓其變成殘缺的畸形的“怪物”,博人眼球牟取錢財。故而折割就是指拐子所使用的工具都是壹些刀斧,采生即把正常孩子變成殘疾“怪物”簡直磨滅人性。

盡管歷朝歷代對此事都嚴厲打擊,甚至在明朝對此還特別規定,壹旦被抓獲,那麽這些人販子都得遭受淩遲處死的刑罰。但是財帛動人心,還是有許多的人為了錢財而不斷的觸犯律法,來拐賣那些孩子們。這些人販子們為了博人眼球,還會把這些孩子給安裝上動物的特征以求博得他人同情,在清朝時期,就發生了壹件震驚眾人的事情。

在當時的長沙街頭,壹位雜耍帶著壹只會說話的“狗”引發了眾人的好奇,不僅會說話,與人交談甚至唱歌吟詩都很厲害,除了體型過大以外,外表看起來確實很像。但長沙當時的縣令在得知此事後察覺到了不對,畢竟不可能會有動物能如此的聰明,加上它實在是和人過於相像,最終縣令開始了悄悄調查,才得知了殘酷的真相。

他把所謂的“狗”帶到了衙門,想仔細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不過在仔細查看之後才發現,這居然是壹個人。而其主人在被拷問後不得不說出了真相,原來這兩人都是拐子,把別人家的孩子拐賣來後,給其全身塗抹上讓皮膚潰爛的藥水,再粘狗毛在其上,這樣狗毛就像長在人身上壹樣。如此殘忍的事情,他們說來還有幾分自得,還說靠這個賺取了不少錢,聞者皆為之憤慨。其實這些拐子的做法不止如此,他們對於拐來的小孩子,還會制造他們的殘缺,然後就被帶去乞討,而後得到的錢財也得全部上交,甚至還不能逃跑,畢竟身體遭遇了摧殘,難以逃脫。

結語

當然對於這樣的事情,很多朝代都給出了相當殘酷的刑罰,《明律》中有記載:“凡采生折割人者,淩遲處死,財產斷付死者之家。妻、子及同居家口雖不知情,並流二千裏安置。為從者斬。”希望世界上的每個孩子都能擁有壹個美好的童年生活,而那些拐子也終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