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的戰友
李青竹在小說《紅巖》中第壹次出現,是在第十五章。
江姐在渣滓洞受了酷刑,被擡回牢房。同伴們為她急切施救。李青竹給牢友們講了江姐的經歷:“1947年春,黨決定派壹批黨員去支援農村的武裝鬥爭。江姐和她的丈夫,都提出了申請,黨批準了她丈夫彭松濤同誌的請求,要她仍然留在城市。那天,我還和她壹道,到朝天門碼頭送走了彭松濤同誌。”接著,小說寫道:李青竹自己,就是在那以後不久,也被派到了鄉下去,不幸在半路上被敵人逮捕了。
此後,小說有多處寫到李青竹:她對從昆明押來的無名的烈士夫婦的臨終關懷,對烈士遺孤“監獄之花”的憐愛呵護,在對敵鬥爭中體現出的成熟策略,與眾牢友壹道為慶祝成立新中國繡紅旗,直到她與江姐壹道被敵人押赴刑場……
我手頭有壹份資料,證實“李青竹”實有其人。只不過名字是李青林,1947年8月任中***萬縣縣委副書記。資料記載說:1948年6月15日因叛徒出賣被捕,當晚重慶行轅特務科長雷天元組織突審,李見滿室刑具,毫不恐懼,特務急於得到情報,把李拖上老虎凳,狂叫“加磚、加磚”!加第三塊磚時,特務猛使大力,李左腿被撬斷而昏厥。後被押禁重慶渣滓洞,敵人叫叛徒對質,李怒斥叛徒。在獄中,她團結同誌,堅持鬥爭,1949年11月14日夜,李被敵人槍殺於歌樂山下電臺嵐埡處,時年36歲。
李青林的未婚夫便是邵子南,作家、詩人,中***黨員,曾在解放區名噪壹時。
《竹山縣誌·人物卷》有軍旅作家“邵子南”條:
……1949年1月,任中***竹山縣委副書記。在任期間,為解放竹山、開展地方組織建設和黨的宣傳,做了大量工作。同時,他根據許明欽烈士的事跡寫了《壹個***產黨員成了神的故事》,根據竹山清匪反霸鬥爭的生活素材,編著長篇小說《三尺紅綾》,深受竹山人民愛戴。
另據有關資料,邵子南後來與宋錚同誌結婚,育有壹女。1955年12月因病逝世,年僅39歲。
我拜訪了年近八旬的宋錚,她熱情接待了我,以下資料均有所本。
1947年2月,國民黨強迫重慶、上海、南京三地中***機關同時全部撤離。邵子南被迫從重慶撤回延安,3月2日又從延安調至晉綏解放軍,任新華社晉綏總分社副社長。10月調入“川幹隊”(番號“長江支隊”),1948年2月隨軍南下,6月15日,李青林被捕那天,邵子南正在鄖西縣北隅村。第二天晚上,他完成了短篇小說《張得全和他所講的故事》,用壹個奇特的故事和獨特的藝術手法預告國民黨軍隊必敗。此後壹年多時間裏,邵子南就壹直在鄖縣、鄖西、白河、房縣、竹山、竹溪工作打仗,曾在陜南四分區任武工隊長和地方武裝團政治主任、竹山縣民教科長和縣委副書記、竹溪縣縣委書記等職。他熱情似火,不知疲倦地發動群眾,培訓幹部,審理案件,清剿土匪,收編改造偽職人員,是深受人民愛戴的幹部。
邵子南還有四川人特有的幽默感。1948年12月21日,行軍途經十堰黃龍灘,路上見壹草屋,上書“陋室德馨”四字,即時將劉禹錫的《陋室銘》趣改為《漏室銘》:
山不怕高,有腿能行;水不怕深,遊泳就成;漏雨的屋,很傷腦筋。火爐生不燃,墻上草發青;幻想紅燒肉,空談炒雞丁;可以吹牛皮,扯筋筋;無片瓦以遮雨,光椽子也不行。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這些屋,何漏之有?
1949年春節,邵子南給鄖西縣城關學校撰寫的對聯是:“拖軟凍僵毒蛇,打死落水瘋狗,將革命戰爭進行到底,聽解放人民的歌聲,就要唱響廣東廣西;排除腐舊思想,接受革命真理,以學習態度解決壹切,把服務工農的心血,堅決灌透漢北漢南。”9月28日,當邵子南聽說中華人民***和國即將成立的時候,已是在揮師進川的途中了,當時眾人歡呼雀躍,當天晚上行軍到達十堰夏家店。10月1日,邵子南隨“川幹隊”隊部宿營在武當山草店,因為避雨,滯留三天,屁股上長瘡,伏在床上寫完了中篇小說《三尺紅綾》的第五章。這個時候,遠隔千山萬水的重慶渣滓洞集中營裏,江姐、李青林們也已經知道,新中國誕生了。
壹曲戀歌作挽歌
據說,重慶渣滓洞革命烈士紀念館中,至今還陳列著邵子南的長詩《會師》。李青林犧牲半月後,邵子南才抵達重慶,不久便得知李青林犧牲的消息。他在悲憤交加中,寫了長詩《會師——為紀念李青林同誌而作》。全詩分為四章:壹、人民的女兒;二、戰鬥中的愛;三、生離和死別;四、會師前進。他在詩中贊頌烈士:“妳,勇敢的女性啊,人民的好兒女!妳,在老虎凳上,折斷了腿換來的驕傲、勝利、光榮!人民成了統治者!”詩人感到在勝利後的山城重慶,烈士的生命無處不在,“在前進曲的節奏裏,跳動著我們甜蜜的關註,熱烈的耳語,神聖的、勝利的、永遠的愛情!”詩人表示要永遠與烈士會師前進。《會師》於1950年1月15日發表,隨即在重慶引起強烈反響,直到此時人們才知道,為新中國而壯烈犧牲的烈士李青林,與曾經名聞解放區的軍旅作家邵子南,是壹對戀人。
大型紀實性電視連續劇《紅巖魂》在第壹集中,敘述了李青林和邵子南的故事。
原來李青林的原名叫方瓊,1936年1月加入中國***產黨;1942年開始在重慶參與創辦《四川婦女》雜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46年認識了我黨派往重慶《新華日報》任采編部主任的邵子南,兩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親密的關系,並已議定在1947年2月28日結婚。不料就在這壹天淩晨,重慶軍警憲特突然緊急出動,包圍了中***四川省委和新華日報館,強迫中***方面所有駐渝人員撒返延安。方瓊提著為婚禮準備的喜糖趕來,卻被軍警遠遠隔在圍觀的人群中,只能焦急地朝報館方向張望。也許她看到了被全副武裝的軍警押走的邵子南,也許根本就沒有看到邵子南的身影。總之,他們兩人從此失去了聯系……
此後不久,方瓊受組織派遣赴農村工作。行程中,她借用邵子南曾經用過的筆名“青林”,為自己取了壹個新的名字——李青林。
未完成的傑作
邵子南身兼軍政人員和詩人作家雙重身份,在現當代文學史上不是等閑之輩:早年從四川資陽老家流浪到上海,認識了後來寫出《三家巷》《苦鬥》的作者歐陽山,並與歐陽山、丘東平、草明等壹起創作了中篇小說《給予者》,受到茅盾先生的好評。他參加革命,是經胡喬木的介紹。他曾被中***中央組織部派到丁玲領導的“西戰團”任黨支部書記,曾與田間等發起“街頭詩”運動,轟動延安。他還是白毛女故事的最早收集、整理者之壹,又是歌劇《白毛女》的最初編劇。他在解放區寫過很多有影響的歌詞,由周巍峙譜曲。他的《李勇大擺地雷陣》,是當年解放區小說創作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邵子南32歲那年,曾隨劉鄧大軍的“長江支隊”(川幹隊)千裏行軍抵達陜南鄖西。此後作為地方武裝團的政治主任,曾帶領武工隊深入敵後偵察。他的作品《夾河關》便是壹篇與此有關的戰地紀實。其時國民黨已對南下的解放軍發起了反攻,戰鬥緊張而酷烈。“我”和武工隊在漢江兩岸穿梭遊擊,文中記下了三天的親歷見聞,對幾個偵察敵情的戰士作了頗富感情色彩的速寫式描繪。全篇情緒樂觀,行文明快,語言幽默生動,描寫細微真實,尤其對江漢兩岸晝夜景色和仲秋時節多變的氣溫寫得十分精彩。從群眾“抓住毛驢當馬騎”,慫恿武工隊主動進擊敵人的心態中,點明了部隊與群眾的關系,顯示了作者心中充沛的代表人民利益、保護人民利益的正義感。
邵子南的《壹個***產黨員成了神的故事》,是寫竹山第壹次解放後,人民政府縣長許明欽事跡的。作品發表在1950年7月1日《大眾文藝》上,那天正是黨的生日。從作品中,可以看出在當時的特殊環境下,邵子南思考黨和人民、軍隊和群眾關系的理性深度。
邵子南在竹山期間曾辦過幹訓班,除了宣傳政策、培養幹部外,也曾在竹山播撒過文學的種子。有壹個叫徐昭武的文學愛好者,當年就曾受惠於他。徐昭武還講過壹段軼事:那時邵子南住在竹山縣壹中臨廣場的房子裏,廣場是壹片可容萬人的空曠荒地,敵人深夜放黑槍暗殺他,他壹動不動,同時制止警衛員追趕。問何故,邵子南說:“不能動,壹動,人家照妳影子打就打得準了。”可見解放初期對敵鬥爭的復雜性和邵子南的豐富軍事經驗。
在延安時,邵子南壹度與孫犁是窯洞緊鄰。1962年,孫犁寫《清明時節》壹文紀念邵子南,說他在延安時有兩句話常掛在嘴上:“妳走妳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誰知他們分手幾年之後,這兩句話卻在《三尺紅綾》中,變成了邵子南所鐘愛的女主人公對霸占她的惡棍的口頭禪。
《三尺紅綾》是壹部未完成的傑作,代表了那壹時期邵子南創作的藝術高峰。講的是地痞流氓、鄉公所的狗腿子李盛才,調戲農婦王秀芬,碰了壹鼻子灰後仍不甘心,與壹個地方少爺設計,抓王秀芬的丈夫當了壯丁後,霸占了王秀芬。解放軍解放鄖西和白河後,李盛才已淪為國民黨殘匪的走狗,被殺死在家中。王秀芬和她義弟王文炳被抓起來,經過保長和鄉民會審後,送到剛剛成立的縣人民政府。小說***有三個未完稿。紅綾是王秀芬的丈夫送給她的,後來也被李盛才掠去。這是小說的重要道具,但卻不知最後派何用場。整個故事有壹個探案小說的外殼,但懸念沒有被揭開。不過,王秀芬最後被人民政府解救出來,投奔新生活的結局已是顯而易見的了。
邵子南在這個人物身上,傾註了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三尺紅綾》於1958年初版,後來多次重印,我收藏的是1959年第三次印本,屬武漢某圖書館流散出來的館藏,借書卡上顯示***有十多人借閱,可見在當時是頗受歡迎的。
值得註意的是小說中的辦案人熊海山。邵子南這樣寫他:“是個寫詩的,愛作武工隊活動的,來竹山,也仍然帶著武工隊……唯壹的好處就是深入群眾,愛鉆問題,到這鄖陽鄖西地區,他壹直在邊沿區,帶著十來條捷克步槍活動。”不用說,這裏不正有邵子南自己的影子嗎?
摘自《幸會幸會,久仰久仰》,黃成勇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1月版
責任編輯: 舒瀟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