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佛教寺廟的布局

佛教寺廟的布局

大雄寶殿後是無話寺,寶殿後山勢險峻。順勢壹側有毗盧殿、觀音殿(唐代中國流行的供奉觀音的院落),均有回廊環繞。

佛寺西院,安陽門和極樂堂構成中軸線。極樂堂位於兩個院落的中央,四周是走廊。總之,東西院平行、院落眾多的佛寺平面布局,應該是新羅時期佛寺統壹平面布局的特點。此時的佛寺院落數量不壹,大小自由,靈活多變,適應性強。這種畫廊式的布局在我國隋唐時期的寺廟中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古籍中也有不計其數的記載。

我國隋唐時期,規模較大的寺院往往采用多入口、多路徑的格局,壹座寺院分為多個院落,如凈土院、觀音院、羅漢院、經學院、寶塔院、菩提院、毗盧院等。,又有十余個院落,所有院落都有飛廊環繞,五花八門,千姿百態。這些應該符合佛教寺廟的原始狀態,反映了佛教東傳的壹些線索,值得進壹步研究。

最受歡迎的歷史建築遺產保存價值的佛教寺廟是花崗巖建築或石頭建築文物。其規模舒展,形象宏偉,建築造型、結構技術、施工方法獨特,足以代表當時建築技藝的精髓。堪稱韓國石雕藝術的寶庫之壹,佛寺中的石雕建築可分為兩類:壹類是石臺,壹類是石塔。

步入佛寺山門,三孔石橋即天王門,四大天王立於兩旁,正對著建在高高的石臺上的佛寺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