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雲派的首領

雲派的首領

陳子龍、、宋、宋存標、宋正璧是早期雲劍學派的主要成員。後來的成員有夏完淳、錢方標、董郁和江平傑。其中,夏完淳非常特殊。雖然他是壹名已故成員,但他與早期領導人陳子龍在同壹年去世。然而,因為陳子龍年輕23歲,他仍然被列為已故成員。

陳子龍和夏完淳是雲劍學派中最傑出的。他們的詩表達了愛國的心聲,慷慨悲壯。同時,陳子龍和夏完淳都才華橫溢,都擅長寫七言律詩,不僅以氣節為詩歌特色。除了七言歌,陳子龍還擅長七言詩,而夏完淳更擅長五言詩。

雲劍派的主要成員同時擅長作詞,形成的流派被後人稱為“雲劍詞派”。詞派編纂了《幽蘭草集》(陳子龍壹卷、宋壹卷、文立壹卷)和《崇和詩集》(陳子龍、宋正璧、宋、宋存標、宋和壹卷)。早期的雲劍詞派推崇晚唐、五代、南唐、北宋,打壓南宋。婉約是對的,重在言詞和感情。入清以後,宋正璧等人拓寬了雲劍學派的範圍,不再排斥南宋詞,而蔣平傑則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僅像前輩壹樣無視南宋詞,甚至將北宋詞也納入排除範圍,使法律適用範圍更加狹窄,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陳子龍(1608-1647),中國詩人,雲劍派主將,與、宋並稱“雲劍三子”。崇禎十年秀才,曾任紹興官,兵部中層。“沈嘉”國變後,他決心抗清,但屢戰屢敗,不屈不撓,投水殉難。

陳子龍被譽為明代最後壹位偉大的詩人,朱東潤和施蟄存認為他的詩歌代表了明代詩歌的最高成就。就詞而言,陳子龍被公認為“明代第壹詞人”。對清代詞的復興也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論謀略的散文獨樹壹幟,吳認為其散文可與蘇軾、蘇轍兄弟相提並論(吳《梅話》:“其詩四六跨許、余,論望二蘇,其詩格外瑰麗,令人印象深刻。”)。陳子龍因反抗清朝而死。他的作品在他死後的100多年裏壹直被禁,導致壹些珍貴的明末選集逐漸失傳甚至絕版。直到乾隆年間,陳子龍等26人被授予最高級別的“特種作品”和謚號“忠義”,他的作品才開始出版,民間愛好者和他的文學才開始流傳。經過王昌等人的多年努力,陳子龍生前所寫的各種體裁的作品,大部分被收錄在嘉慶八年(1803)出版的《陳仲愉全集》中,部分文章被收入《安雅堂稿》。《安雅堂稿》為明末刻本,為陳子龍所選。當王昌等人發現這本珍貴的刻本時,《陳忠禹全集》已經出版,即將印刷,只好不收錄《安雅堂稿》。因此,《陳忠禹全集》不是壹個完整的版本,不是壹個完整的版本。

著有《玉堂集》、《平陸堂集》、《陳李勸和集》、《亭集》、《三子新詩集》、《宋集》、《焚草集》等多部手稿。

陳子龍的詞見於《幽蘭草江蘺檻》和《向真亭詩稿·宣和》。陳子龍在《遊曹蘭》中寫了55首詩,其中大部分的標題是《春風》、《春雨或畫眉》、《華陽》甚至《永遠在我心中》。都是明朝以前的作品,應該是和、宋對唱的產物。這壹時期三位詞人的詞作在內容和風格上都十分接近,互不傷春怨,相親相愛。比如陳子龍寫閨中女子“蜷花柔襪,無限心,初春消遣”,文立寫初夏景色“竹粉粘玉,荷香欲暖眠。正是因為日子太長不能堅強靠在銀床上,宋才在傍晚寫出了“青煙消月朦朧,獨畫樓臺人靜怕東風”的詩句。這類詞在內容上仍然沒有脫離模式,但與普通的臟話有所不同。《雲劍三子》在語言上追求優雅和圓滑,在風格上傾向於優雅和圓滑。但明朝滅亡後,他們的歌詞內容發生了變化,往往用景物來表達家國之痛和人生之悲,如陳子龍的《墊江唇·春姑娘》:

滿眼青春,東風慣吹紅。幾番煙,唯花難護。夢裏的相思,曹芳望山路。春天無語!杜鵑啼處,淚染胭脂雨。

不難看出,作者是通過不太好的自然現象來表達國家戰敗後內心的悲痛。他的遺言更加傳神而悲涼,且看二郎明感蒼老:

韶光有幾個?敦促所有的鳥兒唱歌跳舞。醞釀了壹個春天,李對又是嫵媚又是嫉妒。董軍無主,天上掉下多少美人,總要添幾個黃土。不管怎樣,我每年都討厭草。在哪裏?每年的這壹天,劉地花樹。在家化妝,做個笑臉,坐寶馬去參觀韓家的陵墓。玉顏金魚,我能問誰?空虛讓我今天很難過。繡嶺宮前嘆,野老漢吞聲,風雨漫天。

其中所表現出來的慷慨悲涼,與早期詞的典雅柔美大相徑庭。文立(1607-1647)。文立早期的大多數詩歌都描寫秋天。他後期的大部分詩歌都表現了他悲慘的心情,因為他被迫成為清朝的壹名官員,而且他的作品經常流露出負罪感,如:

“謝謝,金鎖不織了,麝月懶新妝。杜預幾次,睡得多夢,藍闌三尺,空倚愁”(《風月·送走春》),“觸惹得忒無端,青鳥空銜。在春天安靜的夢裏,在綠色的浮萍之間。靈魂在黑暗中消失,衣袖薄,淚痕拂過”(《浪淘沙·華陽》)。雲劍詞在新的歷史時期風格的變化也可以從夏完淳的作品中得到印證。宋·於正(1618—1667),上海松江人,詩人。他們與陳子龍、文立並稱為“雲中三子”。明朝末年的學生(俗稱進士)都是明朝亡後考上舉人和清朝進士(順治四年進士),開始做官的。代表的官員是大使。著有《武琳詩稿》(包括《海陸香詞》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我壹生招於,師從、,擅學古籍。我壹生才氣橫溢,卻不如子龍脫俗,所以名聲稍遜。”。

宋詞中也有不少佳作,如《走在沙上》:“錦賣香,翠屏生霧,妝遮屏。壹對青鳥去空庭,梅花不知從何處落。天涯回頭看,歸期又錯了。羅藝受不了東風舞。哭泣的白楊上個月開花了,於是我獨自去了銀床!

清末著名詩人、詞人譚仙在《魯中詞》中評論說:“如何降馮()與魏(韋莊)?”

宋是詞派的第壹位詞人,對詞派的形成產生了重大影響。雖然在作詞成就上超越他而獨領風騷,但宋的開拓性貢獻不容忽視。夏完淳(1631 ~ 1647),明朝松江府(今上海松江)華亭縣人,明末著名詩人、詞人。本名傅,字存古。他的綽號是小銀和靈壽(壹個是徐靈),他的本名是段哥,是陳子龍的弟子。明太祖死後,他跟隨老師和父親夏抵抗清軍的暴行,十七歲在南京殉難。

夏完淳早期的詩大多是模仿作品。明太祖死後,詩風壹變,慷慨大方。他的作品如《送別的雲》、《精衛》、《林間夜啼》等都是佳作。

著有《虞翻》、《內史紀》、《南冠草》、《續存錄》等。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吳勝蘭合編《夏朝史》,頗有疏漏。嘉慶十二年(1807),王昌、莊士洛編刻《夏節全集》,14卷。1959年,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又對其進行了修訂,並刊《夏完淳集》,是現今較為完整和流行的版本。《獄中母親書》入選臺灣省高中語文教材。

改朝換代之前,他的詞作無非是“風重樓未歸”、“東風輕狂誤多情”,但壹旦出現民族危機和家族世仇,他的詞作就充滿了惆悵和悲涼,如“壹剪梅,壹唱柳”:

“無限悲夕照,故國蒼涼,剩粉。金溝魚水自西向東。昔陳宮,今隋宮。空壹天想過去。飛柳絮無情,依舊煙籠。長條短葉綠蒙蒙。正好過了西風,過了東風。”宋正璧(約1602 ~ 1672),本名存南,江南華亭人。崇禎十六年(1643),秀才。入清朝,官至潮州知府。還有“三秋詞”。宋正璧是雲劍詞派的重要成員之壹。雲劍詞派領袖陳子龍倡導並影響很大。宋正璧還與陳子龍等人合作編輯明代皇家典籍,做出了巨大貢獻。

宋正璧有著悠久的詩歌歷史。在遇到陳子龍之前,他騎馬進京,與宛平王崇鑒講和。天啟五年(1625),宋正璧24歲左右,與當時17歲的陳子龍交朋友,受到陳子龍的高度重視。此後,宋正碧與陳子龍保持著深厚的友誼。順治四年,二人互贈詩歌頗豐,並互相倡導、作詞,對雲劍詞派產生了較大影響。宋存標(約1601-1666),字子健,號秋實,華亭人。崇禎年間的龔升,翰林院的候補孔子。就是編纂三傳、國策、史記、漢書等雜史,列舉他們的事跡。著有《歷史的懷疑》、《國策說》、《秋生詞》、《狄》、《蘭臺雜劇黑箱》等。《泉清散曲》共24集。

明朝滅亡後,宋存標堅決拒絕與清朝合作,選擇做遺民。他是松江宋氏家族中壹位非常正直的學者。

宋存標少年時名譽掃地。吳在《宋子劍詩序》中說“子劍雍容華貴,善於美名,才華橫溢,能歌善舞,博采眾長,成名完備,各子建壹篇,人人折服。”(《吳梅村全集》第28卷)

陳子龍曾為其詞集作序,即《宋子九秋詞稿序》:“宋子平居海之枝,春浦之影,坐於圖史,擅竹帛,拋卻世事,放下山川。於是年輕的指揮官,年輕的姑娘,給馬丁朗誦了《明月》,給左壯朗誦了《秋水》。趙萌和諧客,館中寡女,授簡幾分,引宮刻征,題“九秋稿”三百字。..... "董郁(1631—1688),清代文學家,號蒼水,號桂亭,號。焦鄉漁父。江南金山(今上海市金山區)人。

董郁是後期詞派的代表人物之壹,與錢方標齊名,被稱為“錢董”。董郁著有《虞賦詞》、《賦亭集》、《賦吉翔》和《淩渡集》。王森評價董郁的詞:“亭臺之美,源於清商之歌,子夜聞情,令人愉悅。”轟轟烈烈,輕松自在,就唱得好,就不是蹣跚學步了。“清初柳州詩人曹爾侃在《玉賦詩序》中寫道:“(屺亭)偶以閑為小詞,皆爭花奪胚。“我失望與尊重,拾紅豆為纏綿,悅人心魄,動於靈魂。古人說的話欺騙了我!我黨之言,海納百川,陳李驅向前,皆葬玉樹,芳草可哀。在清華出家很好,但是不容易多得,還是五馬遷徙鱷魚,三椽居白燕。如子璧、文琪、子善、李沖皆有專文,以譯林著稱,獨亭詞為同人所退。足以推翻智慧,開啟心智。”錢方標,原名丁銳,本名寶芬,本名寶珍,江南華亭人。康熙丙午舉人,官閣書。關於博學我還沒有給出壹個很棒的詞。錢方標是雲劍詞派的後期代表人物之壹。他與董郁齊名,被稱為“錢東”。他的《相色詞》以才情著稱,是才情二字。其詞風格疏雅,多有幽思。錢芳的《相色詞》和董郁的《魚鳧詞》標誌著雲劍詞派的終結。

錢方標是清初壹位重要的詩人。有所謂清代“七大詩人”,即宋(文遠)、錢方標(寶玉)、顧貞觀(梁汾)、王世貞(漁陽)、沈逢源(齊聲)、彭(仙門)、納蘭性德(容若)。與文立、沈倩和陳維崧壹起,它是所謂的“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