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聖朝》中華第壹帝是人文始祖太昊伏羲,中國上下五千年能稱為第壹帝的是太昊伏羲。
中華文明有三百萬年的民族文明根系,三十萬年的文明歷史,三萬年的國家史,壹萬年的父系國家史。文明起源於信仰,太昊伏羲建立第壹個父系國家政權時創立了儒教信仰,讓廣大人民擺脫了對母系國家政權的完全依賴,從此中華文明進入了中古父系國家階段。
太昊伏羲不僅發明了八卦同時還創立了聖教信仰,聖教又名儒教,是先王聖教的意思!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中國的文字記載和宗教信仰皆始於弇茲朝晚期,即伏羲朝初期,距今約上萬年的文字文明記載由此開始。客觀地說:中國漢字和儒教歷史都有壹萬多年,文字和信仰這是文明誕生的標誌!中華儒教的創建時間是在中華第壹帝人文始祖伏羲的太昊朝(伏羲聖朝)時期。
太昊伏羲立都陳州建立了太昊朝即伏羲聖朝(西元前7724年-西元前5008年),以青龍為圖騰,於羅奉元年頒布了《易經》創建了原始儒教,號聖教羲皇,被尊為至聖先王(孔子是至聖先師)。第二任君主青帝女媧,於女皇元年成為原始儒教首位祭祀,號聖教媧皇,被尊為儒教聖母,太昊伏羲朝壹***有78位君主,每位君主代代尊《易經》為行為準則,並以此作為日常儒教生活的經典依據,先王聖教從此開始進入三皇五帝的興盛時期。
三皇為:初三皇、中三皇、後三皇和儒教的天地人三皇!初三皇:天皇望獲、地皇嶽鑒、人皇愷胡洮。中三皇:巢皇巢有居、燧皇燧允婼、華皇風華胥。
後三皇:天皇風昊字伏羲、地皇姜柱字神農、泰皇姬芒字軒轅。儒教的天地人三皇:天皇風昊字伏羲(聖教羲皇)、地皇風希字女媧(聖教媧皇)、人皇姜柱字神農(聖教農皇)。
其中儒教以人王孔子董仲舒三聖為儒教教祖,人王風昊字伏羲,孔丘夫子字仲尼,董子仲舒字寬夫。儒教三祖中,仁聖伏羲是始祖,儒聖孔子是儒祖,經聖董仲舒是教祖。
儒教三祖的主要功績為:人王壹畫開天,為萬世之先。孔子三絕辟地,為千王之師。
董祖五常教人,為百子之首。中華伏羲聖朝:夫妻禪讓制,第壹任君主太昊青帝風昊字伏羲,立都陳州城,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以青龍為圖騰,紀元為羅奉元年,頒布了《易經》創建了儒教,號聖教羲皇,被尊為至聖先王(孔子是至聖先師)。
第二任君主青帝鳳希(又名風希)字女媧,紀元為女皇元年,成為儒教首位祭祀,號聖教媧皇,被尊為儒教聖母,立朝78位帝王,伏羲朝是第壹個父系社會國家。女皇二年(丙申,公元前7705),***工氏不肯聽命於女媧,欲自立為帝,女媧怒而命火正祝融率南方部族北伐擊敗***工氏,此戰中女媧被尊稱為儒教聖母。
女媧氏與伏羲氏同屬於伏羲族團,為兩個世代聯姻的族系,兩族相互交替,***同執政,形成了伏羲女媧政權。伏羲朝最先發明了飼養牲畜和栽培牧草的技術,把原始的農業實施於華北的黃土高原。
創造圭表八卦太陽歷,觀察天象,掌握日月星辰運行的規律,開天文學之先。建寅為正,頒行上元太初歷,開歷法之先。
發明琴瑟,用琴、瑟演奏音樂,開禮樂之先。創造文字,以文記事,開典史之先。
首創牧草栽培,引種野生萊麥,開農業之先。發明魚網,教人結網打魚,開漁業之先。
馴化和飼養家畜,開牧業之先。捕獸獵禽,格殺虎豹,開武術之先。
發明測試風雨的石晷,開氣象預測之先。發明用樹皮編織蓑衣,開雨具制作之先。
首創人工養蠶,化繭抽絲織布,開絲織業之先,第壹次誕生了蠶絲為材料的絲織古典華服,是古典華服的前身。女皇十年(甲辰,公元前7697),女媧宣布廢除舊的群婚制度,施行以女人為主體的對偶婚姻,首創壹夫壹妻婚姻,開婚姻法之先,以獸皮為婚姻信物,開婚禮之先。
伏羲朝主要貢獻有:1、團結統壹了華夏各個部落,定都在陳地。將其統治地域分而治之,任命官員進行社會管理。
2、創造八卦,“龍”圖騰,頒布了《易經》,創立了儒教。3、創造文字,用於記事,結束了“結繩記事”的形式。
4、漁獵,馴化動物,發明了武術。5、變革婚姻習俗,倡導男聘女嫁的婚俗禮節,使血緣婚改為族外婚,結束了長期以來,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狀態。
6、發明陶塤、琴瑟等樂器,創作樂曲歌謠,將音樂帶入人們的生活。7、創造了絲織業,化繭抽絲織布,改苧麻為蠶絲作為古典華服的材料。
8、創造了天文學,以及完整歷法,建立了氣象預測學。此朝人類文化顯著成熟,此朝開始人類為現代人類,智力幾乎和西元2000年的人類沒有區別。
(神話中的龍族時代,龍蛇合擊的由來)伏羲聖朝(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5008年),立朝78位帝王,傳世2716周年。伏羲聖朝有三子朝,分為前聖朝905年(公元前7724年-公元前6818年),中聖朝905年(公元前6818年-公元前5913年),後聖朝905年(公元前5913年-公元前5008年)。
伏羲聖朝三子朝每朝905年,這是九五之尊的由來,伏羲聖朝立朝78位帝王,含8位帝後僭王***計86位帝。伏羲前聖朝905年***有32位帝,分別是:1伏羲,2遵移(女媧攝政),3師遵,4太昊,5昊遵,6少昊,7尊節,8伏泰,9羲號,10印槍,11新印,12盒印,13易,14純①,15隨象,16伏顯,17可塑,18郁。
二、伏羲的來歷伏羲的來歷
上古時代,華胥之渚有個叫“華胥氏”的姑娘,到壹個叫雷澤的地方去遊玩,偶爾看到了壹個巨大的腳印,便好奇地踩了壹下,就有了身孕,懷孕十二年後生下壹個兒子,這個兒子有蛇的身體人的腦袋,取名為伏羲。
伏羲(生卒年不詳),風姓,燧人氏之子。《史記》中稱伏犧,又寫作宓羲、庖犧、包犧、伏戲,亦稱犧皇、皇羲、太昊,又稱青帝,是五天帝之壹。傳說其生於成紀,壹說生於仇夷。 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
伏羲是古代傳說裏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之壹,是中國醫藥鼻祖之壹。相傳伏羲人首蛇身,與女媧兄妹相婚,生兒育女,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占蔔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他又結繩為網,用來捕鳥打獵,並教會了人們漁獵的方法,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伏羲稱王壹百壹十壹年以後去世,留下了大量關於伏羲的神話傳說。
三、伏羲是誰伏羲是中華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
相傳伏羲的母親華胥氏外出,在雷澤中無意中看到壹個特大的腳印,好奇的華胥用她的足跡丈量了大人的足跡,不知不覺感應受孕,懷胎十二年後,伏羲降生了。晉皇甫謐《帝王世紀》說:“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
東晉王嘉《拾遺記》說:“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州,神母遊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
唐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蛋?希?縲眨?萑聳霞燙於?酢D岡換?悖?拇筧思S誒自螅椅?誄杉汀I呱砣聳祝?惺サ隆!?。
四、伏羲有哪些歷史貢獻伏羲又叫太昊伏羲,據說,是華胥氏踩了雷神的足印生出的兒子。
世界混沌初開,伏羲帶著他統壹了的東方夷族部落,為了繁衍生息,從幹旱、荒蕪的成紀(今甘肅天水)沿黃河東下,終於來到了壹個水美土肥、樹茂林密、水中有魚、林有禽獸的地方宛丘(古稱陳州,今周口市的淮陽縣)。 這裏的湖泊壹萬六千多畝,像壹條盤旋的巨龍,緊緊地包圍著陳州城。
伏羲和他部落的子民沿湖居住下來,宛丘成為伏羲的都城,他以龍紀官建制,自號龍師,宛丘就成了龍都,他部落的子民也就是龍子龍孫,這些龍子龍孫繁衍生息,數千年之後變成如今的中華民族。至今周口壹帶的群眾仍稱伏羲為“人祖爺”。
在中華民族的形成過程中,伏羲有十大功績,其中的壹大功勞就是九針的制造,稱為“針灸鼻祖”。當時的九針主要用砭石磨制而成,九針主要指:鐫(音蟬)針、圓針、錫(音低)針、鋒針、鈹(音披)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
傳說中,伏羲用九針為百姓針灸治病,根據病情不壹樣,發病程度不壹,分別采用不壹樣的針型為百姓治療,均“不藥而愈”。 伏羲還用九針為自己針灸治療,從而避免了疾病的侵擾,留下了壽終正寢活到196歲的傳世佳話。
後人為紀念伏羲對中醫針灸學及社會發展的偉大貢獻,在宛丘建陵寢以祭之,曰太昊陵,現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 在此題詞“羲皇故都”。
五、伏羲在中國歷史真實存在的嗎“伏羲氏”,據說他“作結繩而為網罟”,教民漁獵。並且他還“取犧牲以供庖廚,以食天下”,發明了畜牧業,使人們有了較為可靠的食物來源,故又被稱為“庖犧氏”或“伏犧氏”。由於生產的發展,文化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有的傳說裏,還說伏羲氏發明了文字,代替了“結繩之政”。還有的傳說說他畫八卦,親嘗“百藥”並制“九針”為人治疾病等等。
有關伏羲氏的傳說,正是我國原始社會人們由原始群居進入了母系氏族社會初期階段的反映。這壹時期的不少遺址,發現了適於狩獵的細石器。河南許昌靈井、安陽小南海、山西崎峪等地的舊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就發現了不少刮削器、尖狀器和石鏃等。在山頂洞人居址發現了壹枚精致的骨針,說明磨制技術和鉆孔技術開始出現,為以後新石器時代的磨光技術開了先河。雖然這壹時期人們還沒有發明文字,但峙峪不少骨片上發現人工刻劃符號,很可能是在文字發明前人們為記述某種事情而有意識刻劃的。“伏羲氏”就是這個時代的原始部落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