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地方戲
中國的戲曲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上壹種獨特的戲劇藝術。由於中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的方言不同,除了京劇以外,還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戲。據統計,中國的地方戲遍及全國各地,有300多種,可以稱得上世界之最。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昆曲、評劇、粵劇、淮劇、越劇、豫劇、黃梅戲等。
昆曲
昆曲是我國的古老劇種,約在元末明初形 地方戲印譜
成於江蘇昆山壹帶,又稱“昆山腔”。明代嘉靖時期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昆山腔進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諸種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間小曲等多種藝術成分,創造出壹種輕柔委婉的“水磨腔”。與選氏同時的劇作家梁辰魚專為昆山腔編寫了《浣紗記》壹劇,演出後轟動江南,並迅速流行全國。明末清初,昆曲壹度繁榮,在藝術上更加精致完美,成為壹個具有全國影的劇種。至乾隆時期,昆曲藝術被統治階級所掠奪,內容趨向宮廷化,以致脫離人民群眾而漸衰落,到解放前夕,已瀕臨奄奄壹息的境地。解放後,昆曲在劇本.唱詞。唱腔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蘇劇團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貫》,轟動全國。1957年根據周總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劇院。昆曲這個古老的劇種,又煥發出藝術的青春。 評劇劉巧兒新鳳霞
評劇:發源於河北唐山,是流行於北京、天津和華北、東北各地的地方戲。它最初是在河北民間說唱“蓮花落”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先後吸收了其他劇種和民間說唱的音樂和表演形式,於清朝末年形成了評劇。評劇具有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擅長表演現代生活。著名演員有小白玉霜、新鳳霞等,代表劇目有《秦香蓮》、《小女婿》、《劉巧兒》等。
粵劇
粵劇是廣東省的主要劇種,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和閩南壹帶。居位在東南亞、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華僑、華人及港澳同胞也十分喜愛粵劇。明清時代,中國的許多劇種流傳到了廣東,這些劇種的聲腔與廣東音樂、民間曲調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壹個新的劇種——粵劇。 芳華保留劇目玉蜻蜓
粵劇用廣東方言演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著名演員有紅線女、馬師曾等,代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越劇
越劇:發源於古越國所在地浙江紹興地區,是浙江省的主要地方戲,流行在浙江、上海、江蘇、江西、安徽等地。越劇形成於清朝末年,最初全部由男演員演出,三十年代又發展成全部由女演員演出。越劇唱腔委婉、表演細膩抒情優美,已經成為僅次於京劇的壹個大劇種。著名演員有袁雪芬、王文娟、徐玉蘭等,代表劇目有《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臺》等。
豫劇
豫劇常香玉
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地方戲,也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調,流行於河南以及臨近各省,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豫劇的聲腔,有的高亢活潑,有的悲涼纏綿,能夠表演各種風格的劇目,傳統劇目有六百五十多出,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全國影響的劇種。著名演員有常香玉、牛得草等,代表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七品芝麻官》《花木蘭》《朝陽溝》等。
黃梅戲
嚴鳳英的牛郎織女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地方戲之壹,舊時稱為黃梅調,主要流行於安徽及江西、湖北的部分地區。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的采茶歌,傳入安徽安慶地區後,又吸收了當地的民間音樂,發展形成了這個劇種。黃梅戲載歌載舞,唱腔委婉動聽,表演樸實優美,生活氣息濃厚,受到了人們普遍的歡迎。著名演員有嚴鳳英、王少舫、馬蘭等,演出的傳統劇目有《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等。
滬劇
滬劇:是上海的地方戲曲劇種,屬吳語地區灘簧系統。滬劇源出“小山歌”。為與同在上海演唱的蘇灘、甬灘等其他灘簧相區別,故稱本地灘簧、申灘時調,簡稱“本灘”。1914年,邵文濱、施蘭亭、丁少蘭等發起組織“振新集”,從事本灘改良, 並改名為“申曲”。1941年,“上海滬劇社”成立,開始把申曲改稱為“滬劇”。優秀劇目有《羅漢錢》、《蘆蕩火種》、《壹個明星的遭遇》等。 淮劇代表作之壹牙痕記
淮劇
淮劇:又稱江淮戲,流行於江蘇、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區。淮劇語言是以今建湖縣的方言為基調,經過戲曲化而形成的壹種舞臺語言。清代中葉,在江蘇鹽阜(鹽城和阜寧)、清淮寶(淮安和寶應)壹帶流行著壹種由家民號子和田歌雷雷腔、栽秧調發展而成的說唱形式門嘆詞,形式為壹人單唱或二人對唱,僅以竹板擊節。後與蘇北民間酬神的香火戲結合,稱為江北小戲。之後,又受徽劇和京劇的影響,在唱腔、表演和劇目等方面逐漸豐富,形成淮劇。舊時淮劇大戲有“九蓮十三英七十二記”,代表作有上淮的《金龍與蜉蝣》、《八女投江》、《千古韓非》、《啞女告狀》、《恩仇記》、《九件衣》、《牙痕記》、《孟麗君》、《藍齊格格》、《櫃中緣》、《奇婚記》、《壹江春水向東流》、《十品村官》、《太陽花》、《諾言》等。
呂劇
呂劇:是中國山東省地方戲。以前叫“化妝揚琴”或“揚琴戲”,系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揚琴”演變而來。 池州儺戲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初名“直隸梆子”,後直隸省改稱河北省,始改今名。它淵源於陜西秦腔的梆子系統。大約在清代中葉以後,由山西蒲州梆子流入河北逐漸演變而成。清末曾在北京盛極壹時。後來梆子和皮黃曾同臺演出,互相交流、吸收,使梆子在藝術上日趨完整。北京的直隸梆子吸收皮黃精華之後,又稱“京梆子”。辛亥革命後,許多出色的梆子女演員不斷湧現,給梆子劇種帶來了新生面,使其唱腔音樂發生了較大變化。 河北梆子流行時,在我國華北和東北地區,尤其是在河北中、北部及京、津地區最為群眾喜聞樂見。河北梆子的唱腔高亢激昂、剛勁挺拔,主要有慢板、二六、流水、尖板、哭板、反調等板式,還有近百支用於舞臺伴奏的曲牌。
池州儺戲
池州儺戲:源於圖騰崇拜意識,主要流傳於中國佛教聖地九華山麓方圓百公裏的貴池、石臺和青陽等縣(區),尤其集中於池州市貴池區的劉街、梅街、茅坦等鄉鎮幾十個大姓家族,史載“無儺不成村”。它無職業班社和專業藝人,至今仍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祭祖、驅邪納福和娛神娛祖娛人為目的,以戴面具為表演特征。 池州儺戲有“儺儀”、“儺舞”和“儺戲”等表現形式。整臺“正戲”,飾演既有戲劇情節、表演程式,又有腳色行當和舞臺砌末等戲曲特征的“本戲”。是靠“口傳心授”的方式,宗族師承,世代沿襲,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農歷正月初七(人日)至十五擇日進行,“秋祭”即農歷八月十五進行,平時不演出。 池州儺戲匯蓄和沈澱了上古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諸多文化信息,涉及多種學科、多個領域,內涵十分豐富,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蘊涵和極高的文化人類學、戲劇學、宗教學、美術學、歷史學、考古學和民俗學等學術研究價值,仍保持著古樸、粗獷的原始風貌,是中國最古老最重要的民俗儀式,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象征,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戲曲之壹。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池州儺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編輯本段戲曲劇種大觀
北京——昆曲、北京曲劇 越劇
天津——評劇 上海——越劇、昆曲、滬劇、淮劇 滑稽戲、話劇、兒童劇、 木偶皮影戲 江蘇——昆曲、淮劇、揚劇、錫劇、蘇劇 河北——評劇、河北梆子、絲弦、老調 哈哈腔、亂彈、平調落子、 二人臺、唐劇、武安儺戲 隆堯秧歌戲、定州秧歌戲 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 山西——晉劇、北路梆子、蒲劇、耍孩兒 上黨梆子、二人臺、鑼鼓雜戲 碗碗腔、朔州秧歌戲、 繁峙秧歌戲、孝義皮影戲 昆曲
晉北道情戲、臨縣道情戲、羅羅腔 內蒙古——二人臺、漫瀚劇 遼寧——評劇、喇叭戲、遼南戲 復州皮影戲、淩源皮影戲 遼西木偶戲 吉林——吉劇、新城戲、黃龍戲 黑龍江——龍江劇 陜西——秦腔、碗碗腔、眉戶、漢調桄桄 漢調二黃、商洛花鼓、弦板腔 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阿宮腔 郃陽提線木偶戲 甘肅——隴劇、敦煌曲子戲、華亭曲子戲 環縣道情皮影戲 黃梅戲
寧夏——花兒劇 青海——青海平弦戲、黃南藏戲 新疆——曲子戲 山東——呂劇、茂腔、五音戲、 柳琴戲、藍關戲、壹勾勾 山東梆子、萊蕪梆子、柳子戲 河南——豫劇、越調、河南曲劇、宛梆 大平調、太康道情、大弦戲 懷梆、四平調、南樂目連戲 淮劇
安徽——黃梅戲、徽劇、廬劇、泗州戲 青陽腔、池州儺戲、鳳陽花鼓戲 嶽西高腔、徽州目連戲、墜子戲 浙江——越劇、婺劇、昆曲、紹劇、甬劇 西安高腔、松陽高腔、甌劇、 新昌調腔、寧海平調、亂彈 海寧皮影戲、泰順藥發木偶戲、湖劇 江西——贛劇、南昌采茶戲、贛南采茶戲 弋陽腔、青陽腔、萍鄉采茶戲、 徽劇、吉安采茶戲、廣昌孟戲 宜黃戲 二人臺
福建——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薌劇 閩劇、大腔戲、四平戲 梅林戲、閩西漢劇、北路戲 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木偶戲 漳州布袋木偶戲 廣東——粵劇、潮劇、正字戲、廣東漢劇 西秦戲、梅山山歌劇、白字戲 花朝戲、陸豐皮影戲 高州木偶戲、潮州鐵枝木偶戲 臺灣——歌仔戲 歌仔戲
海南——瓊劇、臨高人偶戲 廣西——桂劇、彩調、壯劇、桂南采茶戲 湖南——昆曲、湘劇、祁劇、辰河高腔、 巴陵戲、湖南花鼓戲、邵陽布袋戲 常德高腔、辰河目連戲、荊河戲 侗族儺戲、沅陵辰州儺戲 湖北——漢劇、楚劇、黃梅戲、 荊州花鼓戲、江漢平原皮影戲 四川——川劇、川北燈戲、川北大木偶戲 重慶——川劇、梁山燈戲 雲南——雲南花燈戲(玉溪花燈戲) 川劇
滇劇、白劇、傣劇、彜劇 貴州——黔劇、思南花燈戲、德江儺堂戲 布依戲、彜族撮泰吉、侗戲 安順地戲、石阡木偶戲 西藏——藏戲、山南門巴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