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學校〞都太熟了,可能從來沒想過這也有來源,其實在古代,學校曾經被稱為〝庠〞。註意,這不是癢的簡化字〝癢〞,而是〝庠〞(讀音同〝祥〞)。為什麽用它來表示學校呢??
從〝庠〞字的結構來看,〝廣〞字頭代表寬大的房屋。〝羊〞通〝祥〞,是〝善〞的意思,代表美好、完善。兩個合在壹起,就是〝庠〞,意思就是教人向善、識禮,從而使人品更加完善的地方,也就是現在說的〝學校〞。?
〝庠〞在古籍中有很多記載,比如:《禮記?鄉飲酒義》:〝主人拜迎賓於庠門之外。〞《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明代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五:〝庠為鄉學,有堂有室;序為州學,有堂無室。〞?
此外,從〝庠〞衍生出的〝庠老〞是古代對地方學官的敬稱。〝庠生〞是對明清時期府、州、縣學的生員的稱謂。?
據考證,4000多年前中國就有了學校,最早的學校就叫〝庠〞。高壹級的大學叫〝上庠〞,低壹級的小學叫〝下庠〞。之後到了夏朝,學校分成了四個等級,分別稱作〝學〞、〝東序〞、〝西序〞、〝校〞。商朝時,被稱為〝學〞、〝右學〞、〝左學〞、〝序〞。西漢時期,學校劃分為中央和地方兩種,中央設太學,地方上置學宮。到了唐朝,學校系統發展到了頂峰,分類更細,明清時期的學校都承襲了唐朝的制度。壹直到清末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欽定學堂章程》中首次把學校稱為〝學堂〞。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新的學制,〝學堂〞改稱〝學校〞,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