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請問,古代人從何時開始吃鹽?

請問,古代人從何時開始吃鹽?

在中國,鹽起源發生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制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

參考資料:

http://www.ricric.org/list.asp?id=408

中國關於食鹽制作的最早記載是海鹽。古籍記載,炎帝(壹說神農氏)時的諸侯夙沙氏在山東膠東壹帶首創用海水煮制海鹽,即所謂“夙沙煮鹽”。夙沙煮鹽可視為中國海鹽業的開端,夙沙氏是中國海鹽的創始人。

鹽資源的早期利用與傳說

人類在對鹽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積澱了豐厚的鹽文化,留下了無數美麗而富有詩意的傳說。

1、舜帝南風歌

相傳在虞舜時期,山西運城鹽湖周遍的人們發現並開發當地鹽池資源,取天然結晶鹽食用。舜帝來鹽池巡視,感慨萬千,曾撫琴歌唱:“南風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意思是說:夏季的南風,使解池沿岸的鹽水迅速蒸發,凝結成為鹽顆,她解除了百姓的淡食之苦;南風吹來,滋生鹽粒,朝取暮生,暮取朝復,取之不竭,成為當地百姓的主要財源。

2、夙沙煮鹽

中國關於食鹽制作的最早記載是海鹽。古籍記載,炎帝(壹說神農氏)時的諸侯夙沙氏在山東膠東壹帶首創用海水煮制海鹽,即所謂“夙沙煮鹽”。夙沙煮鹽可視為中國海鹽業的開端,夙沙氏是中國海鹽的創始人。

3、黃帝、炎帝與蚩尤為鹽而戰

據傳,炎帝與黃帝為了爭奪古代盛產池鹽的山西解池,雙方在阪泉(阪泉在山西解縣鹽池上源)打了三次大仗。最後,黃帝收服了炎帝,炎帝的部族並入黃帝部族,黃帝取代炎帝成為華夏眾部落的首領。此戰號稱“中華第壹戰”。炎黃部族為爭奪池鹽而戰,為爭奪池鹽而統壹,成為中原地帶最強大的部落聯盟,也就成為中華民族的雛形。後來黃帝和蚩尤又在此交戰,並活擒了蚩尤。黃帝在解池附近戰炎帝、擒蚩尤等活動的傳說和遺跡,正是氏族時代東方部落爭奪鹽池資源真實寫照,足見鹽在人類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4、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鹽宗廟宇——池神廟

在古河東解州安邑縣東南十裏的鹽池北畔臥雲崗上,矗立著巍峨的池神廟,它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祭祀鹽宗的廟宇,唐以前,解池已建有盬宗廟。

據傳說,唐代宗大歷十二年(777年),因陰雨連綿使鹽池露天生產受到很大損失,當時兼任河東租庸鹽鐵侍禦史的崔陲時祈禱天佑,天晴後鹽池裏竟然“紅鹽自生,盈掬傾筐,或繭或粟,形攢伏虎,色沏丹砂,古之未有”。戶部呈報給皇帝,唐代宗派人核查屬實,遂認為鹽池生紅鹽,上古未有,是“祥瑞之兆”,不但“編於史冊,薦於郊廟”,而且於冬十月,詔賜池名日“寶應靈慶”,並立鹽神廟,封池神為靈慶公。從現存史料及珍貴照片上獲悉,鹽神廟前曾書有壹副對聯:“東海栽玉樹,西池生金霞”,傳說是呂純陽的手筆,橫批為“地接天寶”,傳說為韓湘子所書。呂純陽與韓湘子都是傳說中的仙人,他們的筆墨給古老的池神廟增添了無限的“縹緲仙機”。

5、鹽湖女神

在我國西藏地區,人們對鹽和鹽湖之神有著普遍景仰與崇拜。廣大藏區的食鹽主要來自藏北鹽湖區,人們要成群結隊、翻山越嶺、長途跋涉,才能運回他們視為生命的鹽,那種對鹽和鹽湖女神的景仰與崇拜在鹽的運輸上可見壹斑。西藏的馱鹽隊,從古至1998年最後的馱鹽隊消失,都是清壹色由男人組成,而且在整個馱運過程中絕無例外地不準接近女人。據說,鹽湖之神是女性,見了女人會妒忌而發怒。在馱鹽人裝滿鹽袋、踏上歸程之前總要對鹽湖女神祈禱拜別,稱鹽湖女神為母親,自稱為鹽湖女神的兒子。啟程前壹天晚上,馱鹽人在湖邊塔形瑪尼堆上扯起五色碎布的經蟠,並在繩上系上壹團團牛羊毛,用糌粑或面團捏成大大小小的牛羊,用酥油做成柏枝模樣,供在瑪尼堆前,投在鹽湖裏,用以感恩鹽湖母親,保佑壹路平安。還有壹種形式,是把酥油捏成的牛頭對準家鄉方向,置於瑪尼堆前,馱鹽人扮演馱牛,有壹人扮演趕牛人,手持烏爾朵趕“牛”,嘴裏不停地吆喝,繞瑪尼堆壹周,壹直趕“牛”回到駐地帳篷前,這時扮演家鄉人的就迎上前來並連連誇贊他們旅途順利和鹽巴質量好。

6、白羊井

雲南大姚縣有著名的白鹽井,是因白羊發現鹹土而由白羊井演變成的著名鹽井。據明《滇誌》載:南詔蒙氏時有壹個牧人在現今白井提舉司東壹裏左右,發現壹白羊總喜歡用舌頭去舔那裏的活土,並且趕不走它,覺得奇怪,然後掘地而發現了鹵泉,便鑿井取鹵。這口井就被取名白羊井,即現在的白鹽井。

7、黑牛井

據《康熙黑鹽井誌》記載,雲南祿豐縣古時有壹個名叫李阿召的彜族女性,放牧時發現壹頭老黑牛吃飽草後總是跑到壹個小池喝水,產生了好奇之心,她壹嘗竟然池水是鹹的,人們便在這裏打井吸鹵曬鹽。為紀念黑牛的“歷史功績”,人們便把此處稱為“黑牛井”,“黑井”也由此成為了馳名雲南省內外聞名的“千年鹽業古鎮”。李阿召也成了黑井人代代侍奉的女龍王,在撒馬坪至今還有李阿召的石雕像。

8、四川省自貢市的鹽神——梅澤

梅澤是四川自貢富順鹽場的井神,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記載,晉太康時期,獵人梅澤狩獵時幾乎每天在同壹個地點都會打到壹只鹿,久而久之,這引起了他的註意,梅澤很快便發現每只鹿在被獵中之前都在舔舐著地面,梅澤也捧起地上的泥土來嘗,他發現泥土是鹹的。於是,梅澤在該地安家打井取鹵水,並把汲取的鹽水熬制成鹽,還教會了當地人們最初的、也是最簡單的原始煮鹽技術。梅澤死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打井取鹵煮鹽的鼻祖,把他供奉為井神,並修了井神廟。清道光時期,鹽商們集資捐款,將井神廟從富順遷到了自流井鹽場。

9、四川鹽源縣納西族的鹽神——開山姥姥

在四川鹽源縣的納西族,他們供奉的神祗中有壹位鹽神,是壹位少女形象。相傳在古代,這位少女在牧羊時,發現白鹿群在壹池水邊飲水,而她所放的羊也喜歡飲用此池之水,就嘗了壹下池水,發現是鹹的,回去告訴別人,於是人們在此掘井,提水煎煮得鹽。《鹽源縣誌》記載:“鹽井開於西漢……歷五代而終宋,夷疆久己荒蕪……無有知其處者。乃有牧羊夷女,蓑笠而習飲池之故,既知齊水,乃事牢盆,至今祀之,如玉女神焉。”在清代,人們將這位發現鹽水的少女稱為“開山姥姥”、“天井娘娘”。現鹽源縣建有壹座“開井娘娘”廟,廟中塑著壹個納西族少女形象,旁邊還塑著壹頭牛,表示鹽泉是由於放牧而被發現的。據說此廟從前香火旺盛,無論哪個民族煮鹽和販鹽的人都要來到這裏供奉祭祀。

10、大公井與貢井

大公井,是南北朝末期鑿成的大口徑鹵井,被譽為天下第壹古鹽鹵井。據傳其井位在四川省自貢市貢井區河街子東嶽廟菩薩塑像下(今貢井街河街子居委會44號),後因廟宇被拆,現已作民居,井位在壹居民的床下,該井位雖僅是傳說,但仍有依據,從時間上看,貢井之鹽最先產於河街子後老街、新街,再艾葉、長土。大公井井位正是在河街子的範圍內,從技術上講,早年挖掘大公井時,尚未有開鑿深井的技術,大公井屬大口徑淺井,也與同時代的井相符。自貢市文物保護部門曾在此進行過多次挖掘,此井只是數米深、數米寬的大水氹。據老年人講,在這周圍就有淺井13口之多。

唐以前,大公井已頗有名氣,成為與富義井(今富順)交相輝映的著名鹽井。據唐《元和郡縣誌》記“唐武德元年於公井鎮置榮州,因改鎮為公井縣,具有鹽井十所,又有大公井”。後周時期(951壹96O)公井縣曾包括自流井地區,鹽政與鹽務均由州、縣官員負責。

北宋慶歷皇佑年間(1041壹1054),四川出現小口深井“卓筒井”促進了井礦鹽的發展,開始使用牛力推車。公井鎮是卓筒井的發祥地之壹,開始使用頓鑿式鉆井法,使井鹽由大口淺井步入小口深井。據李約瑟所著的《中國古代科學史》深井所用頓鑿式鉆井法,在十壹世組傳人歐洲,推動了世界鉆井技術的發展。明洪武九年(1376),在公井鎮設薪羅鹽課司管理鹽政,征收鹽稅,其時,年鹽產量巳達50萬公斤。

公井為何易名貢井呢?傳說大公井所產之鹽,色白味佳,曾供宮廷食用,被朝廷視為貢品,故公井逐被貢井取代。明嘉靖巳醜(lSZ9),曾任禮部郎中的進士熊過,在所撰《吳方泉墓誌銘》中,曾有“子朝借籍為官鹽,丁口煮鹽貢井,貢井地屬榮州而畛於富順”的記載,證實了貢井之名在明代已經出現。

11、自流井

自流井,位於四川省自貢市釜溪河西岸火井沱壹帶的鹽井群。因其“井水自然流出,非人力契鑿所成”而得名。據史載,在明朝嘉靖十八至三十三年(公元1539-1554年)這段時期,因原富順鄧井關壹帶的主要生產井坍塌廢棄,而必須開新井賠舊課,勞動人民便在今富順縣城以西90余裏的榮溪水濱(火井沱壹帶)開鑿了以壹口自流古井為代表的壹批鹽井,便把“自流井”作為這壹地區鹽井群的稱謂。在明末清初,該地鹽業生產迅速發展,至清代鹹同年間(1851壹1875年)進入鼎盛時期,鹽井達900余眼,雖火力薄,不及貢井,但氣鹵(天然氣和鹵水)兼優,“富庶甲於蜀中,成為川省精華之地”。人口也越聚越多,前清時,商業就極為繁盛,石櫃臺等處,鹽號林立,錦繡繁華。每當夕陽西下,粉黛笙歌,洋洋盈耳;金融活動,現金流通,商賈摩肩接踵,這情形,並不亞於通商大埠。“自流井”便逐漸演化為這壹地區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