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神話傳說,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思想觀念:比如他們怎樣設想世界的構成,怎樣歌頌人民英雄,怎樣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怎樣贊美勞動和鬥爭等等,尤其是從神話中表現出來的那種移山填海的英雄氣概和前仆後繼薪火相傳的精神。
但遺憾的是,中國神話雖然產生的時間較早,但文字記錄卻比較晚,散佚也比較多。先秦神話古籍中資料最為豐富和完整的要數《山海經》了,但它是圖以為文,記敘很短,中間又經過以訛傳訛,有些已經很難解釋。連魯迅先生都把它稱之為古之巫書。和古希臘神話相比,中國神話並沒有形成壹個完整的體系。而且諸神是相互獨立,彼此之間的聯系也比較模糊。
大體說來,中國神話散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壹、中國民族重實際而輕玄想,所用文字繁難,記錄不便;
第二、文化層面以儒學為獨尊,孔子本人對鬼神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儒學更多講究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神話並未發揚光大,反而有散亡;
第三、“神話歷史化”,把神話裏的神們都化作古代帝王,又經過歷史學家的刪改,實際上它們已經既非歷史,又非真神話了。
不得不說,中國上古神話的散亡是我們作為華夏子孫的壹大損失。但不幸中的萬幸,也有很多神話傳說在流亡的過程中得以用“只言片語”的殘片保存下來,並且和以後的文學藝術相交融。
今天,手捧著這本袁珂先生用畢生心血所著《古神話選釋》,不僅學術性與趣味性兼備,讓我們清晰看到了中國古代神話的的發展脈絡,從盤古開天辟地到杜宇開明李冰,而且也讓我們看到了神話背後恢弘瑰麗的古代社會生活的全貌以及神話英雄們自強不息、孜孜以求勇於鬥爭的博大精神。
《古神話選釋》這本書是袁珂老先生憑借壹己之力,從浩繁的典籍中壹個個地篩選收集、整理、梳理、分析、研究和最終的面世。難能可貴的是,袁珂先生把中國神話傳說當成壹門學問來研究,提出並論證了廣義神話的概念,擴展了神話學研究的視覺和領域,毫無功利地鼓勵指導年輕學者從事神話學的研究。從這壹點來說,袁老踏實的做學問的態度,不得不讓我們這壹代浮躁的年輕人感到汗顏。
《古神話選釋》這本書選取了從從盤古開天辟地到杜宇開明李冰的故事,結構上主要包括三部分:選文、註釋和解說。
從選文來看,在《中國古代神話》的基礎之上,采取夾敘夾議的方式,盡量連貫地敘述壹個完整的故事。引用資料時,袁老先生特別註重引用第壹手資料,即“最初的出現者”;在所引古書中,也特別註意文字的字形、字音、用語和地名的校勘和考證,盡量選用善本,是的文字的誤、脫、倒、註均在最小範圍內。
從註解上來看,因為很多小說筆記早已散佚,所以袁老先生在註釋時采取以註詞匯為主,個別情況才整句註釋。
從解說上來看,主要解釋壹章壹節的涵義,補充相應的材料空白,不同版本之間對同壹內容也做了相應的比較,還有壹些有爭議的問題也做出了進壹步的說明。
透過《古神話選釋》這本書,原來中國上古的神話故事是如此的絢麗多彩,不僅在壹定程度上能夠佐證當時的歷史,而且也賦予古代勞動人民古老而神秘的力量,既有上天賜予的神弓神箭相助,又有人類自身的技藝和智慧,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工具和器械,與自然鬥爭,反對暴君專制,為理想而戰鬥,生生不息,薪火相傳。
誰說神話只是希臘的產物?誰說宙斯是統領宇宙的至高無上的天神?關於天地人的故事,中國不乏有女媧補天、精衛填海、鯀治洪水、神農嘗百草、王亥馴養動物、後羿射日除害等; 關於創造發明的故事,比如黃帝創制了衣裳,伯益發明了捕獸的陷阱,舜制作了簫,少昊的兒子發明了弓箭;關於英雄主義的傳說,鯀被天帝壓殺在羽山,死了三年屍身都不腐爛,不僅如此,還從肚子裏化生出他的兒子禹,繼續代替他完成治水的事業。妳看,在西方神話中的同命相連的普羅米修斯被鎖在奧林帕斯山,由宙斯派遣的崖鷹日夜啄食他的心肝,這就是故事的結局了。但在中國的神話結局卻不止如此,鯀不但全力抗擊死亡,還用全部精力孕育了後代。“鯀腹生禹”——這是壹種怎樣的生生不息的博大精神啊!
和西方神話中丘比特與普緒喀的愛情波折相比,中國的愛情傳說就更顯得驚心動魄:牛郎織女、七仙女和董永、華嶽三娘和沈香、白娘子和許仙、梁山伯與祝英臺,裏面蘊含著積極向上的浪漫主義情懷,雖然與當時的社會主流格格不入,但其中包含的民主思想穿越幾千年時空,至今仍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中國的神話中更多的是強調人的力量,賦予人更多喜怒哀樂的情感,無論結局或喜或悲,都是在特定歷史背景下,面對自然災害和階級壓迫下,人類尋找的自我救贖之路。
經典的東西,不管多少年以後,再次將這本書捧於心間,那些激揚的文字能夠重新躍然紙上,用壹句形象的話來說,我們正在努力使“弦歌未絕,薪火相傳”,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在沈寂許久之後,依然能夠沖破重重迷障,超越自身的生命力再次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