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苗族有哪些習俗?

苗族有哪些習俗?

1,拔山雞毛

廣西苗族男生追求對了人,在蘆笙上插上壹根漂亮的雉雞羽毛,對著姑娘吹壹曲動聽的曲子。小夥子舞動蘆葦,讓野雞的毛拂過姑娘的臉頰。姑娘感興趣,就撥掉蘆笙上的雉雞毛;反之,就轉身走開。

2、半路“抓親戚”

這種習俗流行於湘西苗族地區。姑娘結婚的時候,六個年輕姑娘和壹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婦女組成了歡送會。婚禮隊伍由六個男孩和兩個女孩組成。

兩個隊在早上5點鐘彼此相對出發。見面後,迎親隊伍把摘下來的糯米交給大嫂,大嫂把新娘的竹籃交給迎親姑娘,然後把糯米分給大家。

這時,壹個正在出嫁的姑娘說:“婆婆,我嫂子是誰?”話音沒落,為新娘送行的姑娘緊緊地圍住了新娘,保護著她。結婚的青年男女試圖“抓住”新娘。最終,新娘被“抓”走了,送行的人完成了任務。婚禮方把新娘帶走,雙方道別。

3.半夜搬家

這是雲南省祥雲縣茶郎哨鄉苗族人世代相傳的習俗。舊社會,半夜搬家是為了躲避富人的債務,現在已經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成了傳統的民族活動。無論誰搬家,村民都來幫忙祝賀。

他們把要搬的東西放在院子中間,演奏蘆笙、嗩吶和三弦。大家圍著家具跳舞,歌舞停了,主人忙著給客人敬酒。把家具搬到新房後,再壹次圍成壹個圈,開心地跳舞。

舞圈很講究,中間是孩子,象征著苗家的希望和未來;第二圈是女孩,象征美麗的花朵;第三圈是年輕人,象征著苗家的繁榮和強大;第四第五圈是老人,說明苗家的孩子在老壹輩的培養教育下茁壯成長。

擴展數據:

苗族禁忌

湘西苗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禁忌,比如在家或晚上不吹口哨;避開龍巖地震(大殿中央有蓋巖,下面放著龍的祭品,是龍的棲息地);父母在,晚輩照顧不了。

早起,避免在早餐時間說“龍”、“蛇”、“虎”、“豹”、“鬼”;每年立春後,避免連續五個“戊”日,在那壹天不準挑水或下地;在立春,第五個五年計劃被稱為"春季社會",這個社會在第五個五年計劃的前壹天被稱為"小社會",在第五個五年計劃的後壹天被稱為"大社會"。

小社殺羊,大社殺豬,祭祀菩薩,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清凈百姓,六畜興旺;過年前後,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禁止理發、曬衣服、女人用針花錢、三腳架放柴火、出門帶財物、搓繩、生日狗鼠掃地的人。30歲忌磨頭發、梳頭。

正月初壹至初三忌煮飯(先用蒸籠蒸飯),除夕殺雞只吃肉喝湯;開春後,人和牛外出勞作要選個好日子。人是“馬、鼠、狗”。奶牛在“鼠日”出去工作,產出更多的奶牛。公牛在“馬日”出門幹活時力氣很大。

扔糧食的時候播種對農作物的生長不利。據說“羊日”是幹燥灼熱的日子,“蛇、牛、雞”是紅色邪惡的日子。最好在“馬猴”日播種。春節、端午節、七月半禁止女性參觀。立秋忌圍園拔菜。

農歷五、十四、二十三日是該月的忌日,所以壹開始就禁止舉辦喜事。吳忌吃狗肉;龍姓忌吃羊肉;人們不允許被埋在所謂的龍脈線房子的前後。如果犯了忌諱,可能會導致訴訟和打架。有的苗族人避免外人進屋,坐在火坑(據說是祖廟)的正面左側。以上禁忌因地而異,現在大多已被新習俗所取代。

百度百科-苗族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