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版本目錄的基本介紹

版本目錄的基本介紹

中國宋代以後,由於雕版印刷事業繁榮,同書異本的現象比較普遍。《郡齋讀書誌》、《遂初堂書目》和《直齋書錄解題》是較早記載有版本情況的目錄。明代版本目錄較多,如晁瑮《寶文堂分類書目》、周弘祖《古今書刻》等。清代考據學和版本學興起, 私人藏書、 刻書普遍。版本目錄中較著名的有錢曾的《讀書敏求記》、於敏中等人的《天祿琳瑯書目》、黃丕烈的《百宋壹廛書錄》莫友芝的《郘亭知見傳本書目》、邵懿辰的《四庫簡明目錄標註》、丁丙的《善本書室藏書誌》等。其中《讀書敏求記》是中國第壹部系統研究版本的書目。中華民國時期的版本目錄有柳詒征等人的《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圖書總目》、孫殿起的《販書偶記》等。中華人民***和國建立後,編出了《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上海圖書館善本書目》,《中國善本書提要》以及《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等。

很多國家都重視對版本目錄的研究和編制。西方目錄學家將目錄分為兩大類,其中之壹為評論性書目即相當於版本目錄。美國目錄學家F.鮑爾斯的《目錄與校勘學》(1964)是壹部頗有影響的著作。重要的版本目錄有英國《不列顛博物院藏15世紀印本書目》(1908)和英國目錄學家A.W.波拉德等編的《莎士比亞的對開本和四開本:莎士比亞戲劇版本研究》(1909)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