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感應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壹”。古代認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為”是合壹的。
戰國時子思、孟子就提出了這壹理論。
後來漢儒董仲舒即強調“天人之際,合而為壹”。
宋儒程顥則說:“天人本無二,不必有合”。
天人感應是主要流行於中國漢代的關於天人相互關系的神秘主義思潮。
天人感應思想起源很早,散見於先秦古籍之中。《洪範》說:“肅,時寒若”,“乂,時旸若”,認為君主施政態度能影響天氣的變化。這是天人感應思想的萌芽。春秋時盛行的占星術,依據天體的運行推測人事的吉兇禍福,是天人感應思想的直接來源。戰國後期,陰陽家鄒衍“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遇之變”,使天人感應思想趨於系統化。漢代董仲舒繼承和發揮了陰陽家的思想,使天人感應說臻於成熟。
在董仲舒思想中,天人感應是其神學目的論體系的核心。天人感應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①災異譴告說,認為自然災害和統治者的錯誤有因果聯系。“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天子違背了天意,不行仁義,天就出現災異,進行譴責。若“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②“天人同類”說,認為“天有陰陽,人亦有陰陽,天地之陰氣起,而人之陰氣應之而起;人之陰氣起,而天之陰氣亦宜應之而起。其道壹也”。這種說法,以氣為中介,認為氣具有刑德的作用,“陽為德,陰為刑”。同時,人的道德行為也可以引起氣的變化而相互感應,說“世治而民和,誌平而氣正,則天地之化精而萬物之美起;世亂而民乖,誌癖而氣逆,則天地之化傷,氣生災害起”。董仲舒把“天”塑造成至上神,以“天人感應"說來限制無限的君權,同時也給君父的尊位及其統治找到了理論根據。在董仲舒著作中,上述兩種說法是相互結合交替發生的。
在漢代,天人感應思想占了統治地位,劉向,劉歆、班固都承認政治得失,可以導致災異變怪。《史記·天官書》、《漢書·五行誌》有大量災異變怪的記載。讖緯之學泛濫時,天人感應說更為盛行。在中國封建時代,天人感應思想流行不絕。後來,壹些思想家曾利用天人感應作為推行其政治改良的理論工具。天人感應說在歷史上曾起過壹定的積極作用。但是,這種學說歪曲了人和自然的聯系,束縛了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認識。它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基本上是消極的和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