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第二帖自由辯論國學通俗化是否有利於國學的傳承
回復 9# 通俗----淺顯易懂,適合或體現大多數人的水平。通俗化---使通俗的過程。國學通俗化是將佶屈聱牙的古代經典轉化為現代人易於接受的形式,而並非對國學經典的曲解、誤解、庸俗化。接下來想問對方,什麽是傳承?國學傳承的基礎是什麽,怎麽樣更有利於國學的傳承呢?老師把它解讀意味著什麽?那就是老師把大多數同學看不懂的古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讓大多數同學能理解。這就是壹個典型的通俗化過程。知識的吸取、接納和排斥,那也是在老師的解讀之後才出現的,先有了通俗化,才有了知識的吸取、接納和排斥。我們接受的是壹個老師的思想,接受的不是思想是老師對原文的理解.如果要真正的去理解書中說什麽,是不是要在翻譯過後再返回到原文去理解呢?那也是在聽完老師的課之後才會返回到原文去理解吧,難道對方辯友都不需要聽課,直接自己就修完了課程?國學傳承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壹種是精神的研修,國學需要研究、發掘;另壹種是利用各種手段,借助現代化的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接受並傳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