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漢時期(公元前208-202年),盱眙屬西楚東陽郡。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反秦起義軍首領項梁立熊懷之孫為王,招安天下,仍稱(後尊為楚懿帝),定都盱眙。九月,遷都彭城(今徐州)。
西漢高祖六年(前201),在廣陵建立荊,高祖十二年(前195)廢荊,建立吳。盱眙先後屬荊、吳。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吳廢,盱眙改為。武元帝開國六年(前117),設臨淮郡,許儀隸屬於此,是臨淮校尉統治的地方。
新王莽時期(9 ~ 23年),盱眙改名為“五礦”。
東漢光武帝年間(25 ~ 57),臨淮郡並入東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將臨淮郡故裏劃出東海郡設立下邳州,盱眙先後隸屬東海郡和下邳州。
三國時期(220-265),盱眙入魏,屬徐州下邳縣。後期,盱眙被廢。
西晉太康元年(280),邳縣以下的淮南,位於懷縣附近。永寧元年(301),臨淮郡更名為臨淮州,盱眙為郡,歸臨淮郡管轄。永嘉年間(307-312),石勒開始攻金,盱眙被石短期占領,仍屬臨淮郡。
東晉七年(411),盱眙脫離臨淮郡,郡設徐州。此時沒有盱眙縣,盱眙縣轄考城、杜摯、陽城三縣。
南宋雍正二年(421),徐州加徐州,盱眙仍為郡,轄考城、杜摯、陽城三縣。元嘉八年(431),江淮之間為南兗州,盱眙縣改為南兗州。元嘉二十八年(451),南兗州從廣陵遷至盱眙。元嘉三十年(453),周楠被廢,後復置,國政仍移至廣陵。宋末,盱眙縣增加了對新都、綏棱兩縣的管轄。
齊,復位盱眙縣,隸屬盱眙縣,南接兗州。全縣轄考城、盱眙、陽城、杜摯、昌樂五縣。建元四年(482),北兗州統治由淮陰移至盱眙,盱眙縣改為北兗州。
梁、盱眙二郡,初屬北兗州,後屬淮州。梁武帝末年(549),淮南被東魏占領,盱眙縣設郡,屬淮州,郡轄盱眙、陽城、杜摯三縣。進入北齊後,盱眙縣仍屬淮州,縣轄考城、盱眙、陽城、杜摯四縣。
陳,太建五年(573)八月,在盱眙入陳,九月改。盱眙縣現轄考城、盱眙、陽城、杜摯四縣。太建七年(575),盱眙縣改為南兗州。後來在盱眙縣建立,不久就廢了。太建十壹年(579),盱眙郡入周,為揚州。該縣現轄4個縣:考城、盱眙、杜摯、陽城。
隋朝,皇三年(583),撤銷盱眙縣,考城、杜摯、陽城三縣合並為盱眙縣,隸屬江都縣。
唐和武德四年(621年),西楚州設郡,盱眙縣屬之。武德八年(625),西州廢,盱眙改滁州。廣齋元年(684)改泗州臨淮郡,隸河南道。五代時,入吳。大和三年(931),吳國盛盱眙縣成為募兵軍。進入南唐後,盱眙屬滁州。周先德中(954 ~ 959)入周緒義。
宋初,盱眙屬滁州。乾德元年(963年)改為泗州。建言三年(1129)六月,縣升軍,轉淮南東路。次年九月,軍廢為郡,屬濠州。紹興二年復泗州(1132)。紹興十二年(1142),天長郡升為天長軍,盱眙為其下屬郡。五月,天長軍被廢,盱眙縣恢復為軍,轉淮南東路,盱眙軍轄天長、趙信兩縣。
大道初(1165 ~ 1168)盱眙入晉,仍為盱眙軍。金玄宗南渡(1214)後,盱眙軍改為鎮淮府,不久被棄,盱眙歸宋。寶卿三年(1227),盱眙再次入金。少定五年(1232),金將帶降宋,將軍改為趙辛軍,轄天長、趙辛二縣,屬淮南東路。
元之初,被征為詔軍統治。至元十三年(1276),趙辛道為安撫司,轄盱眙、天長、趙辛和五河四縣。次年,在盱眙縣。李智昭信魯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改為臨淮府。至元十七年(1280),五河郡劃歸泗州。至元二十年(1283),趙信郡廢棄,其地並入盱眙郡。至元二十七年(1290),臨淮府廢,盱眙縣屬泗州。
明、盱眙為郡,屬泗州。泗州,洪武元年(1368),屬林好府,次年直屬中書省。洪武四年(1371),改為鳳陽府。
清朝和盱眙初屬鳳陽府四友。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城沈入水中,泗州府遷至盱眙。雍正二年(1724),泗州升為直隸州,調任安徽布政使部。盱眙還是壹個縣。乾隆四十二年(1777),洪縣改泗州,國政由盱眙遷至洪縣(今泗縣)。
民國時期,盱眙開始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6月(1914),屬安徽槐泗路。17年(1928),再次隸屬安徽省。21 (1932)年5月,安徽省以總縣令為區,盱眙屬第七區。同年5438年6月+10月,改首席縣令為行政督察區,盱眙為安徽省第六個行政督察區。民國27年(1938),盱眙改為第五行政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四月以後,國民黨和* * *產黨領導的兩個政權以不同的隸屬關系並存。
國民黨政權盱眙開始隸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七月,第六行政監察區改為第四行政監察區,盱眙隸屬其中。民國三十年(1941)初,盱眙改為新設的第九行政監察區。民國33年(1944),撤銷第九行政監察區,盱眙改為第五行政監察區,直至民國37年(1948+2月)盱眙解放。
* * *盱眙,黨政權,隸屬皖東津浦路以東各界人民抗敵委員會(以下簡稱津浦路東壩縣聯防辦公室,後改稱淮南蘇皖邊區行政公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二月,盱眙、嘉善兩縣合並為徐佳縣,隸屬淮南-安徽邊區津浦路東專員公署。次年,10月,(次)賈(山)分而治之。民國三十四年(1945),10年六月,淮南津浦路東專員公署更名為華中蘇皖邊區第三行政專員公署,盱眙歸屬不變。民國三十五年(1946)七月,新四軍淮南主力北撤山東,盱眙為遊擊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六月,重建人民政權,設立司(南)徐(池)邊署。165438年10月,徐佳辦事處、盱眙縣政府(三名壹機構)成立,先後隸屬淮南津浦路東專員公署、江淮第壹行政區。37年(1948)?6月,盱眙、嘉善、來安、六合四縣合並,組成盱眙縣六縣政府。65438+2月,盱眙全境解放,盱眙縣政府(民主政府)成立,仍屬江淮第壹行政區。民國三十八年(1949)四月,江淮第壹行政區改稱皖北第壹行政區,盱眙歸屬不變。六月,盱眙改為皖北楚縣壹帶。
建國後,盱眙初屬皖北楚縣。1953年,皖南、皖北合並為安徽省,盱眙為安徽省滁縣專區。1955年,為加強洪澤湖管理,盱眙由安徽省劃歸江蘇省,隸屬淮陰區。1966,變更為新設置的六合區。六合區1971撤銷,盱眙屬淮陰區。65438年至0983年,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盱眙縣隸屬淮陰市。
2015年5月8日,省政府(蘇[2065 438+05]465 438+0號)批準盱眙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鎮、鄉、王店鄉,設立街、太和街、街、天泉湖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