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城內東昌坊新臺門周家。幼名阿張,長根,長庚,學名周樟壽。光緒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書屋從壽鏡吾讀書,課余影描圖畫。與章閏水建立友誼。
光緒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獄,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產中落,全家避難於鄉下。每天為父親出入於質鋪及藥店,遭人冷眼。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父親去世。家境益艱。於本年開始寫日記。
魯迅對後世的影響:
1、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說、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小說建立了中國小說的新形式;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
2、作為壹名學術研究者,魯迅運用西方的文學觀念研究中國古典小說撰寫了《中國小說史略》,其不僅結束了“中國之小說自來無史”的時代,也創造了文學史著作的典型範例,“為後學開示無數法門”,郭沫若將其與王國維的《宋元戲曲史》並稱為為中國近代學術史上的雙璧。
3、魯迅堪稱現代中國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深刻影響著他的讀者、研究者,以至壹代又壹代的中國現代作家、現代知識分子。魯迅同時又是20世紀世界文化巨人之壹。他創造了“內外兩面,都和世界的時代思潮合流,而又並未梏亡中國的民族性”,並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的“現今想要參與世界上的事業的中國人”的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