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三菊湯簡介

三菊湯簡介

目錄1拼音2處方3方法4功能主治5三菊湯用法用量6節選7三因卷8 7.1處方7.2組成7.3適應癥7.4三菊湯用法用量7.5加減。7.6制備方法7.7各種討論7.8註8《醫策六書》卷23 8.1方名8.2組成8.3主治8.4三鞠湯用法用量8.5各種討論附件:古籍中的三鞠湯1拼音sàn jù tāng

處方半夏(七次湯洗)、檳榔、當歸各22g、陳皮、杏仁(麩炒、去皮、尖)、肉桂各60g、茯苓、甘草(焙幹、去皮、臍)、川芎、枳殼(麩炒、去皮、去皮)、厚樸(姜汁制)、吳茱萸(湯洗)各30g。

3.把藥檔做好。

功能主治氣滯,痰濕內阻,血液循環不暢,積滯,氣機上下,有時心絞痛,腰脅刺痛,上氣腔堵塞,氣喘咳嗽,腹脹,大便不利。

5三菊湯用法用量:每次服用12g,用水220ml,煎至160ml,空腹服用。

摘自《三因壹病綜合征》第八卷。

7《三因》卷八7.1方明三居堂

7.2半夏(7次湯洗)3分,檳榔3分,當歸3分,陳皮2兩,杏仁(麩炒,去皮尖)2兩,肉桂2兩,茯苓1兩,甘草(炒)1兩,附子(制,去皮臍)1兩。

7.3主治:氣長期積聚,如腹痛,氣機升降,有時發作,心口絞痛,腰脅刺痛,上氣壅盛,氣喘咳嗽,腹脹,大便不利,或腹痛泄瀉,淋漓不止,遺精渾濁,徐若乏力。

7.4三菊湯用法用量:每份4元,1.5杯水,煎至7分,飯前服用。

7.5大便加減不利,呈黃色。

7.6制備方法的備案。

7.7諸學派討論《醫方考》:方名曰“散則聚”,故散六腑以聚氣。蓋氣之道,熱則弛,弛則聚;寒則凝滯,凝滯則氣滯。故肉桂、附子、吳茱萸為辛熱之品,半夏、陳皮為辛溫之品,川芎、當歸、杏仁為辛濕之品,辛能散,熱能益氣,溫能和,濕能養五臟;是茯苓和甘草的甜味,可以益胃;檳榔、枳殼、厚樸、大黃都是陳的產品。

7.8註意“醫療處方檢查”中含有大黃。

8《醫策六書》卷23 8.1方明三聚堂

8.2由檳榔1.5元、半夏1.5元、桂心1.5元、茯苓1.5元、橙子1.5元、當歸2元、杏仁3元(去皮)、甘草5元組成。

8.3主治:氣機升降,脈弦聚合。

8.4三菊湯用法:水煎服,溫服。

8.5各派討論痰飲溢,隨氣升降,或升或降,使聚孽聶動不止焉。半夏可消痰化痰,橘皮可益氣化痰,茯苓可滲水調和脾,炙甘草可緩中氣益胃,肉桂暖心平肝氣,檳榔可飲解郁,當歸可調和氣血,杏仁也可降逆氣。水煎溫服,使痰消,使肝脾和諧,病消散。聶聶為什麽會動?這種祛痰解酒劑是壹種聚氣上下的特方。

古籍《雜病》散湯:【內因】積物》)如果胃好像上癮了,散湯為宜。若氣傷,徘徊於知己之間,上下攻刺,隱若驚雷,或...

《醫燈續燃》:【卷十七】第七十九異常經絡八脈證為凝血瘀滯,婦人之病也。(益東元丁香印楝丸、陰三三菊湯、化氣湯等。)沖脈是病,逆之氣急。崇智與任...

易:【第二十卷積滯之治】選擇助消化的藥物,使情況更糟。這個方子裏有壹半以上的藥物是用於雜切氣機的,但雲未必能助氣。也難免氣積日久,似隨氣痙攣,有時心口絞痛襲腰。...

《辨證論治秘方及同類方劑》:【卷三,閥門】積半錢。如果肚子好像上癮了。隨著空氣上下浮動。沒有固定的地方。以散湯為宜。如果氣體傷害。徘徊於心之間。攻擊,上下刺。隱藏如雷。或者...

《丹溪心法》:【卷三】積54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