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七音音階以雅樂和燕樂為主。
雅樂壹般指宮廷祭祀活動和宮廷儀式中使用的音樂。禮起源於周朝,用於鄉村社區【祭祀天地】、祠堂【祭祖】、宮廷禮儀【參加儀式、宴會、賓客等。]、農村拍攝【統治者宴請普通民眾代表】和軍事儀式。後世的祭祀先賢活動【如祭祀太伯、祭祀孔子】也模仿應用了郊社、祠堂的歡樂。周代的禮樂制度對上述不同場合的儀式和曲目都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相傳,劉悅是黃帝送給周武王的,用於皇帝和少數諸侯主持的祭祀儀式和重大宴會,被後世儒家視為雅樂的最高典範。
音階:(也稱古音階、舊音階或傳統音階)
1 2 3 4 5 6 7
宮商角變征羽變宮
《樂言》是我國隋唐至宋代的壹種高度藝術化的娛樂、觀賞性歌舞音樂。
宋代詩人沈括在《孟茜談》中說:“前朝之樂為雅樂,前世之新聲為清樂,河湖之樂為燕樂。”隋唐燕樂繼承了樂府音樂的成果,是壹種融合了漢族民間音樂、中國其他民族音樂和外國民間音樂的新型宮廷音樂。在隋唐幾個熱愛音樂的皇帝的推動下有了很大的發展。楊迪皇帝有30000名專業音樂家。當時的大型宮廷樂隊按演奏的音樂來源分為九段,分別是樂青(傳統音樂)、西涼(今甘肅)、龜茲(今新疆庫車)、天竺(印度)、郭康(即康居,今北疆、中亞)、疏勒、安國(中亞)、高麗、畢麗(李泌)。唐玄宗年間,宮廷樂師多達數萬人,設立五個教坊進行管理,並設立其他教習所,輔導宮廷音樂作曲家。唐初將九曲改為十曲,包括:燕樂(中外音樂混合)、藝妓(傳統音樂)、西涼藝妓、天竺藝妓、高麗藝妓、龜茲藝妓、安國藝妓、疏勒藝妓、郭康藝妓、高昌藝妓(在現代新疆)。到唐玄宗時,十首樂曲按表演形式分為兩類:左部藝伎和裏部藝伎。坐在房間裏,人數少,聲音優雅細膩,對樂手的技巧要求較高;荔部藝妓在室外演出,人數眾多,往往是嘈雜的合奏,有時壹場就上百場。
燕樂包括多種音樂形式,如聲樂、器樂、舞蹈、百戲等。其中,歌舞音樂在隋唐燕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多階段大型舞曲稱為大曲,在唐代燕樂中藝術成就突出。
樂言使用的主要樂器是琵琶、提琴、提琴、笙、長笛、羯鼓和。安史之亂後,宮廷音樂衰落,宮廷樂師分散在民間。宋朝統壹後,雖然也設立了沿襲唐朝老歌的教學作坊,但宮廷內外演奏的大曲只是唐朝繁榮的壹部分,規模大大縮小。宋代大曲開始演變為壹種音樂劇,許多段落逐漸成為曲牌,散見於歌詞、戲曲、說唱、器樂中。大曲作為壹種獨立的音樂體裁逐漸消亡。南宋以後,音樂發展的主流轉向市民藝術(戲曲、說唱、市歌等)。),而宮廷的燕樂、雅樂失去了原有的發展勢頭。
第四,討論中國音樂的單音節性。
雅樂體系和顏樂體系都是以單音體系為基礎的,這與中國傳統的審美精神有關。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為:第壹,“虛靜”。即人的心理處於壹種虛靜的狀態,能夠在不受外界幹擾的情況下理解世界。蘇軾的詩“靜是群動之故,空是天下滿之故”,恰恰表達了這個意思。二是中和之美,即《論語》中的“樂而不淫,悲而不傷”。可以說,“空靈”和“中庸”構成了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的核心。
道家思想也影響了中國音樂的產生和發展。“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以“法”中有“五度律”。到了魏晉時期,中國的美學思想有了突破。他反對道家的清靜主義,否定五音五色的思想,用山水詩畫代替玄言詩。但並不是完全的背叛,而是反對自然主義的刻畫,要求“神仙下凡”,“神似”。所以有“公、上、交、正、於”五個聲調。
西方音樂是以復調體系為基礎的。筆者認為,這與西方美學思想中的“師法自然”密切相關。我們知道,音樂是在自然界所有聲學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的。而且自然的聲音不僅僅是單壹的;除此之外,西方國家更註重科學解釋,他們發現,即使是壹個單音,在發出聲音時,也是有很多泛音支撐的。所以,西方有“純粹法”;因此,西方有“對位法”和“和聲聲學”。復調音樂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至少是基礎之壹)發展起來的。中西美學思想的區別在於,中國的音樂強調情感對藝術的作用和“質的美”。西方音樂強調模仿自然,更註重“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