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治療小兒感冒咳嗽的中藥配方
小兒感冒顆粒
處方廣藿香75g菊花75g連翹75g大青葉125g板藍根75g生地75g地骨皮75g白前75g薄荷50g石膏125g。
淺棕色顆粒;它嘗起來很甜,略帶苦味。
將上述十味藥炮制後,將地黃、白薇、地骨皮和石膏(65438±000克)加水煎煮兩次,第壹次3小時,第二次65438±0小時,合並煎液,過濾;將菊花、大青葉用熱水浸泡兩次,第壹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並浸出液並過濾;將藿香、薄荷、連翹提取揮發油,水溶液過濾,濾液與上述兩種液體合並,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 ~ 1.35 (50℃)的清膏;將25克石膏和板藍根粉碎成細粉。取1份清膏、2份蔗糖粉和1份糊精,與上述細粉混合,制粒,幹燥,加入揮發油,混勻。
功能主要是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小兒風熱感冒,高熱,頭腫痛,咳嗽痰多,咽喉腫痛;有上述癥狀的流感患者。
用法用量:開水沖服。壹年內6g壹次,壹至三歲6 ~ 12g壹次,四至七歲12 ~ 18g壹次,八至十二歲24g壹次,壹日兩次。
每袋規格12g
儲存是密封和防潮的。
小兒感冒茶
處方廣藿香75g菊花75g連翹75g大青葉125g板藍根75g生地75g地骨皮75g白前75g薄荷50g石膏125g。
淺棕色散裝茶;它嘗起來很甜,略帶苦味。
將上述十味藥炮制後,將地黃、白薇、地骨皮和石膏(65438±000克)加水煎煮兩次,第壹次3小時,第二次65438±0小時,合並煎液,過濾;將菊花、大青葉用熱水浸泡兩次,第壹次2小時,第二次1小時;合並浸出液並過濾;將藿香、薄荷、連翹提取揮發油,水溶液過濾,濾液與上述兩種液體合並,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30 ~ 1.35 (50℃)的清膏;將25克石膏和板藍根粉碎成細粉。取1份清膏、2份蔗糖粉和1份糊精,與上述細粉混合,制粒,幹燥,加入揮發油,混勻,壓塊。
功能主要是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用於小兒風熱感冒,高熱,頭腫痛,咳嗽痰多,咽喉腫痛;有上述癥狀的流感患者。
用法用量:壹年以內壹次用開水沖服,壹至三年壹次,6 ~ 12g壹次,四至七年壹次,12 ~ 18g壹次,八至十二年壹次,壹日兩次。
規格每件重6g。
儲存是密封和防潮的。
感冒清熱顆粒
處方為荊芥穗200克、薄荷60克、防風100克、柴胡100克、紫蘇葉60克、葛根100克、桔梗60克、杏仁80克、白芷60克、紫花地丁200克、蘆根160克。
制備方法包括:將荊芥、薄荷和紫蘇葉提取揮發油,蒸餾後的水溶液另器收集;將藥渣與其余八味藥加水煎煮兩次,每次65438±0.5小時,合並煎液,濾過,濾液與上壹次水溶液合並,濃縮至相對密度為65438±0.35-65438±0.38(50-60℃)的清膏;取1份流浸膏、3份蔗糖、1份糊精和適量乙醇,制粒,幹燥,加入上述荊芥等揮發油混勻,每袋12g。
功能主要用於祛風散寒、解表清熱。主感冒,頭痛,發熱,惡寒,身痛,流涕,咳嗽,咽幹。
用法用量:每次1g,開水沖服,每日2次1。
寶寶的感冒咳嗽癥狀及預防
感冒的第壹階段
身體冰冷,手腳冰涼,打噴嚏不斷
寶寶生病有什麽預警嗎?當然有。只要我們能發現這些跡象並采取行動,就能讓寶寶遠離疾病。
嬰兒感冒的先兆是手腳冰涼。
當身體受到外界寒氣侵襲時,人體首先感受到的是皮膚、毛孔等部位。這是因為肺主發,肺氣虛弱,動力不足,營養物質無法傳導到全身,體表得不到滋養。此時體表皮膚會處於緊張抑制狀態,皮膚會冰涼緊繃,所以如果妳感覺到孩子手腳冰涼,壹定要註意了。
有的家長壹發現寶寶手腳冰涼,就趕緊給寶寶加衣服,蓋緊,不讓寶寶動,怕寶寶出汗,加重感冒。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嬰兒是純陽之體,陽氣充足。只要它們在活動,身體就會立刻發熱。這時候皮膚的寒冷狀態可以馬上得到改善,寒氣自然就可以被驅走了。所以不要因為天氣冷,手腳冰涼,就限制孩子的活動。寶寶手腳越冷,就越需要活動活動,利用體內的陽氣驅走寒邪,這樣孩子就不會感冒了。
如果孩子不僅手腳冰涼,還開始打噴嚏,此時家長壹定要提高警惕,這說明寒邪已經開始入侵孩子的身體了。這時候最重要的是馬上給孩子的身體保暖。讓寶寶的身體暖和起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搓背。
做體操的方法是用掌根或大魚際在寶寶背部做快速的工字形往復摩擦,先沿大椎和肩部橫向摩擦,再縱向摩擦脊柱,最後橫向摩擦腎俞,上下摩擦至溫熱。
大椎的位置很好找。低下頭,摸摸脖子後面。那裏有壹塊突出的骨頭,就是大椎。先沿著大椎往兩邊抹。大椎穴加熱後,手掌的位置下移至肺脂肪。如果覺得這個位置涼了,就要加緊揉搓,加熱肺部脂肪,這是肺部的樞紐。
然後沿著脊柱垂直擦拭。脊柱兩側有督脈,重要穴位很多。最後在肚臍對面的背面沿命門橫向擦拭。就像在寶寶背上寫字壹樣?工作?字,所以叫做?工字形搓背?。
此術可快速驅除寒邪。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寶寶和媽媽在壹起,就可以使用這個技巧。可以直接擦在寶寶皮膚上,也可以隔著壹層衣服。主要目的是讓寶寶背部快速升溫。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寶寶穿著厚重的大衣,那麽媽媽要把手伸進去擦拭。衣服隔得越少,傳熱效果越好。
如果孩子不停地打噴嚏,這時候就要趕緊幫孩子把鼻子保暖,幫寶寶擦鼻子或者用熱毛巾熱敷鼻子和百會穴。
如果在家,也可以馬上給寶寶洗熱水澡,或者用吹風機、熱水袋、艾灸大椎等幫助寶寶暖背。,讓他的寶寶能微微出汗。如果家裏有紫蘇葉、艾葉,也可以用它們燒開水,溫熱後再洗澡或泡腳,也能調動陽氣,驅逐寒邪。如果寶寶配合,還可以讓他喝壹點溫熱的生姜紅糖水、蔥白黑豆湯等。
有的寶寶手腳冰涼,但是沒有打噴嚏流鼻涕。這時候家長就更要註意了,因為這種情況很可能代表喉嚨痛,扁桃體發炎。這是因為經常有大魚大肉、甜點、油炸食品等。,都是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正常情況下,皮膚可以幫助我們消除壹些火氣。但如果皮膚受涼,毛孔閉合,內熱無法通過皮膚排出,火就會上來,熏蒸咽喉。這個時候特別容易喉嚨痛,扁桃體發炎。
這種情況需要特別註意。如果寶寶不會說話,仔細觀察是否有厭食癥,吞咽時有哭鬧聲。如果寶寶已經會說話了,壹定要問寶寶喉嚨疼不疼。如果確認寶寶喉嚨痛,就要通過洗澡、擦背等方式給寶寶暖身,同時幫助寶寶清火。如果家裏有薄荷、荷葉、桑葉或金銀花,燒開水後可以泡澡或泡腳。這些都是清熱的。
在此提醒壹下,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能給寶寶喝溫熱的姜湯、蔥水等。,否則會加重內熱,寶寶的喉嚨馬上會腫起來,吞咽困難,直接進入感冒的第二階段。
感冒的第二階段
寒氣進去,正邪打架開始發燒。
不管寶寶是感冒還是風熱感冒,寶寶壹旦感冒,無論怎麽動身體都不會出汗。此時他要警惕的是,寒氣已經發展到第二階段,外邪已經進入體內,身體會開始正邪對抗。
這時候按摩可以馬上做外感手法,不管寶寶任何形式的感冒都可以用。
具體做法是:
開天門三百下
推康功300下。
揉太陽300下
按摩耳後高骨1分鐘。
捏蒂娜風池2分鐘。
壹般來說,正邪打架,身體就會開始發燒。寶寶發燒,媽媽壹定要放下焦慮。不要壹看到發燒就緊張。發燒是人體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表現。只有寶寶的免疫系統得到充分鍛煉,寶寶的身體才會越來越好。所以,寶寶發燒的時候,不要急著給寶寶退燒,也不要急著去醫院。發燒前24小時,由於身體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動員起來,即使去醫院驗血,也無法判斷是細菌感染還是普通病毒感染。
寶寶剛開始發燒的時候不用太擔心。先測體溫,同時密切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如果寶寶腋下溫度在38.5度以下,用物理方法退燒,給寶寶洗溫水澡,脫去厚重的衣服,不要蓋被子,多補充水分,保持室內通風。
如果寶寶腋下溫度超過38.5度,可以用按摩或藿香正氣水給寶寶降溫。我個人推薦給孩子按摩退燒,比如清天河水,重新揉太陽穴,去六腑等。,以及38.5度以上的晴空河水。很多媽媽在學會用這個手法後告訴我,退燒效果比美林快。只要花10分鐘,寶寶的體溫就能迅速下降。
青田河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用食指和中指,從手腕總腱部向肘部曲池方向推300 ~ 500次。
使用時,大家壹定要註意蘸水,強度要輕,頻率要快。如果手勁太重,這種手法沒有效果。如果寶寶體溫超過39度,可以加天河對面打馬的手法。用食指和中指蘸清水,然後從手腕到手肘輕輕拍打皮膚,邊拍邊輕輕吹氣,可以快速帶走高溫。
如果寶寶體溫差不多40度,可以退六腑300下,可以把體內多余的熱量排走。
雖然按摩的方法降溫很快,但媽媽很可能會發現幾個小時後寶寶的體溫又升高了。這是正常的,因為發燒主要是體內善惡之爭引起的。體內的邪氣不除,溫度就降不下來。按摩退燒和退燒藥功效壹樣,只是控制溫度。壹旦藥效過了,溫度又會升高。此時,如果繼續用之前的方法給寶寶按摩,寶寶的體溫會自動再次下降。壹般寶寶感冒發燒持續2-3天,這期間溫度不斷反復是正常的。
感冒的第三階段
鼻塞,流鼻涕,頭痛,喉嚨不舒服。
在發燒的同時,感冒的其他癥狀也開始出現,比如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頭暈、喉嚨不適等。這是因為外寒深入體內,與體內正氣激烈爭鬥,所以身體會有很多反應。
當嬰兒鼻塞時:
首先要觀察鼻塞是不是分泌物阻塞引起的。如果寶寶鼻孔裏有很多分泌物,我們需要往寶寶鼻孔裏滴生理鹽水,幫助寶寶保持鼻孔濕潤,清潔鼻腔,幫助他們通氣。
也可以在無菌棉簽上滴生理鹽水,然後小心地塞入寶寶鼻孔,滲入鼻腔,分泌物軟化後用棉簽卷出來,或者用幾絲棉花刺激鼻孔,引起噴嚏,噴出分泌物。
如果寶寶不配合以上方法,又擔心棉簽紮到寶寶鼻孔,可以從上到下擦拭鼻翼100次。這種手法可以幫助寶寶排出鼻屎,幫助鼻子恢復工作,緩解鼻塞流鼻涕。
如果鼻腔內沒有分泌物,就是感冒來襲引起的鼻塞。肺由鼻開竅,鼻的狀況直接反映肺的狀況。鼻竇就像壹個智能中央處理器,可以將幹燥或寒冷的空氣調節到人體所需的溫度,通過鼻毛過濾掉灰塵和病毒,並將氧氣輸送到肺部。鼻子正常工作時身體沒有不適感。壹旦鼻子受涼來襲,鼻竇就不行了,鼻子處於壹種雜亂無序的狀態。就像沒有電的工廠,自然會出現各種問題,鼻塞流鼻涕就是這些問題的反應。
所以解決鼻塞的根本辦法是提高鼻子的溫度,讓鼻竇恢復工作。此時,您可以:
上下擦鼻子100次。
揉耳後高骨1分鐘。
也可以用溫熱的毛巾熱敷鼻子,增加鼻子的溫度。或者用熱水給寶寶泡腳,可以幫助身體驅寒,加速血液循環,快速緩解鼻塞癥狀。
如果嬰兒開始流鼻涕:
可以立即上下揉搓寶寶鼻子200-300次,然後按壓項英穴1分鐘。只要寶寶流鼻涕,馬上就可以擦。
當寶寶開始流鼻涕的時候,大家需要做的壹件事就是觀察寶寶流鼻涕的顏色,可以幫助我們區分寶寶是感冒了還是感冒了。如果寶寶流鼻涕很清,說明是感冒了,是感冒引起的。驅寒很有必要。這時,有必要補充壹點:
推三級300次
按揉外來工宮1分鐘。
這兩種手法可以溫陽、散寒、升陽。
馬蜂入洞300次,用食指和中指在寶寶鼻孔上輕輕摩擦。這個手法特別適合感冒流鼻涕的癥狀。
也可以用蔥白紫蘇葉煮的水給寶寶泡腳,讓寶寶喝點紅棗姜茶、白菜根水、蘋果橙等驅寒。
如果寶寶有黃色膿鼻涕,說明熱重。這時,就需要用清熱的方法了:
清肝經300次
清心經300次
青天河三百遍
捏小田心1分鐘。
也可以用桑葉、金銀花、荷葉水泡腳清熱。
有時寶寶的鼻子壹會兒變黃,或者鼻子變黃,但痰是白色泡沫痰,或者清了鼻涕,但吐出黃色膿痰,說明感冒有寒熱兩種。治療方面,需要先除熱,再驅寒。因為感冒好治,熱難除!
當妳分不清寶寶是感冒還是風熱感冒的時候,不要著急。外感病的基本方法和前面介紹的治療流鼻涕的方法可以放心使用。
熱敷鼻子也能改善流鼻涕的癥狀,但熱敷時壹定要控制好毛巾的溫度,以免燙傷寶寶。
給寶寶擦完鼻子後,最好用濕毛巾輕輕蓋上,塗壹點保濕霜,防止皮膚皸裂引起疼痛。將橄欖油等油薄薄地塗在清洗過的鼻粘膜上,也能減少分泌。
喉嚨痛
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都會有咽喉不適的癥狀。壹般風寒感冒喉嚨不腫,比較幹癢。對於這種喉嚨不適,可以幫寶寶按壓突如其來的突起。突突的點在胸骨上窩中間,用拇指或中指按壓3-5分鐘。家長按壓此穴位時應重點關註鎖骨窩骨緣,註意不要直接在鎖骨窩後方用力,否則容易造成刺激,引起寶寶咳嗽。
風熱感冒引起的咽喉痛,經常感覺腫脹,煩躁。這時可以給寶寶揉或吸扁桃體外側。
同時配合清熱養陰的按摩方法:
清肺300-500次,沿著無名指從指尖向指根推。
清天河300-500次,用食指和中指兩個手指,沿著手臂內側從手腕向手肘方向推。
按壓揉太溪穴2-3分鐘,用拇指指腹按壓揉內踝後凹陷處。
按揉爾瑪依娜穴2-3分鐘,用拇指或中指在手背無名指和小指關節凹陷處揉爾瑪依娜穴。
給寶寶喝壹些清熱的飲料,如金銀花水、蘆根竹蔗馬蹄水、魚腥草開水或鮮蒲公英葉開水,清熱效果極佳。西瓜汁、椰子汁等。也能清熱,但是效果和之前的完全沒法比。
當嬰兒喉嚨痛時,就不能指望他在平時有好胃口。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止痛和流食。如果讓寶寶哭,喉嚨痛會更嚴重,所以壹定要盡量讓寶寶安靜下來,停止不必要的哭鬧和嚎叫。不要給寶寶吃任何刺激性食物,包括鹹、酸、甜的食物和冷飲。嘗試清淡的液體或半液體,多餵幾次。
感冒的第四階段
表裏俱熱,咳嗽不止。
如果感冒在前面得不到有效控制,外感邪氣就會不斷向內移動,侵入氣管。這個時候身體會有排斥反應,會開始咳嗽。所以,妳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咳嗽壹般是在感冒的第二天或第三天開始的。
很多媽媽壹聽到寶寶咳嗽就用止咳藥。其實,止咳藥很容易抑制咳嗽反射,使氣管或支氣管內的痰液滯留,加重病情。
咳嗽初期,比較好的方法是食療配合按摩。將梨、蓮藕、百合幹、枸杞、川貝按3: 1: 1: 0.5的比例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兩小時。糖水溫熱後,給寶寶喝。
同時:
推肩胛骨300次。
按住舒菲1分鐘。
按揉天突2-3分鐘。
按揉2-3分鐘。
如果咳嗽開始有痰,那麽妳就需要在前面的基礎上增加壹些健脾化痰的方法:
搓手掌的小橫紋2-3分鐘。
裝運中的300次流言蜚語
按揉風龍穴2-3分鐘。
如果寶寶痰多,家長可以拍拍寶寶的後背,或者沿著寶寶的肋骨摸,摸有疙瘩的地方要仔細揉。這些點通常是有痰的地方。有時候寶寶會把咳出來的痰再咽下去。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不用擔心。這些咽下的痰和氣管上積的痰不壹樣,他會通過消化道和大便排出。
有時候寶寶的咳嗽會在晚上加重。這是因為鼻涕流到喉嚨後面,刺激氣管。這種情況下,比較好的方法是用前面介紹的方法幫寶寶止住鼻涕。妳也可以把床墊朝頭部方向擡高到壹個傾斜度,防止鼻涕倒流。
關於咳嗽不同階段的具體按摩手法,我會在接下來的分享中具體介紹。歡迎大家關註!
感冒的最後階段:
反復的外寒可以及時補脾。
如果感冒的其他癥狀都消失了,只是偶爾咳嗽幾聲或鼻音重、甕聲甕氣、偶爾流鼻涕,很多家長就會搞不清楚感冒到底好不好。其實這些癥狀都說明感冒基本好了。
不要在這個時候粗心大意,以為戰鬥結束了。事實上,雖然外感邪氣在這個階段被驅離了身體,但它們仍然停留在身體的表面。這個時候要下大力氣趕走外感邪氣,否則感冒會復發。
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補脾。當寶寶的脾胃功能增強後,孩子的正氣就會得到提高,可以有效抵禦疾病。
妳可以給妳的寶寶:
補脾經300次
補腎經絡300次
按足三裏1分鐘。
中醫還有壹個經典的健脾方子,就是用15g幹山藥和3g炒雞內金燒開水,讓寶寶每天喝兩小杯。感冒末期讓寶寶服用三天,可以補脾,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