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杭州古籍修復地址

杭州古籍修復地址

這首詩是元代詩人殷寫的,描繪了杭州西湖雷峰塔的美景。“雷峰夕陽紅”是西湖十大名勝之壹,也是中國第壹座彩色青銅雕塑寶塔。

去杭州,壹定要去西湖。去西湖的時候,壹定要爬雷峰塔。從塔上可以俯瞰整個西湖的美景,吹著西湖的暖風,感受濃郁的佛教文化,然後壹起重溫白蛇和徐賢的愛情故事。絕對是很美好的人生體驗。

我們現在能欣賞到如此美麗的寶塔,多虧了壹位來自杭州的76歲老爺爺。他的名字叫朱炳仁。正是因為他的努力,雷峰塔不僅重現了昔日的風采,還因為他的青銅雕刻技術,有了堅實的外衣,不怕風雨侵蝕。

朱炳仁1944年出生於杭州壹個青銅雕刻藝術家的家庭。他的家族世代從事與青銅雕刻相關的工作。從清朝開始,他們家就有了自己的招牌,手藝極好。他們的青銅雕塑工藝精湛,圖案栩栩如生,書法蒼勁有力,深受人們喜愛,在當地頗有名氣。

經過幾代人的傳承,朱炳仁已經是第四代了。小時候經常能看到父親在房間裏壹絲不茍地做著什麽。雖然不太懂,但是很好奇,經常當著父親的面看。每當壹幅美麗的作品出現在朱炳仁面前,他都睜大眼睛,興奮地跳起來,拍著小手。壹顆關於青銅雕刻的小種子深深地埋在了朱炳仁的心裏。

朱炳仁的父親看到他的孩子們非常喜歡銅雕,所以他打算把銅雕技藝傳授給他。起初,父親沒有讓朱炳仁學習銅雕,而是開始學習書法。每天早上,父親早早起床後,都會叫醒朱炳仁,讓他跟自己學書法。有時我很困,眼睛總是“打架”,但看到父親嚴厲的眼神,朱炳仁立刻活躍起來。

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學習書法也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朱炳仁認為他可以在短短幾個月內學會,這樣他就可以學習他心愛的青銅雕刻。壹年多過去了,父親還是覺得自己寫不好,壹直讓自己學書法。我壹次次把字帖交上去,父親卻壹次次搖頭。

就在朱炳仁想要放棄的時候,父親把他叫了過來,語重心長地對他說:“青銅雕刻是我們家幾代人研究的手藝,是幾代人的心血。我們壹定要像對待自己的生命壹樣對待他,壹點也不能馬虎。”聽了父親的話後,朱炳仁明白了很多,並投入到父親的學習中,毫無怨言。

經過幾年的努力,朱炳仁終於寫了壹手好字,可以學習銅雕了。父親讓朱炳仁先做他的助手,從壹些簡單的事情開始。朱炳仁這時才發現,制作壹件精美的銅雕需要非常復雜的過程,壹般包括金屬冶煉、鍛造、雕刻、鍍金、拋光、繪畫、在銅板上書寫等,形成最終產品。

朱炳仁沒有達到他父親的期望。經過父親的教導和不懈的努力,朱炳仁終於學會了制作青銅雕塑的手藝。朱炳仁在學習後並沒有懈怠。他決心發揚青銅雕刻藝術。

雷峰塔建於北宋時期。吳越王信佛。為了祈求國家和人民的繁榮昌盛,他命令人們建造雷峰塔。經過天災人禍,原來的木質佛塔早已被毀,清代重建的磚砌佛塔也因人盜而受損,最後倒塌。

雷峰塔是著名的佛教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很多人想還原它,讓它重現過去。民國時期,梁思成先生曾提出重建雷峰塔的設想,認為按原貌恢復較為妥當。因為當時國家在打仗,國家無意重建雷峰塔,所以雷峰塔壹直沒有重建保護。

上世紀80年代,為充分發揮西湖的獨特特色,杭州各界人士再次提出重建雷峰塔,並成立了雷峰塔重建促進會。但由於種種原因,雷峰塔的重建壹直沒有實施。直到7月1999,政府才最終決定重建雷峰塔,並邀請朱炳仁幫助設計建造。

重建工作開始後,擺在人們面前的第壹個問題是用什麽材料建造雷峰塔。當時大部分人都想模仿古代,建壹座木質雷峰塔。因為在北宋初建的時候,雷峰塔是木制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古代雷峰塔的原貌。

木質建築有其自身的缺陷,遇水易受潮,遇火難撲救。對於杭州這個雨水較多的城市來說,木質建築真的很難保存。每個人都努力重建雷峰塔。如果僅僅因為壹場雨就損壞了,那就太可惜了。

雷峰塔如何才能永久保存?朱炳仁嘗試了許多方法,但都無法實施。正當他壹籌莫展時,朱炳仁突然看到了自己的青銅雕塑。他靈光壹現,把雷峰塔做成銅塔。銅的狀態很穩定,不容易損壞。壹千年只能腐蝕壹毫米。如果能建成,雷峰塔將和白蛇傳的故事壹樣長久。

朱炳仁對這個想法非常興奮,但畢竟沒有使用銅塔的先例,是否能成功還很難說,壹起工作的專家也持懷疑態度。朱炳仁沒有放棄。他親自查找資料,收集數據,反復實驗。之前的方案設計花了幾個月的時間。經過壹段時間的研究,朱炳仁證實了建造銅塔的可行性,並說服了其他專家。

準備工作完成後,實際重建工作開始。為了給雷峰塔披上壹件五彩繽紛的外衣,他自己動手制作了280噸銅,2萬多塊銅,頂上的瓦片、拱門、梁柱、墻壁以及各種裝飾都是銅做的。這個過程很辛苦,但對朱炳仁來說,只要雷峰塔能完美復原,再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因為銅塔和其他塔相比有自己的優勢。雷峰塔的銅穿上銅衣,不僅可以降低建築氧化的風險,還可以在發生火災時為人們爭取救援的時間,使塔的內部結構不會被大火破壞。另外,銅片還有防潮的功能,可以有效應對杭州的陰雨天氣。

經過近兩年的努力,壹座耀眼的銅雷峰塔出現在人們面前,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正是由於朱炳仁在重建雷峰塔中的傑出貢獻,朱炳仁成為了中國當之無愧的“青銅建築之父”。

朱炳仁對青銅雕塑的研究不僅是辛苦的工作,也是他的熱愛。可能是祖先身上流淌著的銅雕藝術的血液,讓他始終沈浸在銅雕的世界裏,不斷的學習和創新,讓銅雕藝術逐漸完善,煥發出不壹樣的生機和活力。

2006年,朱炳仁參與了常州天寧塔的建設。完工的最後壹刻,天寧塔發生火災,整座建築幾乎被毀。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大火,朱炳仁非常難過。他驚訝地發現,高溫中融化的銅四處流動,仿佛有什麽東西在引導它們形成不同的形狀,有壹種自由而自然的美。

朱炳仁看到這些,心裏為之壹動。以前人們做青銅雕塑,都是用模具,做出來的青銅雕塑是什麽樣子,模具是什麽樣子。如果沒有黴菌會有什麽影響?

回國後,朱炳仁立即做了相關實驗。經過壹點壹滴的摸索,朱炳仁在傳統銅雕藝術的基礎上創造了熔銅藝術。由他開創的熔銅藝術,使銅制品打破了模具的束縛,使銅水自然流動直至凝固,使其具有了壹種自然之美。

美麗是有代價的。熔銅不同於其他青銅雕塑。朱炳仁經常需要在高溫工作室工作,工作持續幾個小時。每次從工作室出來,汗水都濕透了他的衣服,站久了站不直。但我壹看到他的作品,他的嘴角就會露出壹絲微笑,那是他汗水澆灌的“美麗花朵”。

熔銅藝術給了自己的銅雕作品更多的可能性,他每次都能做出不同造型的作品,有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喜悅。朱炳仁對此並不滿意。以前的青銅雕塑只有黃、紫、青三種顏色。盡管可以做出許多形狀,但它們看起來非常單調。

怎樣才能讓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為此,朱炳仁閱讀了大量的古代書籍。當他看到瓷器中的粉彩和琺瑯時,很受啟發,決定用瓷器中制作粉彩和琺瑯的方法來制作青銅雕塑。經過數百次實驗,朱炳仁終於實現了他的想法,這使得青銅雕塑像瓷器壹樣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變化。

朱炳仁60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告訴他,壹個人壹生做出幾件代代相傳的作品就夠了。妳已經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了,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了。

面對父親的關心,朱炳仁說:我做得還不夠。青銅雕塑剛剛進入國家博物館,還沒有進入普通人的生活。我想讓大家感受壹下青銅雕塑的藝術之美。

朱炳仁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壹刻也沒有休息,壹直奔波於國內外的藝術交流活動。他不遺余力地向人們介紹銅雕藝術,傳授制作銅雕的經驗。朱炳仁只有壹個目的,那就是讓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青銅雕刻藝術。

在2016杭州G20峰會上,朱炳仁受邀發表主題演講,展望了青銅雕刻藝術的發展與未來..他認為,作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壹,由於其他材料的沖擊和銅制品的局限性,銅雕藝術在人們的生活中消失了很長壹段時間。這麽美好的東西需要有人去傳遞,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更多的人喜歡,讓它走進人們的生活。

為了讓人們把銅文化帶回家,朱炳仁父子創立了“朱炳仁銅”的品牌,不斷提高銅制品的實用性,讓它真正為人民所用。由於他們的努力,“朱炳仁銅”已經出現在中國的許多商場,吸引了許多消費者購買。

朱炳仁在接受采訪時說:“梵高在我們這個世界的眼中就像壹個‘神’,我也對自己的作品非常自信!而且,我們使用不同的藝術手法。”從這裏可以看出朱炳仁對青銅雕刻藝術的信心,相信它能像梵高的藝術作品壹樣被人們接受和尊重..

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會上,朱炳仁作為國家級非物質青銅雕刻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出席了會議。會上,朱炳仁用半年時間創作的兩幅巨型彩色熔銅壁畫被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收藏,陳列在中央大廳。

隨著時間的推移,朱炳仁的青銅藝術逐漸被世人所認識。精美的青銅雕塑背後,是朱炳仁的工匠精神。是壹種不怕困難,不斷學習,追求完美的精神。在壹次次的失敗和鍛造中,成就了舉世矚目的青銅雕刻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