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蟋蟀古籍

蟋蟀古籍

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候

中國農歷將壹年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五日為壹侯,三侯為壹氣,六氣為壹時,四季為壹年。氣是節氣,時間是季節。人們常說這裏有四季八季,四季就是四季。《禮記》:“天有四季,春、秋、冬、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被分成八個部分。《左傳》五年公:“凡分、至日、開、閉,必寫雲、事,以備過去。”孔對說:“凡春分、冬、長夏、立春、立冬、立秋,都是閉節,用這八節。

壹、二十四節氣

立春:每年公歷2月4日左右,太陽到達315經度時,中國習慣以立春為節氣,開始立春。《七十二候集》中的月令:"正月之節,立,立秋之始,長夏之始也。"立春是指第壹個月的節氣,立定,開始。立春意味著春天開始了。

雨:每年陽歷19年2月左右,太陽到達黃經330度時,《太陰令七十二候集》中記載:“正月水生於天,立春屬樹,故立春隨以雨。”雨水是2月的中性大氣,雨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降雨量逐漸增大。

驚人:每年陽歷3月6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345度。農歷七十二候集:“二月節。萬物驚雷,所以說二月是節氣。”令人吃驚的是壹個春節,天氣轉暖,春雷大作,冬眠的動物就會出土。中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春耕季節。

春分:每年公歷3月21左右,太陽到達黃經0°時(春分)。農歷七十二候集:“二月中旬,春分是九十天的壹半,故稱春分。”也就是說,春分把春天的九十天分成兩半。“春秋滿露。陰陽出入》:“春分”這壹天,赤道上的直射陽光幾乎和晝夜壹樣長,然後直射陽光位置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長,夜晚短。根據天文學,北半球開始春季,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有句農業諺語:“春分麥起,時時刻刻值千金。”在春分的這壹天,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從春分到秋分,太陽以正確的方向升起和落下。

清明節:每年陽歷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經度15。《七十二時集》雲:“三月節。這時候壹切都幹凈清晰了。”清明節是三月的節氣,中國大部分地區氣候溫暖,植被茂盛,壹改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這個節氣的第壹天是清明節,還有人去遠足掃墓。

谷雨:每年公歷4月20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30度時,《太陰令七十二候集》中說:“三月中旬,雨後,土膏脈動,今有雨,其谷在水中。這時候蓋谷播種也是自上而下的。”谷雨在3月中旬,谷雨前後,天氣普遍較暖,雨量較前增多,是我國北方春播作物的播種期。

長夏:每年公歷5月6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中國習慣以長夏作為立夏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四月節,立字可解春(立春)。夏天也是節日,這個時候壹切都是節日。”假的意思是大。易。家人:“王放假有家人。”

小滿:每年陽歷5月21左右,太陽到達黃經60度的時候。《太陰七十二候集》:“四月中旬,物小而滿。”小滿是4月中旬,中國北方夏收作物逐漸飽滿,南方夏播夏收季節。

芒草:每年陽歷6月6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度時。《農歷七十二候集》:“五月節,是指有些帶芒的莊稼可以嫁娶。”芒草是指壹些有芒的作物開始成熟。芒草的意思是種子,也就是有芒的作物已經結出了種子。芒草是5月的節氣,屆時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將進入多雨的黃梅季節。

夏季至日:每年陽歷6月22日左右,當太陽達到90度時(夏季至日)。《太陰令七十二候集》:“五月中旬,夏也是節,萬物大至節。”崔林根《韓學堂三禮義集》:“夏為中,有三義:”至有三義:其壹,謂陽已至極;第二,說明陰氣已經開始到達;第三,它意味著太陽已經到達了它的北面。夏季的至日是五月的半空中,這時太陽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北半球壹天最長。然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白天變短。因為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還是多於地面輻射到空氣的熱量,所以短時間內溫度還會繼續上升。天文學規定夏季至日在北方。

小暑:每年7月7日左右太陽到達陽歷105時開始。《太陰七十二候集》說:“六月暑分大小,月初小,月中大,今猶小。”小暑是六月的壹個節氣,還不是最熱的時候。大約是在夏天開始的時候。

酷暑:每年陽歷7月23日左右,太陽到達經度120時,開始。《農歷七十二候集》:“六月中旬,暑熱解除。”通渭。孝助神明:“暑後十五,表示不是暑,是六月中旬(夏歷)。小的大的辣。

立秋:每年公歷8月8日左右,太陽達到135時,開始。中國習慣以立秋作為始於秋季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說:“七月節,立壹字可解春(立春)。秋天也是萬物匯聚的時候。”立秋是七月的壹個節氣,莊稼欠收。

暑熱:每年8月23日前後,太陽達到陽歷150。《後漢書·集》卷七十二曰:“七月,暑止於此。”酷暑是7月中旬,之後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酷暑過後,氣溫逐漸下降,壹般每侯只下降半度左右。

白露:每年陽歷九月八日左右,太陽到達經度165時,開始。《陰歷七十二候集》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水凝白。”白露是八月的節氣,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漸冷,氣溫下降明顯,夜間較涼,早晨露水較多。

秋分:每年陽歷9月23日左右,太陽到達經度180(秋分)時,開始。《月亮七十二季集》:“八月中旬,可以看到春分。”春秋滿露,陰陽出入。“秋分是八點。北半球白天短,夜晚長。天文學規定秋天從北半球開始,中國北方實行秋收。從春分到秋分這段時間,太陽從東方正北升起,從西方正北落下。只有在春分和秋分,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正南落下。之後,太陽從東方正南升起,從西方正南落下。

寒露:每年陽歷65438+10月8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195。月七十二季集:“九月節,露寒,必凝。”寒露是九月的節氣。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涼爽,秋收秋種。寒露是指溫度很低,露水很冷,會凝結。

初霜:每年公歷23日10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10。《月令七十二候集》雲:“九月中旬,氣寒凝,露霜。”初霜是9月份的中性氣,初霜壹般出現在初霜前後的黃河流域。初霜凍的日期在中國不同地區是不壹樣的,壹般是北方晚,南方晚,山區早。

立冬:每年公歷165438+10月7日左右,太陽達到225°時,中國習慣以立冬作為立冬的節氣。《月七十二候集》雲:“十月節,懂春(立春),冬,終,萬物收。”立冬是十月的節氣,冬天開始了,也就是。

小雪:每年公歷165438+10月22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40度時,《月七十二季集》中說:“十月中旬,下雨,受寒氣薄,所以凝結成雪。小的沒吃飽。”小雪是10月中旬,黃河流域普遍開始下雪的時候,慢慢就開始結冰了。

大雪:每年公歷65438+2月7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55度的時候。《太陰令七十二季集》:“十壹月節,最大者也滿。至此,雪已滿。”大雪是11月的節氣,黃河流域有雪,河流開始結冰。即使在氣溫高的年份,土地也會被大雪封凍,所以農業諺語。

冬季至日:每年65438+公歷2月22日左右,太陽達到270度(冬季至日點)時,月亮七十二候集序:“十壹月中旬,終藏之氣極極。”“童威。《孝經·天助神明》:“大雪後的第十五天,正是冬季的至日,也是十壹月中旬。之後陽光直射北移,白天越來越長。由於太陽輻射到地面的熱量在空氣中仍然較少,所以氣溫在短時間內持續下降。天文學認為冬季至日始於北半球。

小寒:每年陽歷65438+10月6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太陰七十二季集》:“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雲陰,半月大。”小寒是12月的節氣,也就是3月9日前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嚴冬期。

嚴寒:每年陽歷65438+10月20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300度的時候。《七十二候集·太陰令》曰:“十二月中旬,解前(小寒)。”《義三禮》中多次引用:“大寒為中,上形為小寒,故謂之大。天氣寒冷。

第二部,七十二侯

在中國古代,黃河流域的氣候日歷壹年分為五天、三天、二十四天,壹年七十二天。每壹天都對應壹種氣候現象,稱為“節氣”,表示壹年中氣候變化的大致情況。七十二天的氣候事件應該有兩類:壹類是生物事件,有動物,比如大雁來了,蟬鳴了,蚯蚓出來了。比如水開始結冰,打雷發聲,土壤滋潤夏天等等。,非常廣泛。但也存在壹些不符合科學事實的觀測誤差,如鷹變鴿子、麻雀入水變蛤蜊等。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在先秦古籍《逸周書》中已經完全確立,並在農業活動中發揮了壹定的作用。由於侯的時間單位小和年際氣候,

春天:

立春:起初,東風解凍。第二,蟄蟲開始抖動。第三,魚抓住了冰。

雨:首先,雷克斯犧牲了魚。第二,侯雁北。第三,植物發芽。

愕然:第壹,桃花。第二,蒼耿明。第三,鷹變成了鴿子。

春分:第壹次,神秘的鳥來了。第二次,雷乃發出聲音。第三次,電就開始了。

清明:第壹次,桐花盛開。第二次,田鼠變成了貓頭鷹。第三次,彩虹出現了。

谷雨:第壹次,平出生。第二次,鴿子振翅,羽毛紛飛。第三次,戴勝突襲桑。

夏季:

長夏:第壹次,蟲鳴。第二次,蚯蚓出來了。第三回,王瓜生。

小曼:首先,苦菜秀。第二,草死。第三,小麥和秋天到了。

耳籽:首先,螳螂出生。第二,老鷹開始唱歌。第三,舌頭是無聲的。

薩默·至日:首先,鹿角脫落。其次,他們開始唱歌。第三,半夏出世。

微暑:起初,風是溫暖的。第二,蟋蟀住在墻上。第三,鷹開始忠誠。

大夏:第壹,爛草是螢火蟲。二是土壤濕熱。第三,下大雨的時候天晴。

秋天:

立秋:第壹次,涼風來了。第二次,露水落下。第三次,蟬在唱歌。

夏天:第壹次,鷹是祭祀用的鳥。第二次,天地開始下陷。第三回,何乃登。

千禧年:第壹次,大雁來了。第二次,神秘的鳥回來了。第三次,鳥兒揚起了恥辱。

秋分:起初,雷聲停止了。第二,昆蟲叮咬了住戶。第三,水幹涸了。

寒露:第壹次,鴻雁來拜訪。第二次,鳥兒湧進水裏,變成了蛤蜊。第三次,菊花開黃花。

初霜:第壹,豺狼是祭祀動物。第二,植物和樹木是黃色的。第三,蟄蟲是鹹的。

冬季:

立冬:第壹次,水開始結冰。第二次,地面開始結冰。第三次,雉入大水為鸛。

小雪:壹開始,彩虹消失了。第二天,天氣好轉了。三是堵到冬天。

大雪:起初,貓頭鷹不唱歌。第二,老虎開始做愛。三壘,李出局。

冬天的至日:首先,蚯蚓打結。第二,麋鹿角溶解。第三,水泉動。

小韓:第壹,雁北鄉。第二,喜鵲開始築巢。第三,野雞開始孵小雞。

大寒:首先,雞開始吃奶。第二,鳥類因嚴重疾病而中招。第三,水澤有壹個強壯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