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朱元璋為什麽要把祖墳埋在水裏?背後有什麽玄機?

朱元璋為什麽要把祖墳埋在水裏?背後有什麽玄機?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的墓在安徽鳳陽,那是他的老家,但是他的祖墳不在安徽鳳陽。史書上只記載了他的祖墳,沒有寫明具體位置,所以後人總是很難查到他的祖墳在哪裏。

1963期間,突如其來的嚴重幹旱導致洪澤湖水位急劇下降,大量錯落有致的石像浮出水面。結果專家發現,這些石像都是麒麟、獅子和文臣武將的形象,是皇室專用的。經專家考證,這是史書記載的朱元璋祖先之墓,位於江蘇省盱眙縣。這座森林墓埋葬著朱元璋的祖父、曾祖父、曾祖父以及他們的妻子。古人在建墓時特別註重風水,陵園壹般也非常註重山川相依,尤其是皇家墓葬。墓葬的選擇壹般要符合山、水、案三絕,最好有四面環山的地形。

朱元璋的祖墳在汪洋的壹片沼澤地裏,與風水之地完全脫節。朱元璋自己也知道這個地方不是風水寶地,但作為皇帝,為什麽不遷走祖墳呢?因為他實在不能動,如果祖墳動了,裏面的王道就泄露了,他擔心大明江山就保不住了。但朱元璋並沒有置之不理,而是對自己的祖墳進行了大規模的重建,把原來低窪的地方全部填平,沒有山的地方為他造石頭,缺水的地方為他造人工河道,創造了最理想的風水之地。既然朱元璋的祖墳都被改造成了風水寶地,為什麽還是難逃被淹300年的厄運?

弘治年間,黃河北支在當時劉大俠主持的水利工程中斷流,導致黃河水大量湧入其南支,不斷湧入淮河。淮河沿岸的人們深受其害,他們遭受了洪水的襲擊。為了解決這壹問題,明代著名治水專家潘繼勛提出了蓄淮河、刷黃河的策略。但是,實踐證明,他的方法行不通,無論怎麽收集淮河水,依然阻擋不了黃河洶湧的倒灌。黃河大量泥沙也開始在淮河口堆積,導致淮河河床不斷上漲,最終淹沒了朱元璋的祖墳——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