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月亮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什麽象征意義?

月亮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什麽象征意義?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月亮有著特殊的感情,因此月亮成為文學經典中永恒的主題。下面具體分析壹下月亮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的象征意義。

首先,月亮是美麗的象征。壹方面,月亮本身就是壹種美。南朝周作人所作的《月賦》生動地描繪了月亮的獨特美:“氣融潔照遠,質明潤澤,惟貞節空,弱不廢照,清不激汙。”寫出了月亮的高原、濕潤、柔和、寧靜的美學內涵。另壹方面,高掛雲端的明月也為世界風景增添了美麗。如張喜安在《花木蘭》中寫道:“月色下中庭清,無數花過無影。”寫的是清月色中漂浮著無數蒼白無痕的白楊,美得朦朧。

其次,月亮是美的象征,這就導致了月亮也是美的象征。《詩經·陳·嶽峰·楚》第壹次用明月比喻美人:“月皎潔,人憔悴。”這裏的“漂亮的人”就是美。再有就是韋莊“爐邊如月,腕上霜雪凍”的《菩薩蠻》。還有蘇軾的“新月似美人,出海初顯色。”都是寫明月之美。

第三,月亮也象征著故鄉和團圓。我們最熟悉的是李白的“擡起頭來看,我發現這是月光,再次下沈回來,我突然想到了家”。還有蘇東坡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而李漁的“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明中。”用月亮寫壹句關於鄉愁的名句。

最後,月亮是永恒的象征。月亮在詩人眼中是永恒的,這與人類生命的短暫形成了詩意的對比。張的《誰最先看見河邊的月亮》江悅年初什麽時候拍的照片?人生代代不息,江月只是年年相似。我不知道江月在等誰,但我看到長江在送水。”還有李白的“今人不見古月,今月曾照古人。“蘇軾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好風光。”等待是為了表達同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