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是沒有骨氣的。讀書人讀四書五經,練君子六藝,壹直是歷代統治階級最重要的群體。所謂士農工商,大部分是從士中選拔出來的。但是,壹些深得皇帝寵愛的文人是如何報國的呢?
隋朝的宇文化及出身名門,卻欺行霸市,與敵人做交易,甚至殺了隋朝皇帝楊光,霸占後宮。宋朝的秦檜沐浴在帝王的寵愛之中,但是他害怕死亡。他和徐金國交朋友,賣國求榮,甚至以莫須有的罪名殺了忠於國家的嶽飛,至今跪不起。明朝的孫之獬甘願做太監,清軍入關,賣國求榮,甚至提出理發令。無數人死於理發令,這是明末清初最大的漢奸。
自古以來,學者就掌握著權力和話語權。在壹些沒有良心的學者手裏,這些成了他們禍國殃民的最佳武器。他們壹邊大吵大鬧,壹邊大喊自己受了委屈。面對趙高對權力的操縱,他們可以指鹿為馬;面對董卓的暴政,他們可以容忍董卓廢帝。面對外敵入侵,他們可以出賣自己的主子來換取榮耀。古往今來,太多的文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失去了骨氣。
所謂無用者是書生。文人讀書寫詩,卻沒有學習儒家文化報國。日本侵華時壹些學者做了什麽?
周作人是魯迅的弟弟,是著名的文學大師和思想家,文筆極佳。但面對日軍侵華,他認為日軍勢不可擋,為日偽軍效力,修改教科書,同情中國受傷日軍,被稱為文壇最大漢奸。著名文人胡以其文采迷倒無數女性,卻在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時期提倡?而且不容易,但也是必須的?,寫了很多賣國文章,為王傀儡集團洗白。
這些文人有沒有禮貌,有沒有誠信?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但他們卻做出了背叛自己良心甚至國家人民的事情。但是他們用他們所學到的來對付他們的同胞。
學者又有骨氣了。讀書人的骨氣不在於功夫有多高,而在於高尚的氣節。面對高官厚祿,文天祥至死都不會放棄。面對斬首和死亡,譚嗣同無動於衷,他用橫刀微笑。在民族危機面前,國家生死存亡,他們甘願壹死,為民族大義而死,死得其所。
誰說學者不殺人?清軍入關後,史可法守揚州城,殺敵無數,兵敗身亡。太平天國起義失敗後,書生張文祥不畏生死,單槍匹馬刺殺兩江總督馬信義。面對清軍,他從容不迫,甘願被俘,剖腹自盡。清末,袁世凱四處流蕩。楊鈺昌、張賢培和黃誌猛在眾多士兵的護衛下,用炸彈襲擊並殺死了袁世凱。雖然沒有成功,但直到去世也沒有告訴主謀。
仁人誌士為仁,害人無生存,仁人有死亡。書生的脊梁是偉大的。雖然其中也有壹些人渣,但大部分都是有誌之士。漢代的竇武、劉舒、陳蕃批評宦官玩弄政治,清代的康有為、梁啟超則在公交車上寫信。士子,雖不在戰場,卻用自己的行動救國救民。
不可否認,讀書人中有忘恩負義的人,但更多的讀書人代表了中國的脊梁。他們有的死得慷慨,死得從容;有些人至死都在發誓。在他們心中,國家的正義比天還重要。正如譚嗣同所說: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壹生榮耀。正如石達開所說:
只覺得天道驕橫,赤手空拳救不了淵源。
三年來,我悲天憫人,百姓皆如病猿。
我的誌向不是回報別人,也是吃苦。東南到處都是哭痕。
他們本可以活下去,但他們選擇了死亡。譚嗣同慷慨赴死,喚醒中國人民的熱血。為了保命,石達開受到了懲罰,壹聲不吭就死了。他們不同於那些貪婪的人,也不像那些留著有用身體的學者。在他們眼裏,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毫無意義。正是有了這些不畏死亡、有大骨氣的讀書人,中華民族的精神才能代代相傳。民智導致國智,民強導致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