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悉記憶:要求考生根據試題,聯想熟悉和記憶的有關中醫基礎理論、診斷與辨證、常用藥物與方劑的效用特點、配伍與應用、臨床常見疾病的辨證論治規律等知識,運用科學清晰的中醫術語,準確表達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斷:運用中醫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釋疾病發生、發展、診斷和治療的機理,識別和判斷不同的藥物、方劑和疾病。
3.綜合運用:通過對中醫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綜合運用,講解相關理論問題,對臨床常見疾病做出正確的辨證診斷、立法、處方和護理。
壹、試卷的內容結構
中醫基礎理論30題
中醫診斷學30題
中醫30問
方劑學30問
中醫內科學35題
針灸25題
二、試卷問題結構
A型題有80道小題,每道1.5分,***120分;
B型題40個小題,每個小題1.5分,***60分;
X型60個小題,每個小題2分,***120分。
(A型題:65438+每小題0.5分,***120分。請從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擇壹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B型題:65438+每小題0.5分,***60分。a、B、C、D是下面兩個小題的備選。請選擇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個選項可選擇壹至兩次。
X型題:每道小題2分,***120分。每題給出的A、B、C、D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符合題目要求。請選擇所有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多選或少選都不得分。)
三、中醫綜合復習思路
中醫基礎理論:分為原理部分: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臟腑學說、精、氣、血、津液、神。病因:六淫、敵對、飲食、情誌、內生五邪。病機部分:病機原理,病機類型。病機部分:五層病機。預防和治療:預防和治療原則。復習的時候要把陰陽的原理、病機、治法壹起復習,這樣無論怎麽考都不會不及格。其他部分壹定要壹起看全文,理解每壹句話,比如胃主受,脾主運化。運輸包括運輸和消化的功能。
診斷學的內容總的來說不多,但是細節太復雜,課本上分類章節也不多,需要自己勾畫,尤其是檢查部分。以下臟腑是辯證的,壹定要對比,壹定要記住。不然我們分不清哪個類型有,哪個類型沒有。六經辯證法、三焦辯證法和齊威薛瑩辯證法必須明確各自的癥狀。
相比其他學科,中醫就簡單多了。首先,我們要仔細看看前面介紹藥物的章節,記住哪些是必須的。在後面的章節中,我們只需要記住藥物的來源、藥性、歸經、功能,其適應癥就可以按功能推送了。當然,有些個體需要個別記憶。
方劑學對於基礎好的同學來說,只要靜下心來認真復習課本,基本上是符合大綱要求的,但是有些特殊的地方需要特殊對待,比如桂枝盲目吃藥,很多方子都有,只是各自的作用不同,需要把握好。對於基礎差的同學來說,首先要把民謠背下來,這也算是方劑學的靈魂內容。如果我們記住了民歌,就會知道它的作用和主治,因為前兩句基本上就是民歌的構成,後兩句就是作用和主治。了解了每個方子的病機之後,基本就能做到了。要知道,妳不需要閱讀和記住每壹個處方,妳必須專註於它。畢竟妳的復習精力有限。
內科學需要很好的總結,重在記憶考試相關的內容。從歷年可以看出,內科學書籍雖然很厚,但是檢查的內容卻很少,而且這幾個內容的分布很有規律。抓住這壹點,可以事半功倍。
針灸專業的學生,針灸就簡單多了。首先,經絡中的十個特定穴位有九個是重要的。對於非針灸專業的學生來說,只要記住這些穴位,考研就差不多了。在針灸技術和艾灸部分,建議看針灸艾灸,或者請針灸專業的同學講講針灸中的補瀉,這樣下面的討論就在內外婦科和兒科上了。也就是說,針灸的穴位記住了,補瀉的思路明白了,針灸的復習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妳對考研有疑問,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內容怎麽總結,不了解考研報名的地方政策,點擊最下方咨詢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