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唐朝的疆域有多大?也許譚棲祥的土地誤導了中國大部分人。

唐朝的疆域有多大?也許譚棲祥的土地誤導了中國大部分人。

唐朝是中國古代漢族建立的最大王朝,勢力範圍深入大漠、東北、西域等地。唐朝宰相杜佑在《通典》中對唐朝的範圍描述為:“東至安東都督,西至安西都督,南至日南郡,北至可汗都督。南北繁華如前漢,東方不如西方。”但這是壹個非常模糊的描述。唐朝的疆域有多大,至今仍是壹個有爭議的話題。我覺得要分開看領土和勢力範圍。領土是壹個國家可以管轄的區域,而勢力範圍是其軍事能力可以控制的區域。本文主要討論唐朝的疆域和勢力範圍。

壹、唐朝在西南的疆域和勢力範圍。在唐朝的地圖上,這裏原本是郡的二級行政區劃。但是我們還是要區分國家的性質。內地設立的州叫鄭州,由國家派出官員負責行政管轄,也可能由國家任命地方民族首領負責管轄,但無論如何,國家都會有戶籍、行政、稅務等方面的管理。另壹個州,位於邊境地區,叫做“吉米州”。集美縣沒有行政機構,但當地的少數民族領袖被授予對秘書處的管轄權。前者屬於領地,後者如果有軍事管制就是勢力範圍,沒有軍事管制就連勢力範圍都算不上。

譚啟祥版唐代地圖

鄭州和吉米的區別大部分都是非常容易區分的,但是西南地區比較特殊。唐初,大陸統壹後,西南、嶺南地區最流行的土族姓氏相繼附後,被冊封為刺史職。這些州分別屬於嶺南路、江南西路、建南路。這些地方的吉米州和北方的吉米州差別很大。唐朝在這裏的控制力遠大於北方,甚至還有壹些行政幹預。因此,西南地區總體上處於領土和勢力範圍的狀態。在時間上,唐朝對西南羈縻地區的控制隨著國力的增強而增強,隨著國力的減弱而減弱。在空間上,嶺南地區和乾州地區的控制力更強,而雲南地區的控制力基本處於滯留狀態。

唐朝疆域英文版

前州總督府有50個羈縻州,其中唐初以六州(甕安)、燕(關嶺)、莊(今惠水)、沖(石阡)、應(三都)、矩(今貴陽)為主,唐玄宗時期才降為羈縻。瀘州都督府所領的那、撒、燕、鹹四州,是樂器風格初期的鄭州,壹出生就下到羈縻州。而茅州總督府所轄的魏、伊兩州,原屬羈縻州,後改為鄭州。屠、燕、車、項、冉、瓊、茹七國,起初也是羈縻國,後來“時勢正”。這反映了唐朝對乾州、劍南等地控制力度的變化。可以說,西南各大州所轄的羈縻州,是唐朝不穩定的疆域。這裏“友敵互疑”“兵軍互防”。唐朝官方經常派官員進行調整,聲稱“卿等雖遠,各有部落,各歸國家”。

總的來說,唐玄宗以前,這些地區處於勢力範圍和疆域徘徊的狀態。貴州、四川盆地邊緣、嶺南壹帶,壹般可以認為是唐朝的疆域,而雲南從未納入疆域。起初,雲南所有的羈縻州都在授予爨氏等政權。由於統壹王國尚未形成,他們無法與唐朝抗衡,只能臣服。開元年間,南詔崛起,統壹了劉釗地區,西南地區出現了壹個龐大的民族政權。這個政權時而投靠唐朝,時而攻擊唐朝。可以說,南詔的建立,代表了唐朝勢力從雲南的撤退。開元年間,設置貴州中路,即加強對貴州的控制,防止南詔。

二、唐朝的勢力範圍在東北,唐朝疆域的最北部是河北路,只要管轄今天的河北地區。在山海關之外,唐朝沒有設立鄭州,而是設立了大量的幾米府州。唐朝在東北的幾米府州的冊封也分兩種情況:壹種只是名義上的冊封,沒有軍事管制;另壹種是推崇地方領導人,但有軍事控制。前者不是勢力範圍,只是中國古代朝貢體系中的壹項政策,後者可以看作是唐朝的勢力範圍。

唐中期譚版地圖:唐朝在東北不封頂。

唐代東北地區居住著扶余、契丹、Xi、十衛、漠紅、三汗等民族。唐初高句麗實力強大,唐太宗、多次與陳、韓建立的新羅,扶余人建立的高句麗、百濟聯手。660年,百濟滅亡,唐朝冊封其余各部,設立五個都督府,包括金雄。668年,高句麗滅亡,唐朝後來設立安東都護府和瀛州都護府,控制其土地。但是,契丹和Xi是同壹個種族,不同的名字,位於西遼河,開始向東突投降。東突解體後,向唐朝投降,先後建立了宋末都督和繞勒都督兩個俘虜,以他們的諸侯為自己的首領。

壹張更客觀的早期唐玄宗地圖。

高句麗、百濟、契丹、Xi民族建立的都護、羈縻都督,都是在唐朝的軍事力量下建立的,所以是唐朝的勢力範圍。唐朝高句麗、百濟滅亡後,東北沒有行政組織,也正因如此,唐朝對東北的控制非常不穩定。武則天時期,契丹開始反對唐朝,多次出兵攻打潁州,史稱“潁州之亂”,標誌著契丹脫離了唐朝的控制。新羅不斷擠壓唐朝在朝鮮半島的勢力。670年,新羅吞並百濟故裏,之後繼續向北推進,唐朝的安東胡夫不得不遷徙到遼東。

安東·胡夫向內移動。

在譚棲祥的版圖上,遼闊的黑龍江利益也被納入中晚唐的版圖。這很客觀。唐朝後期,其勢力基本撤出遼東,更不用說遙遠的黑龍江了。潁州之亂後,高句麗匈奴部逃往遼東,拒絕唐朝封爵。697年,莫宏在天門嶺之戰中擊敗了唐朝的軍隊,隨後契丹再次封鎖了唐朝與遼東的聯系。莫宏首領趁機在吉林立國,自稱“震王”。從各種歷史現象的表面看,唐朝的軍事力量在這壹時期逐漸撤出遼東地區。714年,安東胡夫遷至潁州(潮陽),安史之亂後徹底廢除。

渤海國與新羅:據遼代文獻記載,唐末渤海占據遼東。

唐玄宗年間,東北的黑水、渤海(地震國)、石圍被冊封,名義上稱為黑水、渤海、石圍大都督,於是譚啟祥將它們全部納入唐中後期的版圖。事實上,唐朝的所有勢力早已撤出東北,安東的保護也從內地撤下,唐朝的封爵也只是名存實亡。綜上所述,東北從未被納入唐朝的行政區劃版圖,而只是在唐高宗時期,遼東和遼西才被納入其安東胡夫的勢力範圍。

三、唐朝在西北的勢力範圍和領土,西北地區,是遊牧民族的天下。在譚啟祥的版圖上,整個蒙古高原、西域、中亞、阿富汗都被畫在了唐朝的版圖上。這種畫法是否客觀,值得探討。我把這個西北地區分為沙漠地區(漠南、漠北)、西域、中亞、土霍洛等地區進行探索。

現在被稱為蒙古高原的沙漠,被戈壁灘和陰山分為漠北和漠南。起初,漠南的河套地區也是遊牧區,但經過秦漢北魏的長期發展,河套變成了農耕區。唐初,石梁被劃分為河套。628年,唐太宗滅了梁的都城,把它納入關內道。因此,漠南地區的河套就這樣被納入了唐朝的版圖。630年,唐朝滅東突,在其中設立壹些羈縻府州,宣布將整個漠南地區納入唐朝的勢力範圍。647年,唐太宗滅薛延陀,漠北被納入勢力範圍。薛延陀的範圍是“東有漠紅,西有突厥,南有沙奇(戈壁),北有巨輪水”。這裏的居倫水是呼倫湖,不是平行湖。這裏說明唐朝對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的存在可能不是很清楚。

顧頡剛畫的是唐朝的疆域,淺色部分是勢力範圍。

西部地區的情況會更復雜。唐太宗時期,天山以南的高昌國等地被軍隊攻占,設立了西州(吐魯番)、伊州(哈密)、汀州(吉木薩爾)。這三個州不是吉木薩爾,而是和內地差不多的鄭州。這三個州的刺史是中央派官員擔任官員,壹般都是侍衛官兼任。因此,西域東部的壹部分是唐朝的領土,也是唐朝管理整個西域和中亞的據點。640年,唐太宗在西州設置安西都護府,後來武則天設置的北庭都護府為汀州。648年,唐太宗進壹步攻占天山南部,設立龜茲、焉耆、於田(和田)、疏勒(喀什)四個軍事基地,史稱“安西四鎮”。需要註意的是,這些據點不是領地,是勢力範圍,但控制力很強。

唐代西域譚本

唐高宗時期,與西突厥斯坦的戰爭進入全面爆發階段。歷史上記載西突厥於657年滅亡。事實上,西突厥直到唐末才被消滅。歷史上西突厥斯坦壹直處於分裂狀態。648年,阿什那胡魯表示投降唐朝,他的部將被冊封為瑤池總督府。但唐太宗死後,公然發動反唐戰爭。公元651年,阿希那呼魯打敗伊皮舍奎可汗,自稱“沙伯羅可汗”。隨後,兩個西突厥部落交戰。唐朝趁機進攻西突厥,657年,阿什那呼魯被滅,其他突厥各部暫時接受唐朝封都督。此時唐朝的勢力範圍達到了頂峰。

唐朝相對客觀的疆域

唐朝對漠北及西域遊牧部落的控制力非常弱,甚至西突厥大部分部落都處於名義上封爵勢力範圍的階段,更不用說領地了。武則天時期,東突厥和西突厥都公開反攻唐朝。682年,東突恢復中國,唐朝的勢力範圍從漠北消失。直到745年,回紇汗國取代了東突。回鶻可汗雖然在唐朝接受了都護府的稱號,但只是名義上的,並沒有控制。西域方面,662年,咄氏土魁姓可汗反帝,從此天山以北地區脫離了唐朝的控制。

至於吐火羅(阿富汗),納入唐朝版圖更是可笑。661年,* * *帝國滅波斯帝國,波斯帝國太子逃到土火羅,向唐朝求援,被冊封為“波斯都督”。在譚啟祥的唐朝地圖上,波斯壹角被小心翼翼地標上:波斯總督。然而,在這個“都督”上任之前,* * *於664年占領了土霍洛,隨後波斯王子逃往長安。此後,這位“波斯王”和“波斯總督”就壹直住在長安。所以唐朝的勢力範圍還沒到東北就被* * *占領了。

* * *帝國的擴張

在中亞,當時生活著大嶽家族的後裔“昭武九星”,他們曾被西突厥控制。657年後,這些小國接受了唐朝的封爵,成為名義上的大都督。譚棲祥因此把唐朝的版圖畫到了鹹海。但是唐朝從來沒有派軍隊來過這裏。* * *波斯帝國滅亡後,出兵征服“昭武九姓”。開元年間,唐朝軍隊開始在石國(塔什幹)地區與* * *展開爭奪。750年,* * *軍在尼祿之戰中擊敗了唐朝的軍隊,於是* * *的勢力開始進入西域。好在後來吐蕃強大了,阻礙了* * *的進壹步東擴。

安史之亂後,唐朝軍隊開始撤離西域,吐蕃占領河西走廊,阻斷了西域與內地的交通。隨後幾十年,安西四鎮逐漸被吐蕃吞並。790年,安西四鎮全部失陷,唐朝的勢力全部撤出西域。

綜合起來,唐朝鼎盛時期的疆域約為500萬平方公裏,如果算上勢力範圍,約為654.38+00萬平方公裏。這個峰值數據維持的時間很短,也就是幾十年。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勢力範圍消失,疆域面積約400萬平方公裏。

唐朝(129)大都督(7)部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