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善本 - 中國第壹部歷史書是什麽?

中國第壹部歷史書是什麽?

中國第壹部史書是《尚書》。

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是春秋時期的。

第壹部傳記性的歷史書是《史記》。

《尚書》是中國古代最早的歷史文獻匯編。起初稱之為書,漢代稱之為《尚書》,意為“上古之書”。漢代以後,《尚書》成為重要的儒家經典之壹,因此也被稱為經典之書。這本書的寫作和編輯日期以及作者很難確定,但它是在漢代之前定稿的。據說。

《尚書》記載的歷史,從傳說中的余姚舜時代到東周(春秋中期),大約有1500年的歷史。其基本內容是古代皇帝的文告和軍機大臣的談話記錄,從中可以推斷作者很可能是壹位歷史學家。《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政治史料匯編,記載了許多禹、夏、商、周的重要史實,真實地反映了這壹點。

《尚書》是用散文寫的,按照朝代排列,分為虞書、夏樹、尚書和周樹。它有四種體例:壹種是典,主要記錄當時的法規制度;二是“諫”,包括君臣之間的談話,對神的祈禱;三是“誓”,記載君王、諸侯的誓詞;四是“命”,記載的是朝廷任命官員、賞賜諸侯的命令。《尚書》使用的語言和詞匯都比較古老,閱讀起來比較困難。

迄今為止,《尚書》分為《金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有二十八部《金文尚書》和二十五部《古文尚書》。從唐代開始,人們就把《金文尚書》和《古文尚書》混為壹談,後來明清壹些學者考證、辨析,認為是代代相傳。

《金文尚書》現存傳說28則,秦漢時傅盛博士傳世,以當時文字寫成,故稱《金文尚書》(古文尚書以古文字寫成)。其中,《夏宇書》四部,《尚書》五部,《周樹》十九部。我們選擇了《金文尚書》,不包括它。

《春秋左傳》:

這是中國第壹部有詳細完整敘述的編年史。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傳》,相傳為魯國歷史學家左丘明所撰。《左傳》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它不僅在歷史作品的寫作上樹立了光輝的典範,也為散文的敘事和議論以及小說和戲劇的主題提供了豐富的養料。

《春秋》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編年體史書。

《春秋》是魯的壹部史書,記載了從魯寅年(公元前722年)到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歷史。它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春秋》史料很有價值,記載內容基本可靠,但不全。

在中國古代,春天和秋天是王子雇傭皇室的季節。此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壹年的四季。史記都記載了壹年四季的重大事件,所以《春秋》是史書的通稱。魯史書的正式名稱是《春秋》。壹度認為是孔子修改了這本書。現在認為是魯史官所作,與孔子無關。

《春秋》的文字非常簡潔,對事件的記載也非常簡略。起初原文只有18000字,現存版本只有16000字。所以古人為這本書寫了壹些著作,對書中的記載進行解釋和說明,這就是所謂的“傳記”。據《漢書·文藝誌》記載,這是《春秋》的傳記。

《左傳》三十卷

公羊傳(體積11)

谷亮傳11

鄒傳,卷11

賈傳記+01卷

其中,後兩種已經不存在了。《公羊傳》和《谷亮傳》寫於西漢初年,當時通行隸書,稱為《金文》。《左傳》有兩種,壹種是用先秦以前的古字體寫在孔子故居的墻上,叫古文;壹件是戰國時期荀卿傳下來的。

《楊公傳》、《谷亮傳》與《左傳》有很大差異。《楊公傳》和《谷亮傳》以所謂“略表真意”為目的,即試圖闡明孔子的本意(作者認為《春秋》是孔子寫的),所以很多內容太牽強,經不起推敲。而《左傳》則著眼於史實,對《春秋》中的錯誤或未記載的事件進行補充和糾正。而且《左傳》也很文藝。

《史記》是我國西漢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遷所著的壹部傳記性史書。它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它最初被命名為太師公基。這本書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經典著作之壹,記錄了從傳說中的黃帝時代到漢武帝開國元年,以及後來的《漢書》三千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