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盛開。(順便說壹句,我不同意中國的歷史教科書認為1640年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歐洲近代史乃至世界近代史的開端,認為歐洲近代史應該從1500左右算起)。
我覺得這兩段歷史有很大的可比性。中國的面積大致相當於歐洲的面積。中華文明的發展水平在三代中落後於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與古印度相差無幾。在世界上只排第四第五,但經過春秋戰國時期的大發展,躍居世界文明前列。同樣,歐洲在中世紀的愚昧落後為人們所知,但在近代經過500多年的發展,成為整個世界文明的征服者。
然而,這兩個歷史時期也有不同之處。除了歐洲近代史上因為站在了更高的歷史高度上而取得了更為顯著的成就之外,在經歷了數百年的強弱分化之後,壹個超級個體——秦國,終於演化為壹統六國四海。歐洲近代史也演變了幾百年,但始終保持壹定程度的平衡,從未出現過超級個體。原因是什麽?我想不是因為雄偉的阿爾卑斯山,也不是因為萊茵河和多瑙河的雄偉,而是因為歐洲固有的“均勢”思想和歐洲獨特的地理特征。
在西方文化中,有壹種“均勢”和以弱者為本位的思想。所謂“權力平衡”包括很多方面的平衡,比如國家之間的平衡,宗教與世俗力量之間的平衡,國家內部各個階層(包括國王、牧師、貴族、公民、農民等)之間的平衡。),以及同壹階級內部的分權等等。不允許其中壹個人主宰,所有人都受到約束,這已經成為西方文明最顯著的特征之壹。在歐洲歷史上的國際關系中,哪個國家太強大,哪個國家表現出了強烈的欲望,就會受到集團的攻擊。
在歐洲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民族群體間的大規模混戰。從17世紀德國30年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參戰國之間至少有六七次大規模混戰。在這些戰爭中,壹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兩個民族集團的實力總是幾乎相等。換句話說,如果壹方明顯超越另壹方,也有壹些戰爭,是為了牽制壹個權力過大的國家,比如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拿破侖與反法聯盟的戰爭,克裏米亞戰爭。壹旦贏得戰爭,戰勝國集團中有可能獲得最大利益的國家就會遭到戰勝國集團中其他國家的抵制,這也決定了每次重大國際戰爭後的和平會議都是復雜的。
歐洲的小國壹直以來都有很強的生命力,這和西方以弱者為本位的思想有很大關系。經過戰爭,壹些夾縫中的小國獲得了公認的中立,從17世紀的荷蘭和瑞士,到二戰後的芬蘭和奧地利。所謂公認的“中立”,就是如果壹個大國膽敢侵略他們,這個大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英國之所以在壹戰中加入協約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德國入侵了中立國比利時,直接導致了德國在壹戰中的戰敗。
在歐洲,壹些袖珍國家,如盧森堡、列支敦士登、摩納哥、安道爾等。,歷經數百年仍頑強存活,這在世界其他大洲很難見到。
相比之下,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缺乏這種平衡和制約的思想。通常壹個國家成為霸主,很快就會有壹批尾巴國家緊隨其後。春秋戰國時期的國際平衡只會是幾個霸主之間的力量平衡,不同於歐洲幫助弱國進攻強國的平衡。
歐洲獨特的地理特征,西北是島國——英國,東面是深不可測的東歐大平原,被壹只雄壯的北極熊——俄羅斯占據。正是這兩個國家的存在導致了歐洲無法統壹。
英國是歐洲大陸“均勢”最積極的維護者,長期以來扮演著淘汰強者、扶助弱者的光榮角色,誰太強誰就被打擊。另壹方面,俄羅斯有廣闊的後方。如果它輸了,它可以繼續撤退,它可以花比對手多幾倍的錢打消耗戰。
在歐洲的歷史上,西班牙和瑞典都曾扮演過霸主的角色,但壹個角落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做不到更多。曾經強大的奧地利帝國雖然位於歐洲的心臟地帶,但也不過是壹個內部分崩離析的混合體,被打擊後終於分崩離析。法國和德國是歐洲大陸中心唯壹真正擁有霸權的國家。這兩個國家確實產生了有誌於統壹歐洲的雄才大略之士——拿破侖和希特勒,他們也確實在歐洲戰無不勝。但是,這兩個惡霸的共同特點是,壹是英國在海上的存在讓他們無可奈何,二是當他們對俄羅斯(蘇聯)發動最沈重的打擊時,他們自己也是滿目瘡痍。
既然英俄讓其他國家無法統壹歐洲,那這兩個國家自己呢?英國的島國地位決定了其島國文化特征。雖然其海軍力量曾長期稱霸世界第1號的位置,但其陸軍力量在19世紀之前只是歐洲二流水平。俄羅斯呢?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美洲新大陸的存在和歐洲歷史按照自己的規律發展,我覺得俄羅斯是最有可能統壹歐洲的國家。俄羅斯很像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兩人都是從落後的“蠻夷之地”崛起,通過反復改革走上強國之路。兩者都有廣闊的大後方,經濟文化都相對落後,但軍事發展先進。更關鍵的是,俄羅斯不受歐洲文化固有的“權力平衡”觀念的限制,它所擁有的只是永遠無法填補的領土欲望。事實上,彼得壹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都曾制定過吞並歐洲的雄心勃勃的計劃,但由於時間限制,實施這些計劃為時已晚。二戰後,如果不是美國來自新大陸的制約,用不了多久就從蘇聯出壹個“秦始皇”。
還有兩點,我認為也和歐洲沒能統壹成壹個國家有很大關系:
第壹,新大陸的存在導致歐洲君主的壹些野心和欲望到新大陸去冒險,從而減少了歐洲國家自身之間的碰撞。
另壹方面,自1789法國大革命以來,歐洲各國民眾的參政意識不斷增強。1848革命後,歐洲各國相繼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權力轉移到議會。人民的意願對國家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影響。壹般來說,人們不會像君主那樣有征服擴張的野心,而是更關心國內建設。
中國的歷史是壹部從分裂到統壹,再到統壹的程度和範圍不斷增加,中央集權不斷深化(中間雖有反復,但大趨勢不變)的近乎“單向發展”的歷史。與中國大致相同區域的歐洲,其歷史呈現出統壹和分離兩種趨勢。有時統壹趨勢盛行,國家數量減少,有時分離趨勢盛行,而國家數量增加,兩種趨勢長期存在,誰也吞不下誰。這是中國歷史和歐洲歷史的顯著差異。唯物主義哲學中的“矛盾的兩個方面”和中國“久分久合”的樸素觀念,可以在歐洲歷史的演變中找到更多的佐證。
當然,二戰後歐盟的出現和不斷發展,使得和平統壹歐洲成為可能。或許,多年以後,當“歐洲聯邦”出現在世人面前的時候,那時候,歐洲人民的集體意誌將成為統壹歐洲的“秦始皇”。